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景丰——开发香港智慧的快乐老人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5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香港地方虽小,但原来是创意无限,港人的发明在国际社会上也渐受赏识。背后的推动力来自香港发明协会会长张景丰。

今年90出头的张景丰曾是成功企业家,他早在1986年就当过“香港发明专利协会”4届会长,之后,以为年青一辈可以接手,但协会不断有人员流失,协会也一直沈寂,张景丰说:“做这一行没人瞧得起,一件发明(需时)3年、10年、几十年,抄股票、抄楼很快(有回报)用不着搞这些(发明事业)!”

1996年,张景丰本想退休安享晚年,但计划被国际发明联盟组织(IFIA)会长Farag Moussa的一番话改变了,Moussa劝张景丰说,如果不把发明家的智慧挖掘出来,就等于把金矿埋在地下。而连他这样有心的人都袖手旁观,如何过得安心!

最宝贵是智慧

最后张景丰决定“贴钱、贴时间、贴老命”全情投入协会的工作,并创建了非牟利组织“香港发明协会”。张景丰有感工作到非常有意义!他解释说,香港这个小地方,却住了7百万人,靠的是地产、税收和服务业,这些行业也不是永远可以保持好境,而整个世界都在进步,人最宝贵的智慧,不断创新,就会有新产品,人无我有,也就成了支持香港的动力。

揾快钱是短视的,非长远之策,香港的优势是制度好,人人守规矩,但四周的国家和地区都不断在进步,香港没有自己生产的产品,靠的是外来的机会,将来也可以取代香港。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不为下一代着想,可能就来不及。

至于港府对本土发明家所提供的帮忙,张景丰认为,很有限,唯一现在的补助是向发明家提供的发明资助计划,提供10万元的资助,鼓励他们申请专利。据张景丰了解,到目前为止,从98年到现在,成功申请的发明为5、600人。

张景丰说,这个数目比香港邻近地区的都少,而且真正拿到的资助在七除八扣后,没有10万元,一申请就要交评估费,一万多块,这是违背了政府资助的精神。

张景丰以过去当企业家的优势:人事和关系,来帮助香港本土的发明家。发明产品要拿去展览也要费用,到中国相对的费用较便宜,外国就很贵。张景丰以生意的头脑,尽量替发明家争取免费去参展,通过互利的安排,很多时都能找到一些展览不但不需费用,还包食宿,有一些展览可以半价参加。

当然这个也与香港发明家们的好发明有关系,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展览商看中一些发明产品,愿意免费邀谢香港的发明家参展。

产品参展就有机会被商家看中,例如去年在会展,美国3M公司就选了10几个发明协会的会员去了解他们的发明,据说已经开了3次会。今年又有韩国的公司有要求替他们挑选几位最优秀的发明家,包住宿、机票去韩国交流。能得到商家的重视,张景丰归功于会的信用好。

乐助他人成功

张景丰多年无私地帮助香港发明家打出一片天的热情,来自一个简单的信念:百年人生,能帮助他人成功,带给心灵一份喜悦。

张景丰的热情也得到社会知音人士的回应,几年前他接受电视媒体采访,当时他在尖沙咀一个小办公室工作,满地都是文件,办公室的工作都就是他和一位员工包办,有一位企业家看到节目,第二天就让秘书给他写了一封传真,请他到办公室一趟。

不过,传真进来后,因为太忙,张景丰没有立即看到,传真被挤到一堆文件下面,到3、4个星期后才发现传真,立即打电话应约,当天下午终于见到善心的企业家,最后企业家为协会免费提供地方作为协会的会址。张景丰说,虽然会址是比以前远一点,但最大的快乐是不用再为维持会址而发愁,办公室一切需要都得到照顾,他可以安心工作。

香港发明协会有时有4百多名会员,张景丰形容自己就像这些发明家的家长,香港发明家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堂,多次在中国及国际发明展上获奖,张景功不可抹,采访当天一位发明家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全功能键盘产品,新产品除了市场具潜力以外,还是一项伤健人士都很容易应用的产品,明符其实普罗大众的产品。有份参与开发产品的曹宇新表示,为发明感到自豪,毕竟那是港人一手一脚开发成为在商店架上本土出品的产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