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川震主因天然气挤压爆裂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9月1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六日电)中国大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伤亡及破坏,一般认为地震成因是板块挤压形成,但中国专家研究获得突破性发现,认为四川灾区地下大量天然气体经数千年挤压引发岩层爆裂,才是汶川地震发生主因。

中国官方统计,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遇难和失踪人数共八万七千多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八千四百五十一亿元。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消息,所长朱日祥率领约二十人的综合考察组,六月十四日起对汶川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展开综合科学考察。

研究小组发现,发生地震的龙门山区地底充满高压天然气体,并占据地下数个岩石空隙形成巨大气囊,当气囊内的高压天然气体积压一定程度至冲出地面,造成空隙爆裂挤压岩层,导致山体崩塌、地裂地鼓、大量山体开裂与松动,形成大地震。

一般因板块挤压而成的地震,震动时间较短,而汶川地震时间长约二至三倍,小组认为是数个岩石空隙先后在天然气压下爆裂所致。同时,灾区地上也看见据信是从地底爆出来的煤层等碎石,与天然气爆裂的假设吻合。

专家组成员、香港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岳中琦举例指出,位于映秀县地底的气囊内高压天然气体爆出,在地下沿断层向东北及西南方向传播,引发附近北川城、桂溪等地的高压天然气囊相继爆裂,导致附近地表的巨大破坏,如山泥倾泻及建筑物严重损毁。

而映秀西南的中央及山前断裂带灾情较轻,小组认为正是由于附近的大邑、穷西、平落坝等地有开采天然气,使该地气压不高,未形成气囊,因此未造成严重影响;而江油一带情况也一样,这两个区域没有巨型地表破坏或破坏度较轻。

岳中琦说,此次出现毁灭性倒塌的建筑物,多建在煤层、空隙、岩石洞室等地质上,相信两者有密切关系。由于天然气体需要长期积压,汶川地震后,未来一百年四川不会再发生规模七以上的地震。

目前,专家小组正计划将研究资料交给中国官方并于科学报刊发表,预料对灾区重建选址及开采天然气都有参考价值。

相关新闻
川震死者家属抗议遭驱 地震三月停救济 捐助未到灾民手
川震百日祭奠 遇难家属遭大批警察监控
汶川震后最强降雨  地质灾害致部分道路阻断
云南盈江两天三震 一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