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康:张铭清为什么挨了打?

徐宁康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27日讯】张铭清挨打了。消息一经披露瞬间引起了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的强烈震动。这一事件势必会使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的两岸交流受到一定的打击。张铭清本人一脸无辜,几近哽咽的说,此次遭遇将是其一生难以忘记的经历。张铭清确实很冤,这一顿打不是单单冲他而来的,换句话说他是为某些人或者某个集团或者是某种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背景背了黑锅,当了替死鬼。

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了特殊的地缘政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两岸至今仍然处于敌对状态,官方至今还没有直接的交流,而是借助两个民间组织(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进行一些触及两岸切实利益,而又不得不解决的议题的协商。台湾民众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对大陆还是心存抵触情绪的。这是因为长时间的对抗,纷争造成的。回顾互相称匪的岁月,还故去不远,台海危机的阴云,还消散未久。因为国共内战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台湾泛蓝人士对大陆的执政党持天生的敌对情绪。因为统独的关系台湾具有泛绿色彩的民众,多对大陆持抵触情绪。在对大陆的关系对待上,台湾民众是超过族群与政治立场纷争而保持统一的。有一份数据证实,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愿意在以大陆为主导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谈判的只占百分之五(持以中华民国为主导的一个中国立场的民众除外)。今年台湾开放了大陆观光客赴台旅游,这样的举动造成了台湾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据媒体报导,台南市的一位饭店业者,竟打出了“报告蒋总统,共匪登陆了”这样言辞极端的条幅。由此可见,两岸的交流与互信还是相当薄弱的。在此种薄弱的互信之下,就不乏对张铭清访台持强烈反对立场的民众。大陆与台湾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消除各自的偏见,消融历史所带来的裂痕,瓦解意识形态不同而造成的壁垒。这样才能使台湾民众接受一个“前敌人”官员的访问。从此种层面上看,张铭清是因为两岸的历史纷争所造成的对抗与误解挨了打。

海协会只是一个半官方组织,但是即便是这样陈云林也是赴台大陆官方人物中,级别最高的一位。而台湾,包括执政党的主席,副总统,首都台北市的市长,这些重量级的人物都曾经访问过大陆。台湾泛绿阵营的民进党早就放出话来要发动百万民众抗议陈云林访台,民进党的煽动好像干柴遇见了烈火,瞬间就聚拢了台湾超大规模的人气,台湾保守势力的民众,正摩拳擦掌等待陈云林的到来。由此情景可见台湾人民是心存怨气的,而怨气的由来多多少少是因为两岸不对等的交流使台湾民众担忧其地位被矮化造成的。从此种层面上张铭清挨打,是因为两岸当今不对等的交流所造成的,台湾民众对两岸不对等的交流的忧虑与抵触在张铭清身上有着直接的表达。

张铭清赴台的目的,他是为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打前站而来的。而陈云林赴台可以说是为了大陆的统战而来的,所以张铭清访台也可以视为是为统战这一目的而来的。台湾民众历来是很反感大陆统战攻势的,举个例子:在宋庆龄逝世时,大陆曾邀请宋庆龄的亲妹妹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前来大陆吊唁,但是宋美龄认为此举是大陆的统战措施,而断然拒绝参加其亲姐姐的葬礼。大陆至今还在国际空间上对台湾进行全力遏制:与台湾争夺台湾邦交国,阻止台湾加入联合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甚至不允许在国际体育活动中使用其国旗与国歌。一边有上千枚导弹对准台湾,一边又推动与台湾在不承认其主权与地位框架之内的谈判,这样的谈判已经被台湾某些人视为与统战香港与统战澳门相似的统战举动,他们认为大陆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这样的谈判打开台湾的大门,以便以自身的经济实力渗透台湾的各个阶层,以便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左右台湾当局的决策,以期望在以大陆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统一。在此种层面上张铭清挨打是因为台湾民众对大陆对台湾统战举动的隐忧,有相当一部分台湾人害怕台湾走上与香港类似的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台湾民众把大陆官方人物的访台,视为了一个表达其对大陆官方对台政策不满的抗议舞台,张铭清的访台举动在民众意愿层面上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合时宜的。此次用极端方式暴力袭击张铭清的人士是想以此来引起舆论震动,表达其自身的意愿。但是不论怎么说,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反对暴力的,因为这种暴力事件的发生会严重打击刚刚萌发又步履维艰的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对话。大陆如果真正想消解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与怨气,只在经济上出让利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政治上“解放”台湾,允许台湾参与国际事务,还需要明确台湾的主权与地位,消除台湾对大陆想“鲸吞”台湾的恐惧情绪,我想这些做法才能从根本上赢取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民众意愿的表达非常容易,民选的政府会尊重民众的意愿表达。大陆需要理解台湾政府的难处和困境,不要妄图以台湾政府的允许交流掩盖台湾民众的抵制交流。因为今天台湾政府是万不敢强硬的禁止民众的示威行动的,因为这会关系到自身的支持率与自身的政治生命攸关。学习赢得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这是大陆当前在与台湾进行交流活动时的首要功课。

──转自《自由圣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张铭清事件 台学者:凸显不满政府倾共
张铭清事件  蔡英文:凸显政府对中国软弱
童文薰:从张铭清、陈云林相关报导谈起
龙潇:张铭清为中共摔了一个政治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