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防治爱滋新突破

台中研院树突状糖物 引领新方向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4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爱滋病防治又有新突破,由中研院翁启惠院长所带领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化合物,不但能够阻隔爱滋病毒感染人体,还能够诱发人体产生爱滋病毒的抗体,为爱滋病毒疫苗的研发之路,及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中研院院长翁启惠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树突状糖物”的化合物,一方面阻隔侵入人体的爱滋病毒感染免疫细胞,另一方面,可以制成疫苗,针对病毒独特的糖分子结构,启动免疫机制,产生抗体,同时产生防堵与抑制的双重功效。研究成果刊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网页。

中研院表示,爱滋病毒相当难缠,全球医药科学界已有十多种运用提升免疫力来预防爱滋病毒的疫苗,但在临床实验过程中都相继失败。翁启惠表示,“这篇研究论文提供爱滋疫苗研发的一个新方向,研究成果令我们振奋。”

研究团队成员徐翠玲博士指出,爱滋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会附着在人体的树突状细胞上,进而深入人体,产生一连串的感染作用,而研究团队所研发的“树突状糖物”,能够对爱滋病毒直接形成阻隔的效果。徐翠玲说:“HIV病毒它进入体内之后,是会依附在一个免疫细胞,叫做树突状细胞上,然后深入人体,而这个‘树突状糖物’呢,可以阻隔HIV病毒依附在树突状细胞上。”

另外,科学家发现有极少数人虽然感染了爱滋病毒,却始终不会发病,原来这些带原者体内有一种名为“2G12”的抗体,会针对HIV病毒发出免疫攻击,研究团队所研发的“树突状糖物”,也能够促进免疫系统产生类似“2G12”的抗体,达到抑制爱滋病毒的效果。徐翠玲说:“让体内产生的,是针对病毒表面糖的抗体的话,有可能就会有保护的作用。”

他强调,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将此方法运用在实验室老鼠身上,实验结果显示对爱滋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产生抗体;实验数据也显示,爱滋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丧失感染免疫细胞的能力。

翁启惠指出,研究团队表示将继续用此“树突状糖物”针对其它类型的爱滋病毒进行实验,探讨疫苗可行度;这种利用病毒细胞表面的独特多糖分子设计疫苗的方法已成功应用到乳癌疫苗研发,并利用翁启惠首创的“一锅法”合成乳癌疫苗,目前正进行人体试验。

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进入到老鼠实验的阶段,这种防堵与抑制兼具的防治方法,将为爱滋疫苗的研发,及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中研院指出,参加此研究的中研院基因体中心研究人员包括研究员梁碧惠、徐翠玲,以及阳明大学教授谢世良等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