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全球 清大团队发现金奈米颗粒豆荚结构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宏儒台北十六日电)奈米线被认为是下世代光积体电路最可能的单元材料之一。国立清华大学材料工程系教授周立人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控制“金奈米颗粒”长成“豆荚结构”的参数,最终可使“金-氧化镓异质结构奈米线”可被工业化大量生产,在下世代光积体电路材料研究领域,学术成就领先国际。

该研究成果刊登在4月16日“奈米通讯(NanoLetters)”期刊,并获选该期封面故事。获刊“奈米通讯”的台湾研究论文迄今至多30篇,此为首度入选封面报导。6月份“自然期刊(Nature photonics)”也以专题报导该研究成果。

另外,该论文摘要亦获美国数位图书馆邀请上传、收录于馆藏;日本国立材料实验室则以记者会型式报导该研究成果。

光学电脑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资讯储存和处理的新型电脑。由于光的特性,使得光学电脑的平行处理和超高速运算能力超越传统电脑;因此光积体电路,将被广泛应用在光纤通讯和光学信号传输,其效能、速度、与资讯传输量,将远胜过目前任何晶片技术。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午召开“奈米光电新技术:一维金-氧化物豆荚奈米结构”记者会,由副主任委员陈力俊主持。

周立人在记者会上表示,当以光源照射金属奈米颗粒,会产生局部表面电浆共振效应(Localized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但不照光或照光波长不对时,即不会产生电流;此不照光与照光时产生之巨大电流切换,可转化为逻辑讯号之0与1数位讯号,形成一奈料开关。

研究团队将“金奈米颗粒”包覆在绝缘材料“氧化镓”内,形成一“豆荚奈米结构”;由于豆仁(金奈米颗粒)大小、间距影响其吸光效率、波长、强度,实验室目前已掌握其成长参数,可控制“金奈米颗粒”成长,最终可达工业化大量生产的目标。

周立人说,据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预测,奈米线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13年以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单元材料;“金-氧化镓异质结构奈米线”极有潜力成为下世代光学电脑的基本建构单元。

材料原型做出后,他进一步表示,接下来将结合电机、光学领域投入光学电脑系统研究。他透露,相关团队已开始筹组;而后续研究成果亦已形成多篇论文,正由顶尖学术期刊审查中,预期半年至1年月,陆续还有重大成果问世。

相关新闻
ASML:将向台积电交付3.8亿美元最新光刻机
里程碑式成就 波音星际客机载人首飞成功
塑胶微粒累积在人体 或影响男性生殖能力
沉睡海底80年 美二战传奇潜艇“哈德号”现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