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我们都是为他今天圆满而来”(下)

晨明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陈中行真的就来到那个小石屋中;熬了三天。第四天中午有个小和尚端了碗米饭坐在小屋门口津津有味地吃着,并对他说:“师父让我跟你说,你如果熬不过去,可以去吃点东西再下山。”陈中行没有吭声。就这样七天过去了,陈中行终于被答应留了下来。

留下来后,陈中行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什么重活都抢着干,老和尚看了他的变化很高兴。这一年的冬天,大雪封山。寺庙中储存的粮食不够了,老和尚忧心忡忡,不知该如何是好。陈中行就主动提出来要下山化缘。但老和尚担心山路崎岖,有危险。

陈中行表示一定要去,说有点危险没有关系。老和尚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答应。陈中行冒着风雪,克服了很多困难来到了山下,向山下的村民讨粮食。村民们都知道他变好了,很高兴,大家凑了满满的一袋粮食让他背回山上。

陈中行又花了好大的劲才爬上山,快接近寺庙的时候,有只老虎出现在他面前,那只老虎对他说:“我饿坏了,我得吃了你。”陈中行连忙对那只老虎说:“老虎啊老虎,你能不能答应我,让我先把这袋粮食拿回庙里。我再回来让你吃。”老虎说:“我凭什么相信你的话,你要不回来我不得饿死吗?”陈中行说:“我是个出家人,出家人不说谎话。我会信守自己的承诺。”老虎说:“那好吧,我就相信你一次。”

陈中行把粮食背回庙里,然后就来向老和尚道别,老和尚仿佛知道了这一切,什么也没有说,就带着其他的和尚一起送陈中行出寺庙。

陈中行出了寺庙后就没有再回头;他安详地走到那只老虎的前面。就在那一瞬间,他圆满了,他骑在虎背上飞上了天。老和尚看到了这一壮观的景象,合十,喃喃地说:“他修了很多世了,我们都是为了他今天的圆满而来的,我们都是为了他今天的圆满而来的……”

(本文摘编自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印度时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的顶礼佛陀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敬奉佛陀及随行众人,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切众生都能因世尊的慈悲德行,听闻微妙的法要,而远离邪魔蛊惑及一切恶法,不造作恶业,以此消除一切灾难。”佛陀说:“真是有善根的国王啊!能够用智慧治理国政,为人民种下未来的善因,并引导人民走向人生的正道。”
  • 净捡是中国两晋之交时期的一位尼姑,也是中国最早的尼姑。她本姓仲,名令仪,籍贯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
  • 在中国南北朝时的南朝刘宋朝时,有一位尼姑法名法辩。她是江苏丹阳人,少年时就在景福寺出家修炼。法辩修炼后非常精进。她每一次打坐入定都定的很深,周围发生什么事都完全不知道,就像熟睡过去一般。
  • 唐代太和年间,高阳人许文度,住在高阳郡。他由于苦热患病,一病就是一个多月。一天躺在床上,他像是处于昏迷沉醉的状态,过了好几天,才醒过来。
  • 国画
    唐朝时候,朝廷特意表彰了工部尚书邢曹进。他是一个于国于民,确有功德的人。
  • 夜里起来诵经时,忽闻扣门之声。开门一看,见有一人身着玄衣武冠向他致敬说:“我是泰山府君,因您诵经,故而前来听闻佛法。弟子庙中有一石函,其中多有财物,我以此布施给您,您大可开取。”
  • 城里有一位富有的长者,视财如命。当时佛陀僧团以托砵维生,但是这位有钱人一看到出家人就赶紧把门关起来,不愿意布施供养;如果有乞丐来乞食,他也是闭门拒绝,像个守财奴。
  • 乞儿与母亲走到城里一间很大的房子前面,心想:这间屋子的主人一定很有钱,有钱人分一、两碗饭给乞者,应该不算多吧!于是母子俩向他们乞讨。
  • 晋朝时,有一位出家人法名释法衡。他虽然出家为僧,但一直不能精进修炼,仅仅只是心中怀有对佛法与修炼的仰慕而已。后来有一次他得了一场大病,受了十来天的病痛之苦后便元神离体到了阴间。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可过了三日他又苏醒过来啦。
  • 夜深了,陈中行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听到了屋檐下那只老母鸡和小鸡们的说话:“你们来世如果有机会转生成人,可不要向这个陈中行学,他做了那么多坏事,将来会有报应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