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山:从奥巴马访华看中美变局

张海山

标签:

【大纪元12月14日讯】编者按:尽管奥巴马访华行程已结束,但是关于这次访华的行程对于中美关系的讨论却愈来愈热烈。特别在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将尊重彼此的利益,但令人讽刺的是,中美无论是在贸易、中南亚的利益冲突,或是对于人权等议题,未来势必冲突更加明显。

韩裔的李先生是美国某电视台在华盛顿DC的记者,今年十月他被所在媒体派遣,参加了奥巴马访中的随团记者团,计划跟随美国总统首次亚洲访问行程进行采访。

“在中国能在街上随意采访吗?”临行前大约两个星期,李先生找到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告诉他,应该没有问题,但在你镜头前的市民,未必会告诉你什么真正的内心话。他有些不太相信。

前两天见到李先生,他告诉我说,在中国的采访让他见识了什么是言论控制。由于身前身后总有些来历不明的人,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在街上随便找的”中国民众愿意跟他们说话。

中方的安排显示信心大幅下降

奥巴马是历任美国总统中,除老布什以外,在上任不到一年内就访问了中国。以前的几位美国总统,都会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中国的电视台会全程播放。但这一次,中国政府拒绝全国转播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而且把奥巴马的演讲从大学搬到了上海科技馆,参加演讲的“中国青年”都由“各大学领导推荐”。在演讲开始前八个小时,科技馆附近两条街道开始戒严。

美国方面当然也知道能够进入演讲厅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百分之百是共产党员,而且是学生干部。所以向奥巴马提出的问题,有驻华大使转达从微博推特网站上选择的提问,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并且全程图像转播。

有美国官员透露,这次为了奥巴马演讲如何处理,中美双方明争暗斗。中国拒绝全国转播,美国因此拒绝了中央电视台对美国总统的专访。

李先生说,在上海美国随团记者所住的酒店和奥巴马不同,但上海警方派出大量警力“维持治安”,甚至连楼层电梯边也有四名身穿便衣的员警彻夜守护,虽然记者团其实只在那里待了几个小时。

CNN派驻在北京的Emily Chang穿着在北京找到中国人制作的奥巴毛T恤到上海采访,在集市中被上海警方和保安人员围困询问了两个小时。她后来在博客中表示:“我们最后在寒冷如迷宫般的市集中被拘留两小时,围观民众也在看热闹,警卫和员警越来越多,想要我们的记者证和护照,不过他们最想要的还是T恤。”Emily Chang当然不会交出这件有趣的T恤,她笑说,一些羡慕的白宫官员和CNN记者出价跟她买这件T恤,不过她怎样都不会卖。



奥巴毛T恤上面原本为身穿解放军制服遥望远方的毛泽东图案,只不过脸孔换成了奥巴马。T恤正面以中文写着“为人民服务”,背面以英文写着“Oba-Mao”(奥巴毛)。这款T恤由北京商贩设计制作,但已经被警方勒令停止出售,原因是“可能冒犯美国总统”。(AFP)

和以往相比,中国对待美国总统访中的保安和新闻措施更为保守严厉,北京一位政治观察人士认为,这说明中国政府信心更低,也说明中南海内权斗比较紧张,大家都不容出现任何差错。

奥巴马的定时炸弹

有许多评论认为,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比他的前任总统更加谨慎、柔软和低姿态。他更多强调和中国的合作,而更少强调以往美国比较坚持的人权和自由内容。北京的一位外交官说,中国政府对奥巴马访中行程的报导控制相当成功,事实上,中国民众对奥巴马熊抱他中国籍弟媳的兴趣,远比他的政治见解大。

然而奥巴马对中国的访问,终于还是有些意料之外的事。离开中国之前,奥巴马接受了广东南方报系的《南方周末》的专访。

熟悉中国宣传系统情况的人都知道,在专访奥巴马这种级别人物的事情上,中宣部都难以做主。尤其是美国总统的专访,竟然由一份南方的小报纸来进行,最终拍板敲定必然经过政治局里的最高负责人。据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是美国官员提出来的,而中方考虑再三终于首肯。有趣的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这些中央级老大们,面上无光,当然也绝不会转载。而中宣部直接下令,各媒体和网站一律不得转载相关的专访。

