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江健三郎台特展 四国森林是创作泉源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5 日电)日本四国森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文学创作的泉源,邀请大江健三郎首度访台的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同时举行特展,展出大江从四国到全世界的照片、手稿等珍贵资料。

“大江健三郎─从四国森林到世界”特展在中研院文哲所一楼展出到9 日,展出大江作品、珍贵手稿、诺贝尔受奖仪式及个人相关照片40幅、夫人由加里手绘画作与儿子大江光的音乐、小说“静静的生活”,以及由名导演伊丹十三改编的电影等。

特展展出约1970年代他在家乡森林一棵树洞拍的一张照片,故乡森林是他创作永无尽止的泉源,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曾说“我是森林的孩子”。

1935年出生于日本四国爱媛县大濑村的大江,也曾回忆他的母亲说,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株“自己的树”,人的灵魂源自树的根部。他因此在2000年写了儿童读物“自己的树下”、2003年写了科幻小说“两百年的孩子”。

“静静的生活”是大江1990年短篇小说集,从少女小麻观点,描写母亲随着身为作家的父亲出国时,弟弟忙着考大学,她独自照顾有智力障碍、认真作曲的哥哥伊耀;1995年由伊丹十三制作为电影,并亲自导演,片中使用大江光的音乐,也都在特展展出。

1954年进入东京大学就读,大江常说念高校时读到渡边一夫(1901-1975)的“法兰西文艺复兴”,十分感佩,决定进入东大法文系就读,向渡边学习,并常说进东大是为渡边。

主办单位表示,大江从偏远的森林树洞出发,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大江的文学总以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为主题,把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苦难联系起来,从苦难的绝望中,找寻创伤平复的希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