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暴疗伤 高县府结合社区演出行动剧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二十五日电)家庭暴力防治法今年满十年,高雄县家暴通报案件成长十倍;县府社会处结合社区、社团完成探讨家暴的“圆仔花姐妹情”、“恍惚的灵魂”行动剧,今天在县妇幼青少年馆起跑,并将在各乡镇市老人关怀据点演出十六场,希望唤醒重视人身安全,并与剧场互动,达到疗伤的目的。

“圆仔花姐妹情”是高雄县湖内乡大湖社区发展协会志工妈妈担纲演出,十二位志工妈妈年龄共八百零八岁,加上热心的协会理事长苏福荣。社区发展协会去年推出“保生大帝传奇”歌仔戏,曾应邀到香港演出,鼓舞志工妈妈的兴趣,再尝试演出现代剧。

协会邀请到去年取得英国博士学位的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戏剧创作与应用系助理教授王婉容担任“圆仔花姐妹情”导演及指导老师,王婉容感谢让她的学术理论与实务结合。

志工妈妈与王婉容挖掘在地性剧场素材与故事元素,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改造社区舞蹈与结合人身安全议题,兼具乡土草根风情的生活剧码。她们很高兴能协助别人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内山姑娘要出嫁”歌声中,迎亲队伍飘洋过海迎娶越南籍美娇娘美芳,她每天在家操持家务,一成不变的日子使她格外想家。美芳邀约社区中的越南姐妹唱歌、玩扑克牌解闷,将先生辛勤工作给她的钱输光,却向先生撒谎要外出工作,以寄回越南支付父亲住院费用,后来被先生发现演变成家庭口角与冲突。

台湾女儿美丽有个欠债又爱流连酒家的丈夫,带着孩子到酒家找先生时却被殴打;一位新移民配偶的先生长期在外工作,留下太太养育子女及侍奉父亲,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她的无助有谁知?剧情场景时常在我们周遭出现,藉由主持人与演员及观众的互动,提供观赏者另一种思考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婉容表示,志工妈妈颇为保守,要饰演妖艳的舞女、家庭冲突的画面颇为困难,经沟通后,志工妈妈才打开心胸,畅快演出。

“恍惚的灵魂”由高雄县林园乡魔法屋爱乡协会的社区妇女、高雄县关怀台湾协会妇女志工、高雄县妇幼青少年馆妇女志工及高雄市彩色页协会妇女志工们联合担纲演出,由资深导演卓明执导。

剧情是一位从小目睹父母亲以暴力处理问题的孩子,内心存在着家庭暴力阴影,在成长过程中遭逢好朋友的背叛,却只会以暴力解决问题;在心理医师的引导下,他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面对内心感受。探索一个又一个深刻且难忘的负向影响,在成长过程中该如何突破局限,追寻可解套的答案。

县府社会处副处长林幽妙表示,“人身安全议题剧场”突破人身安全敏感度,藉由与戏剧互动疗伤。

她表示,家庭暴力防治法民国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实施,今年满十周年;家庭暴力通报案增加十倍,其中男性、外籍配偶、儿童保护案成长快速;男性被害人成长二十三倍、外籍及大陆配偶成长五十一倍、儿童保护案件成长一百五十二倍、老人保护案件成长三十四倍。

她表示,家暴通报案件增加,可能是以前不敢讲;近年来经大力宣导,家暴被害人愿意挺身而出,面对暴力,并寻求协助及解决之道;社会大众也不再将家暴当成自己可不闻不问的“家务事”,愿意通报各年龄层的家暴案,尽公民的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