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早上报告晚上签 台金管会存心耍立院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特稿)昨天上午,立委诸公非常认真地针对各项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 )议题质询,殊不知,MOU内容、签署名称与方式,其实早就已经定案;金管会只是把行政院交代的戏码在立法院“演完”,而所谓“MOU要让国会监督”,完全是表面功夫敷衍一下、虚晃一招。

金管会在昨晚闪电宣布,与中国已正式完成签署MOU。重点不在于为何挑在晚上发布消息,而是金管会早上才对立院专案报告,回想起来,原来一切都是在演戏,因为,MOU全部早就决定好了,大家都被耍得团团转!

首先,像是头衔名称问题,金管会主委陈?昨天上午还跟真的一样,和诸位立委谈要不要用“法定机关名称”、要不要加上“行政院”;甚至还有立委询问,能否以两岸的海协、海基两会出面签署,或是名称上使用“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 )、“台澎金马关税领域”等。

其次,MOU何时签署?立委不厌其烦认真询问,会不会拖过这个月底或12月5日?甚至有立委担心拖太久,还特别通过临时提案决议,要求政府尽快签署;谜底揭晓,立委诸公根本是白问、瞎操心。

更讽刺的是,陈?昨天还对立委说,“大家要对政府签MOU的行政效率有信心”;MOU昨晚就完成签署,不是政府行政效率快速,因为MOU内容、签署时间和程序早就决定。

MOU从今年4月底谈到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传出要签署的消息,犹如“歹戏拖棚”;据了解,原本上周之前就已经要签署,却又卡在行政院长吴敦义搬出尊重国会为前提,要求必须向立法院说明报告。

既然MOU早就完成,那就早点签署,何必再来吃立法院豆腐!真不知昨天一大早就赶来立法院质询的立委们做何感想?这又算哪门子的国会监督?

参股中银 国内银行任人宰割

(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特稿)平心而论,两岸签订MOU,对台湾金融机构现阶段而言,是“有梦最美”的时刻,但中国不透明的金融市场暗埋着高逾放比、高股价净值比等地雷,当“梦醒时分”,恐“恶梦相随”。

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去港人竞相北上到中国存人民币的场景恐将在台湾出现。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定存利率是台湾新台币定存利率的两倍以上,当中国银行来台设立分行,并准作人民币业务,预期将有大量新台币存款解约奔流到人民币账户。

国泰金、富邦金、中信金等国内银行近年来竞相西进相亲,积极寻求参股中国金融机构机会,在台湾一头热下,中国一些城市银行当然坐地起价,开出股价净值比两倍的是基本起跳价,三倍是行情价,甚至有的喊出五、六倍以上的天价。

一位国内行库主管直言,以股价净值比五倍以上参股中银,未来每股至少要多赚三元以上,才能回本,就算以两倍参股中银,未来每股也要多赚一到两元,试问,今年台湾上市柜金融机构有哪几家有本事每股赚三、四元以上?

此外,从两国金融机构资产品质来看,台湾本国银行经历金改与双卡风暴,大幅打销呆账,平均逾放比从二○○一年高峰的十一.二七%下滑至不到二%,反观中国主要商业银行逾放比仍高达六%到七%,这还是官方统计数字,真实资产品质更难看。

由于港币挂钩美元,去年香港曾爆出所谓北上存人民币风潮。当时短短不到半年,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总额从两百亿元暴增到六百亿元。

试问,现在中国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约二%到三%,是台币存款的两到三倍,当台币随美元贬值,人民币利率又比台币高,当中国银行来台吸收人民币存款,在利之所趋下,将有大量台币定存被解约、转存人民币,当这金额大到数百亿元、数千亿元,试问,马政府有配套因应吗?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