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看人生:定性思维

黄金源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先从生活小事谈起。我太太因为还在上班,所以还住在原来的住所。我个人因为脑瘤开刀,变成重度失聪,而且因为颜面神经在手术中割断了,所以造成眼眼角膜经常破皮,视力也就受到影响。不管是走路或开车都很危险。为了修炼一种上乘功法,所以在炼功点附近买了一间旧公寓,目的是为了到炼功点比较方便。

在新购的公寓中,厨房的清洗厨具的地方,放着一个长方形网状的篮子,供放置清洗的用具。这个篮子占去了清洗槽约四分之一的空间,所以清洗小的厨具是没有问题,如果洗大的厨具,就必须将篮子拿下来,才能放进大的厨具,很不方便。考虑使用方便,我到五金行买了贴在墙壁上的挂勾,然后将那个篮子挂在清洗槽的上面的墙壁上。

星期五晚上,我太太都会来住这里。事情就发生在我太太第一次煮饭,她看不到清洗的篮子。到书房问我,我走到厨房,指给她看。她吓了一跳,因为清洗篮子就挂在:我们眼睛平视稍微下面一点的地方。

那么大的篮子,就放在视力焦点的下方,根本没有超出视野,她却看不见。原因是:她习惯在清洗槽那地方,拿清洗用具。这件事情说明:习惯也会造成生活的盲点,使我们看不到真实存在而又十分明显易见的东西。

国人只要读过初中或国中,大都会读到一篇叫做“习惯说”的文章。这一篇文章清楚阐释:习惯如何“扭曲”我们的知觉。这种生活上的习惯就是生活上的执著。在思考上的习惯,也会成为一种执著,有人把他称为“定性思维”。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个路人看到老农夫将一条牛绑在一根插在地上的小小木棍。路人问:“你的牛那么大,木棍是太小了,牛只要一用力,不就脱钩跑到了吗?”农夫回话说:“没错,牛只要用力,马上可以跑掉。问题是:他从小被绑在这里吃草,小时候他也想挣脱木棍的捆绑,但是无能为力,日子久了,早期无法挣脱的定性思维让他不再想去挣脱木棍的捆绑。

定性思维扭曲了这只牛的知觉,让他以为:他永远无法挣脱木棍的捆绑,让他看不到真相:他长大了,有力气可以挣脱捆绑。

心理学上也有个实验:有位心理学家将实验室用一道矮墙隔开成两半,其中一半的地板上有金属板,可以通电,然后将一只狗带进实验室。心理学家一通电,狗狗马上跳墙到另一边。当狗狗学会跳墙逃避电击后,接下来心理学家将狗狗捆绑在金属板上,然后不固定时间通电,通电时间长短也不固定。一通电,狗够就哀嚎猛叫,急着努力要挣脱,想跳到矮墙的的那一边。

可是它被捆绑,无能为力。通电次数多了,这只狗狗嚎叫声音以及挣脱的力道越来越小,最后既不哀嚎,也不做挣脱的动作了。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努力,它都无法挣脱捆绑。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只狗狗松绑后,再度电击狗狗,可是狗狗依然不嚎叫也不挣脱。这只狗狗很明显没有看到它已经被松绑了。过去的经验让它思维定性了,也因此扭曲了它的知觉,它看不出他的困境已经改变。

佛家修炼就是要除去执著,在思想上的执著就是定性思维。因为执著会变成盲点。有了盲点就看不到真相。生活习惯或定性思维既然会成为盲点,阻碍我们看清真相。消除思维的习惯或定性思维也就会消除生活的盲点。

逆境反应

有位心理学家名字叫罗森维治,他编制一套测验,所有的测验题目形式相同,就是一个主画面,画出日常生活所可能碰到的挫折情境,底下有两个可能的反应。举个例子:

下雨天你走在路上,一辆汽车飞奔而过,卷起地上的脏水,弄脏了你的漂亮衣服。然后问你可能的反应?作者已经预先替你想好两个可能的反应。

第一个反应是:臭骂司机,开那么快干嘛!找阎罗王报到?

