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国古迹日 台东尚有数千件文物流落在外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二十日电)今天是全国古迹日,台东虽然没有古迹建筑,不过拥有丰富的台湾史前遗址和史前文物;只可惜尚有数千件的古文物流落在外,无法发挥它的价值;而台湾最早史前文化遗址–八仙洞至今尚未收回,部分沦为纳骨塔,看不出古迹的价值。

古迹日的活动,是缘自于法国文化部自1984年的推动,订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周末、日为“世界古迹日”,藉由古迹的开放,让民众有机会亲近文化资产,并从参观、导览或活动中了解文化资产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台东因开发晚,所以没有历史古迹,但是拥有丰富的史前遗址。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台东县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址至少有二百二十四处,而且不乏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考古学者宋文薰所提出台湾地区重要的一百零九个考古遗址中,台东县就占有二十处,这些丰富的遗址和出土史前文物,是台东重要的观光资产。

不过据调查,台东境内最少还有数千件的台湾史前文物被当作古董,流落在古董商手中“待价而沽”,当中还包括一只最珍贵的史前馆徽–人形兽玉玦。

民国六十九年卑南遗址开挖,在台东地区掀起一股考古热,白天是专业的考古学者以科学的方法挖掘;晚上则是“民间考古者”开挖!当时的卑南遗址,晚间情况被形容“灯火通明”。

目前台东地区有四大古物商,手中握有上千件的史前文物,包括住在成功的黄姓原住民文物商、东河黄姓农民、台东市广东路的邱姓民众、知本宋姓民众。


黄姓民众(如图)收藏众多的单石和石壁、水槽,希望能和政府配合,发挥古物价值。//中央社

这些民众拥有的文物不同,成功的黄姓民众以陶瓮为主,东河的黄姓民众拥有最多单石和石壁的收藏家,邱姓民众则拥有一个难得的青玉箭头。宋姓民众则收藏一个人形兽玉玦,目前出土的人形兽玉玦只有三只,史前馆、台大、以及宋姓民众手中各一只,宋姓民众的玉玦远比台大和史前馆的还好,史前馆特别选为馆徽。

过去受限文资法,文物不得买卖,因此政府包括史前馆等单位无法收购流落在外的文物,只能寄望古物商捐赠。虽然,在考古学者的眼中,当文物被挖离土地沦为收藏后,就已经失去文化的脉络,也失去了他的价值;但是,古物商并不这样认为,这些都是他们花了心血和财力收藏,要他们捐赠给政府,似乎是强人所难。

既然,文资法已经在去年修改通过,政府单位可以相同的价钱优先购买流落在外的文物,政府单位就应该找出古物商和政府单位双赢的办法,让这些古文物回到史前馆,让它创造更高的价值。

另外,被列为国家级古迹,也是台湾最早的文化遗址–长滨八仙洞,距今二万五千年,大大小小十几个洞穴,现在装置的光鲜亮丽,成为修行者灵修处,有的供奉观世音、有的供奉佛祖,有些则成为纳骨塔,香火鼎盛,人来人往,看不出古迹的价值。

旧石器时代,台湾的老祖宗选择台东县长滨乡三间村面海的块岩峭壁上,数十个海蚀洞穴,作为安身之所,现在这些洞穴随着海平面上升,有的已经是在二、三十公尺的半山腰上,地方上称为八仙洞。

全国古迹日的今天,期待八仙洞能在巍巍的佛像、喃喃的诵经声中,找回老祖宗堆砌石块的身影,敲琢石器的声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