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

胡少江

【大纪元5月3日讯】近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引发了人们关于可能的世界性粮食危机的关注。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两周前对在华盛顿出席会议的世界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发出警告说﹐过去三年来世界市场的食品价格平均翻了一番﹐这一趋势有可能使贫困国家里近一亿的人口陷入饥荒的威胁。

佐利克的警告得到了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其他主要国际组织的呼应。国际货币基金主席呼吁世界主要国家就食品价格上涨采取紧急行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两天前与来自联合国的近二十个国际援助机构的负责人在瑞士首都举行会议探讨应对粮食危机的的举措;世界粮农组织则警告说原定的二零零八年的援助预算无法应对粮食价格的上涨﹐要求追加七亿五千万美元的预算金额。美国总统布希昨天宣布﹐美国将向发展中国家追加近十亿美元用于粮食援助和发展项目。

当然﹐面对世界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世界主要的粮食问题专家并不认为世界正在面临真正意义上的“饥荒”的威胁。他们认为﹐世界上仍然有足够的粮食资源来供应人类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给贫困国家﹐尤其是给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正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现实威胁。即使是在富裕的国家﹐低收入的民众也感受到了粮价上涨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压力。因此﹐世界各国仍然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粮价上涨的事实。

近年来的粮价上涨除了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运输成本增加的因素之外﹐从根本上看﹐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从供给方面看﹐近年来世界上的若干主要粮食产区出现了持续的大面积的干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粮食减产和出口的下降。粮食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则进一步放大了这所谓的供应短缺效应﹐造成了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攀升。有人将这种由于局部干旱造成的供应短缺看作是一个短期现象。但是也有不少专家们认为﹐世界性的干旱并非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它是由于长年的工业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一个表现﹐简单地把干旱归结为短期的局部现象似乎低估了粮食危机的长期性。

从需求方面看﹐由于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些国家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例如﹐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过去二、三十年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高于百分之九和分之七﹐大量的原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在这些国家里﹐粮食需求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发展中国家对粮食消费的增加速度高于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生产的增加速度﹐因此市场上这种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变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扬。

与此同时﹐传统上的粮食作物的用途的多样化也形成了对粮食需求的巨大增长。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不断上扬和新能源的研究进展﹐不少发达国家正在追求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不少原来仅仅是作为人类食品消费的粮食作物正在变成制造新的生物能源的原料。这一对粮食作物的新的消费需求无疑也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虽然从总体上看人类仍然有足够的自然资源类生产自身所需要的食品﹐但是上述所提到的那些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新的因素无疑将长期存在﹐因此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消失。面对粮食价格的上涨﹐遭受冲击最大的将是那些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因为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食品的消费。因此国际社会采取迅速行动对他们伸以援手是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的不可缺少的步骤。与此同时﹐国际间粮食进口国和粮食出口国之间的福利分配将产生新的变化;从一国内部来看﹐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格局也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都会导致一些新的国际间和国内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也都是政治家们所需要面对的新的政策议题。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潘基文挂帅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抑制粮价 奈及利亚进口50公吨泰国稻米应急
忧粮荒 日瑞两国WTO提案重进口国权益
新西兰食品价格一年上涨28%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