第二个反应是:唉,我怎么这么笨、这么不小心,走在马路上被喷得一身脏水,如果走在走廊就不会落得这样子。

受试者要在这两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反应。你的选择代表你的心境或心性。

第一个反应代表你是将生活的挫折、矛盾的矛头向外,指责别人的不是。第二个反应是表示你将挫折的矛头对内,你会反躬自省。

如果受试对大部分的的逆境反应都是矛头向外,作者将这种人称为外惩反应的人。如果受试对大部分的的逆境反应都是矛头向内,作者将这种人称为内惩反应的人。

一个习惯将生活中的矛盾与挫折归因于他人造成,并且以牙还牙的报复。这样的人肯定人际关系不好。他自身也不会反躬自省,心性无从提高,灵命也可能继续堕落。

观看当今人们的生活,可以揣测到大多数人是习惯这样的反应。回想小时候,晚上不小心踏到睡在门槛前的小猫,小猫大声惨叫 ,这时候我被吓了一跳,顺脚一踢,然后骂到:死猫子! 那个地方不好睡,偏偏睡在这里!

踏伤了别人,不自我检讨,反过来责怪对方的不是。有多少人开车或骑机车不小心撞倒人,往往先指摘对方走路不长眼睛。用一般的俗话说:千错万错都是他人的错。

历史上被人臭骂的的大坏人曹操说过:宁可我负人,也不要别人负我。其实凭这一句话看,曹操还知道:我负人或别人负我。那个外惩反应的人根本就没有“我负人或别人负我”的想法。错不在我!是他的定性思维。这样的人他的心性无法避免会继续沈沦。

如果改变一下定性思维,将生活中的矛盾或挫折归之于自己,凡事向内找,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造成错误的想法或原因。这样子才有机会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心性。

听障之后

个人几年前因为一场重病,失去了听觉,变成一个聋子。刚开始与人相处,还不习惯于聋人的日子,常常可以看到对方讶异的眼神,好像诉说::我已经讲了很多次,你怎么没有反应?

后来才想到我是个听障者,没有听到对方的说话。所以日后遇到陌生人,我会马上先告知对方:我是个听障者,请用笔谈,并且连声对不起!因为我的不好,增加麻烦!然后道谢连连,感谢对方的同理心、谅解。

最近发觉:日子一久,这种向内找的人际相处方式变成一种习惯,也就是所谓的定性思维,竟然解决了我许多人际相处的矛盾,使日子过得更愉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编辑A先生人并不坏,可是不知为何,他向来很不得人缘,朋友也意外的少。

    明明他也相当关心同事们,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 在世界各个民族的传说中,巨人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从希腊神话“奥得赛”里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岛上遇到的独眼巨人,格林童话里杰克的豌豆与巨人,一直到葛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描述巨人这样的生命。十八世纪以后,随着近代人类学的研究发展,这一类的传说渐渐地消失,现在,大家都说这些只是故事传说,不可尽信。然而,一些关于巨人的考古发现,让人重新思考:“传说”是否仅仅是传说?
  • 到了二十一世纪,创业不只是目标或使命,而是能够增强实力的思考模式。一般人想像中的创业往往只是拥有一家公司。
  • 生活惟有性情感受,思想便根本失去了意义。生活零碎成乱麻,想问题便心脑齐痛。所有痛感都当作地狱惩罚,看重至情至性的快活,人生一味避苦。个人丧失了思考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人生便只剩下了物质的、感官的和眼前的享受。
  • 我的经历是比较典型一类德国华人的经历;到德国上大学,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我先生也是如此。所以我对中国社会其实并没有深层次的了解。但是通过我的职业–翻译,我认识了一些从中国来的人,让我看到了一些中国社会的片断,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 Romero女士说:“我们一直在寻找真我,这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我们来地球上旅行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我们自己。这个晚会帮助人们寻找人生的目的。”

    她说:“神韵晚会的歌词中有:荣华富贵不长久。这是真的!”“晚会使人心灵升华。我们平日忙忙碌碌,不思考这些问题。当人们来看神韵晚会,使人们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一下,这对人们有好处。”

  • 这波由华尔街引发的全球市场混乱,扩及各行各业,也许你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曾想过如何让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吗?现在正是好好思考重新出发的好时机,有些行业不但不受到影响,反而在这波困难的经济条件下更兴旺。
  • 在经济持续下滑的当口,要维持一切正常运转实属不易。现在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房价下跌,银行里的积蓄正在消耗殆尽—这才是开头。但这对每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生活的重点,让他们铭记人生中什么最重要,并希望人们能从纵容无度的消费体制中解脱出来,回归理性的消费行为。
  • (大纪元记者李黛娜韩国首尔报导)2009年2月6日晚,来自中国大陆的朴先生观赏了神韵来韩首尔站的第三场演出后表示:“在看演出的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神韵的出发点是什么呀?为什么要搞这个演出呀?每个节目我都在思考。整体给我的感觉很好,很感人的。我觉得如果不看的话会挺遗憾的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