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美国不应从伊拉克撤军

写在伊战五周年

曹长青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13日讯】五年前的四月九日,英美联军进入巴格达,标志着伊拉克被解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但五年来,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完全稳定,伊斯兰武装人员在伊朗等周边专制政权的暗中支持下,不断袭击和屠杀平民,造成恐怖和混乱;美国则花费了大量财力军力,并迄今付出四千官兵生命的代价,努力维持和增进那里的稳定与民主。

在美国国内,则因伊拉克战争,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以在野的民主党为代表,认为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找到大众毁灭性武器,伊拉克也不是恐怖份子基地,美国没有义务这样继续劳民伤财地为伊拉克付出,美军应尽快撤出伊拉克。而执政的共和党布什政府则认为,如果现在撤军,美国将前功尽弃,伊拉克会陷入教派内战, 并成为恐怖份子基地,这对美国及世界安全都构成威胁。美国必须完全打赢这场伊拉克战争。

在伊拉克战争五周年之际,美国国会的军事和外交两个委员会举办了为时两天的“听证会”,听取和质询美军驻伊拉克指挥官和大使的报告。在听证会上,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蕊和欧巴玛仍坚持美军应撤出伊拉克,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肯则认为现在撤军“无论从政治和道义都是错误的”。两党立场可谓针锋相对,而美国大众的看法也随党派不同而形成两大群体。恰值今年又是美国大选年,对伊战的看法和政策,又和对白宫的争夺等现实政治纠缠到一起,结果剪不断、理还乱,更加复杂。

在伊战已打了五年之后,客观地说,今天再来争论当初是否有大众毁灭性武器已意义不大,毕竟仗已经打了,萨达姆也上了绞刑架。而且,萨达姆在对伊朗战争时就用过生化武器,并用毒气一次杀害过五千库德族人。另外当时美英法德俄等五大国情报部门都认为伊拉克有大众毁灭性武器。但蛮横的萨达姆则拒绝联合国的核武调查,结果更增强人们的这种确信,因为如果伊拉克没有这种武器,它就应该不怕别人去查看。如果说这笔账要算,其实也应该算在萨达姆头上,正是他的不可思议的愚蠢,才导致了这场战争,以及他自己的毁灭。

今天,仍有很多人认为不应该马上从伊拉克撤军,主要考虑三点:第一,“盖达”基地虽曾设在阿富汗,但今天这场反恐战争,不是因阿富汗或某个国家出现了恐怖组织才发生的,而有更深远的历史和宗教背景,它实质是极端伊斯兰主义者要对抗西方文明、摧毁资本主义社会。正如世界知名记者法拉奇在她的《愤怒和自豪》长文中曾说的,极端伊斯兰要挑战和毁灭我们自由人的生活方式。而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状态的中东地区,则是滋生伊斯兰主义的温床。萨达姆统治的伊拉克,曾公开给用自杀炸弹屠杀以色列平民的所谓“烈士”提供奖金。最近,拉登还在制作电视讲话,号召盖达成员到伊拉克,和美军“决战”。这些都显示这个反恐之战,如果不在伊拉克打,恐怖份子就会到美国本土来打,只是地点不同,并不是从伊拉克撤军就可以躲掉的。而只有在伊拉克打,才能更牵制并集中摧毁恐怖份子,保证美国本土的安全。

其二,如果美国现在从伊拉克撤军,将被恐怖份子视为美国后退、美国软弱的信号,从而导致恐怖份子更加嚣张;尤其美军撤走后的伊拉克,可能发生教派内战,盖达乘机在那里建立基地,恐怖份子聚集的伊拉克,不仅对美国和欧洲,更对以色列等整个中东地区构成更严重的威胁。中东的民主进程不仅会被打断,人类打赢反恐战争也更加困难。

第三,如果美国现在撤军,对于刚获得自由的伊拉克人民来说,更是不可承受之痛。因为在萨达姆时代,有30万伊拉克人被杀害。在人类进入21世纪,伊拉克人民已获得自由的今天,西方世界如果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新兴民主国家再回到专制之手,这简直是出卖自由,践踏道义和政治责任,尤其是作为自由“旗手”的美国,更不可承受其后果。

因此,无论从美国的本土安全,从中东推广民主的战略利益,从伊拉克人民获得自由的道义责任等各种角度,美国都不应从伊拉克撤军,反而应该在如此艰难时刻,坚守自由的底线,为了美国和世界的未来,坚定地打赢这场战争。

五年过去了,伊拉克的局势并不是一团乱糟,而是有了相当的进步。首先体现在伊拉克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珍惜上,这从高达60%以上的投票率就可清楚地看出来。另外在安全上,据《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四月八日文章引述的数字,从去年六月到今年三月,伊拉克境内的冲突事件下降了90%。主要是美国调整了战略,不仅军事打击伊斯兰武装份子,更和当地七万名议会成员合作,并和九万名锡尼派人士组成的名为“伊拉克之子”的运动联手,打击恐怖份子,成效显着。

最近美国ABC电视做的民调显示,55%的伊拉克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会更好(去年八月的民调结果是39%);同时49%的伊拉克人认为,“美军占领伊拉克是对的”,这是自2004年做这种民调以来,比例最高的。

伊拉克人民所以对自己的国家未来充满乐观,还和伊拉克经济发展、个人生活改善有直接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预测,今年伊拉克的经济增长率将达7%;石油日产量会再增20万桶,达每天220万桶。由于国际油价高涨,伊拉克的收入显然会更增加。美国ABC电视驻巴格达记者布朗(Hilary Brown)今年初发回的报导说,在巴格达,乐观的气氛随处可见,商店里满是货物,很多人全家出来购物,“和去年相比,这是巨大的不同”。

2003年时,伊拉克人均收入才500美元,现在则翻了三番,增至1500美元。2000年,伊拉克国民生产总值(GDP)才122亿美元,到2005年,即美军进入伊拉克两年之后,就增至311亿美元。当年底,登记的企业由原来的八千个增至三万四千家。

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还在于实行了私有化政策,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伊拉克被解放之后,很快实行了单一税率(flat rate),而且只有15%,排在全球实行单一税率、税率最低的国家之列(第一名爱尔兰12.5%,第二名俄罗斯13%)。2004年,伊拉克还开办了自己的“那斯纳克”股票市场,当时只有15家上市公司,到2006年四月,就增至90家。

2006年,伊拉克的经济增长高达17%。当年4月《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伊拉克经济呈强势信号”(The Iraqi economy shows signs of strength)的文章说,很多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虽然只有军饷支票的有限收入,但却把美元换了新的伊拉克货币,期待作为一种投资,等伊拉克局势安全和稳定后,可因此获利。《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美军官兵的这种举动预示,“伊拉克的经济有强劲发展的潜力。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将教育那些没有耐心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实质性的投资,将获得巨大的回报。”而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政治层面,自由的伊拉克将给伊斯兰世界树立一个样板,不仅将改变中东,更将影响整个人类的民主进程。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大纽约区228事件61周年纪念会
台湾会馆纪念228事件61周年
曹长青:俄国大选和中国专制
曹长青:西藏问题真相与洗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