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学前儿童

文/莫伊尔‧杰塞尔 译/洪兰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我有一阵子认为送安得鲁去托儿所是不安全的,这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非常有破坏性;有时候他也伤了我的心,他好像根本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而我是他的亲生母亲。有的时候我敢发誓,他宁可把我去换一部玩具卡车回来玩。”

  婴儿的性别差异在这里出现了。一个英国的研究指出,女孩跟母亲在学校门口道别的时间是92.5秒,而男生只有36秒。男生头也不回的跑进学校找同学玩,他们不但玩得比女生起劲,也比女生占据较大的游戏空间。

  男孩子比较喜欢玩积木,玩可以用的东西,不管是门扭或电灯开关;而女生则偏好静态的游戏,假如她们玩积木,所搭的房子比较是长形、低的建筑物,而不会像男生一样一直往上叠,架得很高但一碰就倒的摩天楼。

  一个新来的学生,不论性别,通常都是女生先跟他做朋友,问东问西,而男生一般不太在意又来了一个伙伴。假如新来的小朋友跟随着男生,这些男生会觉得很厌烦,找机会把他甩掉,女生则会欢迎新来的人进入她们的小团体中。

  到四岁的时候,男女生通常已经分开来玩了,形成了孩童的性别隔离。

  男生通常不太去管自己是否喜欢小团体的成员,只要他有用,就可以加入进来成为一份子, 但是女生会因为“她不好”,而拒绝新成员的加入。

  女生会允许比她小的孩子加入她的团体,而男生通常是想去加入比他大的孩子的团体。

  女生知道而且记得她团体成员的名字,男生则不知道。 男生编的故事常常是充满了动作性,惊险万分,女生的故事则大多是围绕着家庭、友谊、情绪;男生会从强盗的观点来说故事,同样的故事女生会从受害者的观点来说。

  男生的游戏很粗野,有肢体接触,有一连串的动作出现,有冲突,需要较大的游戏空间及比较长的游戏时间。今天玩得好不好是以主动去干扰别的玩伴来作标准,游戏结果是很清楚的,赢的人和输的人是壁垒分明,绝不会搞错。

  女生的游戏经常是游戏规则很清楚,大家轮流而不直接竞争的游戏。跳房子是最典型的女生游戏,而官兵捉强盗是最典型的男生游戏。

  当然,在操场上有些男生和女生是不符合上述行为模式的。他们不跟相同性别的孩子一起玩,因为他们心中知道自己和大多数的小朋友是不一样的。

  对这些孩子来说,你会非常确定他们的例外行为是有荷尔蒙可解释的。

转载自远流出版《脑内乾坤》◇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扶基金会今天召开记者会,公布九十五年度具代表性的的十大儿保新闻,由受虐儿童心理创伤复原调查报告的个案分析发现,小女生受虐比例高;受虐类型前三名排行为身体虐待、其次是严重疏忽以及性侵害。
  • 新泽西州心理健康系统管理费用太高,治疗费用太少。针对这一问题,州政府官员表示,将减少官僚机构,增加治疗中心。新泽西州儿童和家庭局长莱安(Kevin Ryan)将重审与非盈利机构的合同,这些机构管理6776名儿童的治疗,合同总额达5千8百万元。
  • 昆省现行法律允许家长在教育训导孩子时使用合理的体罚。此条1899年制定的法律引起各方批评,昆省议员呼吁取缔该条法律,认为体罚令儿童身心受创,因而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快乐。心理医生认为此类儿童心理创伤更易导致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暴力行为。
  • 【大纪元3月15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小朋友幸不幸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调查,有近八成的小三到小六生感到幸福,其中“亲情的温暖”是小朋友感到幸福的主因;课业压力则是不幸福的主因。儿童心理医师指出,虽然幸福指数这几年来有微幅上升,但有些评量指标例如“缴费或生活有无困难”等,都集中在特定地区的家庭,显示了台湾开始有“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现象。(陈映竹报导)
  • 经过我的明查暗访,终于发现一个天大的消息,他们居然想把我送去“儿童心理诊所”咧!我真的不明白自己招谁惹谁了,居然沦落到爸妈“密谋”陷害我。你有所不知啊!儿童心理诊所可是挺吓人的哩!他们虽然没带针筒,也没有苦得要命的“良药”,但却时常口蜜腹剑的告诉家长,孩子是“好动儿”、“自闭症”、“学习障碍”、“智能不足”或“破坏狂者”。
  • (大纪元记者黄毅燕南湾报导)一个人的智力从小到大会改变吗?教育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能起什么作用?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又有何影响?就这些问题,儿童心理学专家刘兰地在9月15日,在南湾大婶婆创意学校内,与一些小朋友的父母进行了探讨;她并强调教育对小朋友的重要。
  • 台南县家扶中心在新营、永康和佳里等市镇设置彩虹屋,有各种游戏和玩具、布偶,为受虐儿童心理治疗,目前已有四十位心创儿接受心理咨商和疗育,抚平心理创伤。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