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商周遗址当砖瓦窑 古长城植树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重庆商周时期重要的遗址,3000多年前“巴渝文化交流中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用作砖瓦窑烧掉!而平顶山市叶县和南阳市方城县交界处的一段楚长城遗址被人以“绿化荒山”的名义破坏。

*出土了上万件陶器碎片

河嘴屋基土遗址在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涪江右岸的台地上。近日,重庆市考古所在那里进行勘察和发掘,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遗址,出土了上万件陶器碎片,上面绘有绳纹、网格纹、菱形纹、堆纹、太阳纹等图案,经初步拼接,发现造型多样,羊角尖底杯、炮弹状的杯子、高领壶、直口深腹缸……其中还有神秘的船形杯,这在渝东峡江地区的商周遗址中很少见。这种杯子一头方,一头圆,底部呈弧形,如同一艘小船,用途至今还不清楚,但表明重庆的远古祖先在注重物品的实用性之外已经开始关注其艺术内涵了。

据介绍,这些陶器风格既有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遗风,又有渝东峡江的“石地坝文化”元素,同时也接纳了中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文化风貌。

“很可惜啊,要是当时保护得好,应该会有更大收获!”市考古所领队方刚介绍,在发现遗址时,上方修建有几座砖瓦窑,遗址仅存面积只有300多平方米,上万平方米台地遭到极大破坏。

文物工作者在清理遗物时,发现有的珍贵陶片甚至就“镶嵌”在砖窑墙壁上,只能小心把它们“抠”下来。据了解,如果遗址没有遭到破坏,极有可能找到保存较为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尽管砖瓦窑早已停工、废弃,但遗址已不能复原。

*此处以前是重要交流中心

“这处遗址意义非常重大!”据考古所文物专家介绍,嘉陵江流域一直被看作是重庆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但重庆境内一直没能发现能证明这个推断的遗迹。而河嘴屋基土遗址汇集了重庆和成都地区两种文化,能够说明当时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巴渝文化交流中心”。据了解,河嘴屋基土遗址商周文化的堆积厚达 3.6米,这在众多的重庆峡江地区商周遗址中是最深的。来源:重庆商报

*“土龙”惨遭“开膛破肚” 河南楚长城遗址被以绿化荒山名义破坏

平顶山市叶县和南阳市方城县交界处的一段楚长城遗址被人以“绿化荒山”的名义破坏。被破坏的楚长城遗址位于叶县辛店乡小梁沟村附近,长约2公里,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土龙”。

现场看到,这条“土龙”大部分已被破坏。据该村群众介绍,有人承包了此段荒山,为栽种树木在今年春天就用大型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在此施工。原先与周围山冈、坡地和谐地融为一体的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已惨遭“开膛破肚”,变得支离破碎。

当地一位姓徐的男青年告诉记者:这段“土龙”遗迹是至今遗存得相对完好和形态最为清晰的一段,在两县边境蜿蜒曲折很好看,去年县里组织的楚长城考察队经过时,电视台都还录了像,还播放了我们这一段“土龙”(长城),现在弄成这个样子,真的很可惜!

据叶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介绍,2007年4月中国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先生曾到叶县与方城县交界处的辛店乡境内的老寨山-确大山-转山-要山 -龙头山一线考察,发现和确认了一段较为经典和完整的当年楚国古长城遗存,初步认定其修筑和使用的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其修筑特点有三:一是就地取材,有土则以土筑,无土则以石垒;二是沿山势北侧险峻处,取城垣南侧土石,筑城垣以增其险;三是可通人处修筑城垣,山势险峻不可通人处(如壕沟、悬崖等)不再修筑,与《水经注》所载吻合。

这次被破坏的“土龙”正在成大林先生认定的范围内。据悉,承包开发此段荒山的是叶县某医院的一个职工。

*文物部门执法遭遇尴尬

既然是有价值的文物,在遭到破坏时为何没人制止呢?

小梁沟村村支部书记王规无奈地表示:以前老百姓都只知道那是道“土龙”,去年秋天县里来人察看过这里的“土龙”,说是古长城,但没有立个标志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类的牌子,所以在承包商毁坏时也不好制止。

而叶县文物部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到现场测量和拍照,但也遇到了执法尴尬。据了解,平顶山市境内有长数百公里的楚长城遗址,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彩绘美军宿舍遗址 文大学生带动社区意识
揭辽金墓葬  千年芝麻首现北京城
庞贝古城遗址失修 义政府宣告紧急状态
美国建国史话(2):早期欧洲探险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