事实上,中宣部目前的地位有些古怪,居然有公安部副部长转任中宣部副部长,这在中共建国历史上从未出现。有北京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介绍说,最近两年以来中宣部非常强硬,胡温的批示都经常暗中抵触,而且手越伸越长,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中宣部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掌握,而公安部由周永康掌管,两个部门被视为最铁的江派人物。中央级媒体挺江抑胡的动作不少,而地方媒体常挺胡温。这种情况让人联想起六十年代文革前期中国的情况,中央部委和中央媒体一律挺刘,毛泽东最后不得不借助上海的媒体发炮。

因此,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访由《南方周末》进行,给很多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极大的想像空间。有人称这是奥巴马埋下的定时炸弹,除了埋下了自由的资讯,也埋下了中共高层的权斗隐患。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专访了奥巴马之后,原定于十九日出版的报纸刊登内容,但广州却有读者于十九日跑了几个报摊都找不到该报,一些报贩反映说,他们未能收到报纸。在北京,也有海外媒体记者投诉当天收到的《南方周末》没有专访的版面,这种情况令人怀疑中共当局进行审查,令其对奥巴马的专访失去踪影。

到了二十日早上,广州读者终于看到《南方周末》专访内容。专访内容刊登在A2版,而A1版的三分之一及A2版二分之一的版面刊登该报自己的广告,前者的内容是“不是每一期都有独家专访,但是每一周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后者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读懂中国”。

这次《南方周末》说对了,每个人都可以在《南方周末》专访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个事件上去“读懂中国”。

有读者揣测,上述两个广告的版面也许原先是专访内容,但由于被删减,以致报纸方面被迫临时以自己的广告取代。对此,有评论甚至形容这是《南方周末》以“开天窗方式抗议当局的箝制”。

从事报纸行业的人都知道,A版上的新闻和广告寸纸寸金,在这里连续刊登两个本报广告的作法绝对异常,尤其对于《南方周末》这样并不缺乏广告的媒体。

比较合乎道理的猜测,应该是《南方周末》欲借这个采访大做一番,可能不仅有专访内容,还有其他的相关文章。但这些内容一一被中宣部审查后删除,《南方周末》上通下联尽量争取,但最后付印时刻终于失败,导致该报最后“只能”刊登自己的报纸的广告。

在这里,中宣部们还是碰赢了胡温这些表面权威。

相互照顾核心利益

奥巴马访中的最大成果是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句话,是“双方一致认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对确保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极端重要。”翻译成老百姓都明白的话就是:大家相互关照各自最重要的利益。事实上,这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关系稳定发展极端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核心利益?中国官员的解释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则是: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三大利益。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是中共核心利益的第一位。

而维护这个第一核心利益,中国共产党认为必须坚持网路控制,必须坚持新闻控制,必须压制宗教信仰自由,必须打压任何对基本社会制度构成噪音的人物。其次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都不能让步。

其实,美国的核心利益也非常类似。我们把中国官员所说的转变成为美国核心利益,其实也不会相差太多。第一,保证美国自由民主法制的体制不受到非体制性的改变;第二,保护美国人和美国资产的安全;第三,维持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第四,维持美国经济发展,以及对美国经济发展基本资源的安全保证。

就目前来说,美国最大的“核心利益”反映在反恐、防止核武器扩散、支持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国际资金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问题在于,当有些核心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一点,目前最明显的是两国的贸易纠纷。事实上中美贸易纠纷可能会在未来两年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美国经济转暖无力,甚至进入另一轮萧条的话,贸易纠纷必然战火益旺。

