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再谈对子女教育问题

方慧慧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哺育孩子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就跟种树一样。老话说得好:十年栽树,百年育人。也就是说育人更难。因此,每位父母和将为人父母者,都要有这个是想准备。

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几个过程。婴幼儿和学龄前的孩子为幼儿期。在这一阶段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我们在上一篇与父母谈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里已经讲了。今天我们来谈谈孩子们上小学后的教育,也就是少年期的教育。

当孩子一上小学,家长往往会有一种轻松感,孩子有人管了。其实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学生时代的开始和少年时代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完全一无所知。而家长对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又往往看的特别简单容易。其实无论何种转变,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有学前班,应该让孩子进入学前班学习,这可以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对学校生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孩子就可以知道,上学干什么、为了什么,学校和幼稚园的不同,他需要怎么做,等等。如果没有学前班,那么家长一定不能忽视这项工作!

大家都周知,在中国许多农村,根本没有学前教育,所以那儿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学期下来,问他学了些什么,回答不知道。问他考了多少分,还是不知道。这样的孩子上学后会是个什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而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孩子会受到很好的学前教育,但这依然不够。因为孩子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所以父母一定要亲口告诉孩子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孩子适应了学校生活之后,家长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有些功课需要父母的帮助。其实孩子在整个的读书阶段,都会需要家长不时的帮助,而帮助的过程又是启发孩子兴趣的过程。

上前三年级的孩子,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变化,会很不稳定。因为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是十分广泛的,加上还没有正确的判断力,所以很容易走错。在这个时期,家长要非常细心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立即解决,绝不要等到问题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那样可能就太晚了。

再一个就是要注意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要像挖渠引水一样,不要动不动就打、就吵。 甚至有些家长还跟左邻右舍去讲,这孩子的毛病啦缺点啦,弄得孩子颜面尽失,也就越发不好教育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很早以前有个街坊,家有一子很调皮,十岁左右。加上又是在文革期间,学校都不好好上课,所以他整天拎着个弹弓,到处闲逛,打坏邻居家的玻璃,用他母亲的话说,算好的。更要命的是,他经常跟人打架,动不动就拿砖头。他们家的钱都给人家看病用了。家长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而且是越打越对着干,越说越不听。后来忽然有几天在街上看不到这孩子了,大家还挺奇怪,连他的父母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在他饿了时候才回来,而且是拿点吃的就走。

他爸爸就悄悄跟着想看个究竟,结果发现,他儿子正和邻居家的一个大孩子,捣鼓一台老半导体收音机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大孩子也是因为学校不上课,整天在街上乱逛。家长怕他学坏,又管不了他,只好找了台坏了的旧半导体,说让他给修修,原以为他只要能在家呆上个把礼拜,也就算烧高香了,没想到这孩子的兴趣是越来越大,还带了个徒弟。后来两人是边干边学,竟然把半导体硬是给修好了。接下来就是学修闹钟、修车子,……。

打那儿以后这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可见,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另外孩子们最反感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什么什么比他强。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在表明他无能,他不如人家,所以多用鼓励的话要比批评的话好得多。

另外,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什么都好奇,爱好也十分的广泛。因此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最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帮助孩子在众多的爱好和好奇当中,找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错的。

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圣人、名人、好人的故事和事迹,也可以是你们周围的一个好孩子的事儿,也可以是你们自己的,或是孩子自己的事儿。总之题材不限,当然要有针对性。举个例子说,很多家长都会碰到,孩子们爱攀比。有同学买了个新书包,还是名牌的。自然很羡慕,也想要一个。很显然,这时候买给他无疑会增长他的虚荣心,对将来无一好处,当然不能买。

但是也不能伤了孩子的心,以孩子的缺点为借口不买给他。有家长就这样说:“等你啥时候考及格了,我再买给你!”。话虽不多,可锋利的像把刀,孩子的自尊心是承受不起的。他有可能会恨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你是多么的恨铁不成钢,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发泄。其实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方法,既不伤害孩子,又能改变孩子的虚荣心理。

有一个被好多家长给演绎了的故事,可以常常讲给孩子们听:“说不知哪朝哪代的一群达官贵人,穿戴 的十分华丽,正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吟诗作对。只可惜诗无好诗,对无好对。还有的只在那里哼哼呀呀,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只见一个衣衫褴褛,但却气度不凡的小伙子走了过来,看着他们的窘态说:‘我也来作一首如何?’大家一看,哪儿来的叫花子?有人就想把他赶走,可有人觉得挺好玩儿,就让他试试吧。只见他挥毫泼墨,气度潇洒,如行云流水般就写完了一首诗。

众人一看都赞不绝口:好字!好字!好诗!好诗啊!这时只见小伙子把毛笔往身后一扔,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所有人都看着他,可是再也感觉不到他的衣衫破烂,只觉得他是那么的有才华,那么的高贵。”我们要告诉孩子,书包的好坏,并不能表示学习的好坏。“你是想学习好呢?还是想书包好呢?”家长要是能这样说,孩子是一定能接受的。

还是那句话,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教育的过程就是摸索的过程。身教重于言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如何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如何培养孩子喜欢运动,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正直、善良、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成为每个为人父、母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有些父母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味地推给学校,殊不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家长、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十年前,一位有远见的母亲带着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由衷钦佩、对学习永无止境的热爱以及传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具有美感教育的玩具去哪儿了?如今,走进百货商店的玩具通道会让你吓一跳。炫目的色彩和灯光向你闪烁着,预先录制的声效在空气中噼啪作响。一切都过于张扬和夸张,到处都是醒目的商标。真正有教育性、想像力和美感的玩具去哪儿了?孩子们对世界最初体验的那些健康又美丽的玩具在哪里?好在它们仍然存在,只不过比以往更少见到。这里列出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玩具清单,这些玩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技能、想像力、乐趣、创造力以及与美好现实联系的体验。
  • “为什么要生孩子?”,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给我们的人生与家庭带来哪些快乐与好处,这些也许更真实一些。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