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穷国吃不起 富国没感觉

标签:

【大纪元4月26日讯】(自由时报编译罗彦杰/特译)从日本东京附设空调的超市到菲律宾马尼拉露天菜市场,亚洲各国对于米价迭创新高的反应大不相同,有人忧心忡忡且深感无奈,也有人无所谓,只是觉得不解。

孟加拉穷人 一天只能吃一餐饭

在亚洲,米不论用炸、煮、蒸,都是食物同义词,但由于本区各国的财富与稻米产量迥异,对于泰国米创下一吨一千美元天价,亚洲消费者所受影响不一。在菲律宾、印尼与孟加拉等名列前茅的稻米进口国,穷人多达数百万,有些人必须在原已拮据的家用上东省西省,或者一、两餐不吃,来确保家人一天吃得到一餐饭。

雅加达的二十八岁顾客鲁丁说:“我能怎么办?米价飙高,我们只能忍痛买。”他强调自己收入微薄,没能力囤积。有鉴于食物价格上涨四成,在三十四国引发暴动与抗议,四十国下令禁止食物出口,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署长希兰呼吁各界捐款。

达卡 排队还买不到米

因为出口国限制出货以抑制国内通膨,泰国百分之百B级白米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暴涨近三倍。大多数亚洲市场的米价涨幅虽没三倍那么大,因为或可自给自足或进口国买米只求足敷所需与补贴穷人等,但各国米价涨幅还是很大,逼得许多亚洲人除勒紧裤带或顶着高温买便宜的政府公粮外,别无选择。

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当女佣的贝谷.玛丽安说:“我们必须排队六小时,才能买到一袋米。我们常因为米售罄而两手空空回家。”这位四个小孩的母亲说:“为了排队,我每天向雇主请半天假,还要我的独子离开学校去另一处排队。”

日本人精打细算 自己种米

除孟加拉本月有人闹事外,亚洲消费者尚未传出因食物、燃料价格高涨而走上街头。而且随着某些国家的米价开始趋缓,亚洲情势尚称平静,并未像非洲与海地一样出现饥荒暴动。

南韩新加坡 富足不介意

在富裕的南韩与新加坡,许多人有能力也愿意吸收涨价,不会因此减少吃米食。若干精打细算的日本消费者自己种米,有些中国人则对国际米荒一无所知。北京一名上班族说:“国际米价创新高?我根本不晓得。”

(取材自路透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吁中国人赴美学文科 专家:有两个好处
“自由之刃”美日韩多域联合军演首次登场
涉中共监狱奴工产品 知名工具品牌在美被起诉
追查国际揭露中共国家立体监控体系的黑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