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不事权贵 静心实修

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南北朝时,高僧僧旻(读稿),俗姓孙,是吴国孙权的后代。

僧旻在当时名声很大,僧众和百姓都对他很尊重。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但僧旻所交,全是普通百姓或文人学士,他从不攀龙附凤,更不巴结权贵。

僧旻年轻时,与南齐的张融、谢眺是好朋友。当时,天下的名人学士,没有不敬重他的。僧旻虽具盛名,并不以高僧自居。平日里住一陋室,很少同达官贵人来往。因此,还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但僧旻仍然不与那些权贵来往,坚守初衷。

吴郡的陆倕(chui),很佩服僧旻。陆倕博学多才,名气大,地位高,很早就崇敬僧旻。僧旻心里也很敬重他。陆倕当时官至太子中庶,曾随同众人前来拜访僧旻,僧旻称病不见。陆倕高兴地说:“他这种不结交权贵的态度,才正是弟子我所敬重的原因,也是我所希望的呀!”陆倕很能理解他。

由此,人们都更加推崇陆倕爱才重德。而僧旻不趋炎附势,一时也成为人们传诵的佳话。

在梁武帝年间(520—527年),僧旻年老多病,一心想静养、静修。一天,他乘夜回到虎丘,谁也不知道。当时,萧昂出守吴兴,想在路过虎丘时,上山拜佛。寺里住持智迁,预先得知这个消息,就告诉了僧旻。僧旻说:“我是个山野病僧,没什么必要,去见年俸多达二千石的贵人啊!以往戴颙隐居北岭,江夏王入山拜访,戴颙高卧窗下,不与相见;我虽德薄,也让我学一次戴颙的所为吧。”

当萧昂来到虎丘时,僧旻从寺庙的后门走了,始终不与权贵们结交。

笔者写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

二十年前,一位气功高手,向我讲:当时大陆有个高僧(恕不道真名),武功也很好,可以用一指撑地,倒立,支撑全身的重量,倒立很长时间,这叫一指禅功夫。中共搞统战,叫他当了住持、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正处级待遇,到香港等地参观游览,还参加了不少会议,并且发言配合,一时成为知名人物,他都依命乐从。中共还给他拍了记录片,其中武功表演的部分,因其功力退减,还做了假。但他还是不悟,毫无迷途知返之意。一天,忽见青年时代的师父(恕不道真名)出现在面前,他大惊失色,仆咚跪倒,讲:“师父您还健在呀!”师父早已修炼成高人,他以为师父早就过世了。师父讲:“你涉足政治太深了!”轻轻的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把他的功都收走了。师父也就一阵清风飘走了。他很快便得了病,多方治疗,无效而死。

僧人既已出家,心在方外,不系红尘,何涉名利之有?竟陷政治漩涡!多年苦修之道,一朝尽失,惜哉晚矣!(事据《高僧传奇》)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