哭闹的小男孩

陈嘉莉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走出教室门口之际,忽然听见一位约略高年级的小男孩暴跳如雷,不停抱怨间歇发出怒吼声,双手捶著书包。基于礼貌我不敢直视小男孩和他的爸爸,仔细一听,小男孩跺着脚噙着眼泪:“都是你害的啦!害我被老师骂。我不是叫你签名,签好放在我书包,都是你害的。”

男孩的爸爸一脸委屈,双手忙着翻书包,一边安抚小男孩:“我签完名就放在桌上,你都不收。我等一下去跟老师说,叫老师不要骂你。”

小男孩没有因为爸爸的安抚而冷静下来,仍旧哭闹不休,爸爸翻遍书包还是找不到书,小男孩手一拉书包,整个书包掉落在地板上,所有的书、作业簿和铅笔盒洒落一地,小男孩干脆坐在地板上哭闹,真是像极了一个三岁哭闹要糖吃小小孩。爸爸却像小媳妇般蹲在洒落一地的书本旁,收拾著书本和铅笔。爸爸收拾好书包后,温柔地拉起坐在地上哭闹的小男孩,对着他说:“对不起拉!爸爸回家帮你找,我们先回家,我再跟老师说。”骑上机车扬长而去。

我坐在机车上观赏这一出现代闹剧。想起小时候,对父母亲是何等尊敬,岂敢在父母亲面前撒野?我的父母亲忙于工作,为了赚钱糊口养家,而我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功课完成。所以一放学回家,随即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复习功课。尽管有时糊涂忘记带美术用品,绝对不敢打电话回家求救,打电话回家是自找苦吃,爸妈不但不会送东西到学校,反而回家讨一顿打。从小到大,功课作业都是我自己的事情,然而父母亲的要求与教育成就我独立自主的性格。

然观现今的父母亲过度宠溺孩子,事事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设想,反而让孩子成为无用之人。缺乏解决事情的能力,一遇到问题,不是大哭大闹,就是将过错归咎于父母亲,不懂反省自己;把学习当作父母亲的责任,遭遇挫折,只会怪罪父母亲,丝毫没有应变的能力。其实看似是孩子的问题,追根究柢仔细思量,这根本是父母亲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亲的一面镜子,孩子学习模仿着父母亲。如果父母亲一味地宠溺孩子,孩子只会不辨是非,不知对错。如果父母亲只是一味地顺从孩子,孩子只会过度自我,骄纵自私。

亲爱的家长,孩子是手心肉掌中宝,适当正确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过度的放纵与溺爱,会让孩子脱离正常的成长轨道。父母亲应该三思而后行,思考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灌输孩子正确的观念,别让孩子成为父母亲的疏忽与无知的牺牲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吸尘器般搜寻报纸中的征人启事,来来回回搜寻多次,深怕遗漏任何一个可能的工作机会;打开眼睛雷达,瞥见一个工作性质与自己预期的目标相符,马上拿起电话拨打号码。约好面试时间,将履历表一次次修正与校对,详细填写丰富的学经历,试图让面试者一目了然、留下深刻印象。
  • 往生的同学从小聪颖过人,是班上第一名的常胜君,大家称他为小博士,他随手一本百科全书,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都难不倒他。一旦同学有问题问他,他一点也不吝惜为同学解答,遇到不懂的问题,必定想尽办法找出答案,把解答详细解说给同学了解。小学毕业前,他已经阅读过所有图书馆里的藏书。
  • 小女孩骑了约莫五十公尺停下来,转向爸爸,哭得梨花带泪的小脸庞望着爸爸,向爸爸又是抱怨又是撒娇地说:“狗狗好可怕,害我吓一跳。”
  • 家长感叹不懂孩子在想什么,其实孩子想得很简单,想得很纯真......
  • 海茵细嫩的白皮肤与精致雕琢的脸蛋,任何人看了一定会爱上这个可爱的小娃儿,一头乌溜溜的秀发仿佛黑色的瀑布流泄整个背部,然而完美总有不完美,海茵的父母亲皆是听障,海茵遗传父母亲,听觉天生有缺陷,但海茵戴上助听器后,还可以听得见,奶奶希望海茵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不想让海茵去读聋哑学校,奶奶不惜花大把钞票为海茵买最好的助听器,希望助听器能帮助海茵的听力犹如正常人。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十年前,一位有远见的母亲带着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由衷钦佩、对学习永无止境的热爱以及传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