华盛顿邮报:国务院的软弱

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中表示:“我强力支援不该限制微网志等网路资讯科技的使用与进出。”这是他在回答美国驻华大使代替中国网民提出的问题时讲的话。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相对于奥巴马总统的侃侃而谈,美国国务院不仅对中国等极权国家的网路自由毫无贡献,也同时对国会的决议案动作迟缓。

文章说,两年来,国会同意拨款资助那些开发突破网路封锁,对抗中共、伊朗、缅甸、古巴等极权国家的网路科技团体,其中尤以法轮功学员创办的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突破封锁的成效最为显着,估计受惠线民每日达一百五十万人。

该联盟副执行长周世雨上月向美国赫尔辛基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六月二十日伊朗暴动高峰时,近百万伊朗民众透过该联盟开发的系统突破网路封锁。他说若能额外取得三千万美元的资助,每日最大流量将可增加到五千万人,并导致“任何想封锁网路自由的极权政府付出极为昂贵的代价”。

该文指出,美国参议员斯佩克特(Arlen Specter)、布朗巴克(Sam Brownback)、沃尔夫(Frank
Wolf)等人跨党派合作,希望促成这项美事。前两次国会预算案中,已通过二千万美元的拨款,二零壹零年的预算中,参院版的三千万美元拨款还未决议。但实际上,国务院从未补助开发突破网路封锁的团体。二零零八年将大部分的款项补助从事媒体研究与记者训练的团体,三周前结束的二零零九会计年度甚至未做出任何拨款的动作。

国务院解释,该款项用于增雇专责网路自由的人员,并资助一些不具名的执行伙伴。该篇社论认为,国务院施政违背了国会的决议,不免令人怀疑,国务院是担心资助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将触怒敌视法轮功的中共。而国务院如此畏缩,也让奥巴马总统网路自由的侃侃言论,恰恰成了一番空谈。

事实上,国务院手拿国会拨款却顾左右而言他,自然也是顾及中共的“核心利益”所致。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三年前曾对作者私下表示,和中国官员讨论,只要一提到法轮功,中国官员立即拍案而去,会议立即不欢而散。因此美国官员学习到的经验是:任何时候不能提及法轮功问题。明乎此,便不难理解国务院为什么不能把国会拨款转给具有法轮功背景的“国际网路自由联盟”了。

在东南亚的利益冲突

冷战末期,中国和美国形成的战略默契,形成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大幅度好转。这一方面由于当时越南威胁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美国背书的东盟。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对越战争,以及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中国向美国和西方转向的外交,是那个时代国际外交最大的事件。

中越交恶,追踪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关系的转变。尼克森访问中国之后,中美形成了战略利益的互利局面。一方面中国压制北越统一南越的行动,另一方面对苏关系也陷入严重僵局。而美国人在七十年代末和中国签署建交公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之后,越南威胁日渐消除,俄罗斯对东南亚各国的威胁已成遥远历史。虽然区内各国经济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增长,但军事和政治上对中国仍然保持戒备。这种戒备随着中国势力的增强而增强。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呼吁美国重回东南亚以平衡中国,正是这种戒备心理的产物。由于日本民主党上台,美日政治和军事同盟的关系受到挑战,美国势必加强和东南亚区内各国的合作。

正如一位菲律宾的外交专家所说,如果美国彻底退出东南亚,这个地区(指南中国海周边)可能成为一个火药桶。而美国军事力量的存在,却威胁到中国解决所谓台湾问题,这是两国“核心利益”最可能的冲突点。

人类历史上的相对和平时期,往往是由一个超强的霸权造成的。古时罗马鼎盛时期的地中海和平,盛唐时期的东亚和平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和平时代皆如此。

不过,随着超强的衰败,紧接着的则往往是战争最为残酷的时代。美国在局部地区或全球的势力下降,发生严重冲突的可能性都必然增加。◇

本文转自【新纪元周刊】150期“北京观察”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152/7275.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国维权律师访美 吁奥巴马访华关注人权
孙文广:请奥巴马维护美国尊严
中国人权人士担忧美对华人权政策影响逐年下降
中国维权律师吁奥巴马关注中国法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