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有海豚海洋才健康 专家吁保存白海豚栖地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十七日电)台湾西部近海的中华白海豚族群,今年八月被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列入“极度危险”(CR)等级,生存岌岌可危。国际鲸豚保育学者Peter S. Ross今天表示,有健康的海豚才有健康的海洋,之后才会有活跃的经济,呼吁台湾政府尽速划设保护区,保存白海豚栖地。

Peter S. Ross博士是加拿大政府渔业与海洋部(DFO)的海洋哺乳类毒物生理学家,与包含台湾在内的一些国际鲸豚学者共同组成“东台湾海峡中华白海豚技术顾问工作小组”(简称白海豚工作小组),目前担任小组主席并获邀来台参加“亚太经济合作(APEC)企业/私人部门参与海洋环境永续性圆桌会议”,上午抽空与立委田秋堇、台湾生态学会、台湾绿党等环保团体共同呼吁政府正视白海豚保育问题。

Peter S. Ross指出,研究发现,台湾海峡东岸的中华白海豚与海峡对岸的中华白海豚没有交流,属独立族群,但数量估计已少于一百只,相当脆弱,若没有善加保护,恐怕短时间就会全部灭绝。

他还说,“有健康的海洋才会有活跃的经济”、“有健康的海豚才有健康的海洋”,东台湾海峡白海豚族群的生存警讯是上天送给台湾人民的讯号,呼吁台湾政府与人民积极面对,尽速将白海豚的栖地划设为保护区,并限制保护区内的开发行为。

台湾绿党秘书长潘翰声则举黑面琵鹭保护区为例,他指出,过去环保团体为当时为一百多只黑面琵鹭的生存大声疾呼,也遭遇不少阻力,但最后总算保存黑面琵鹭在台湾的重要栖地;目前每年来台的黑面琵鹭已多达一千多只,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以上,也因此创造不少商机。

他说,白海豚与黑面琵鹭当初处境类似,但只要行动,就会有效果,盼民众、政府能正视白海豚的生存问题。

田秋堇指出,台湾有丰富的生态,八色鸟、黑面琵鹭的保育成绩有目共睹,也说明环境不只属于人类,人类的开发行为必须兼顾永续与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否则任何开发行为一定都是弊多于利,盼政府更积极展开跨部会协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