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块钱过一个月

告别无度消费 回归简朴生活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月5日讯】在经济持续下滑的当口,要维持一切正常运转实属不易。现在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房价下跌,银行里的积蓄正在消耗殆尽—这才是开头。但这对每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生活的重点,让他们铭记人生中什么最重要,并希望人们能从纵容无度的消费体制中解脱出来,回归理性的消费行为。

让我们做一个试验,削减那些耗空我们银行账户的日常开销,看看日子怎么个过法。我们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希望借此打破我们平日的消费习惯,看是否能做到既有结余,又能挖出我们无度消费的根在哪里,让我们以后花钱能更理智些。(杰瑞德的话)

省钱计划—50块钱过一个月


省钱计划-—50块钱过一个月(photos.com)

凯南和我是一对新婚夫妇,住在华盛顿,我是一名记者和数据媒体制作人,她在乔治亚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放假时我俩抽空仔细查阅了银行账单,看看是否能减少一些开支。 12月份我们有71次收支记录,不用问你也知道,大多都不是存钱的记录。

我俩做了一个计划。 12月31日,我们将所有账单付清,买了一大堆吃的,给车加满油,从ATM机里取出了100块现金,每人50,装入腰包,目标是不能刷卡,所有的开支都得从这里出,一个月,就这100块钱,坚持到2月份。当然,这立马就牵扯到怎么将这一规矩付诸行动的问题。

难办—想别的法子

从夏天起,我一直骑车上班,也在鼓励凯南试试骑车上学,既能省车费,又能瘦身。有了这个主意,她也激动不已。

不幸的是,1月份快结束了,也没能给她买到一辆像样的自行车。 我们就觉得是不是对自己立的规矩应该来一次破例。得有辆车,才能省下往返学校的两块七毛钱车费。这一个月的开支是不可能做到的了。是不是应该让自己有点余地,花钱买辆好点的自行车?听起来像是几个月的投资。还是想想别的法子,既不破坏定下的规矩,又能买车。

其实这种窘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钱的问题,放弃现在这种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强迫自己不要花光所有积蓄,而是想其他办法来对付这些小问题。仔细想想,我什么时候觉得车费太贵了过?

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

我们觉得破了自己立的规矩不合适,于是就想到了别的法子。我们可以 卖掉手里的东西赚点钱。但拿到手的钱只是我们这月零用钱的一半。

这也许会令读者吃惊,但这确实是一个考虑问题的新途径。很多年都没有这么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总是赚多少,花多少,有时也能存点,但刷卡时 却很少掂量该不该刷。

有一天,因为工作需要外出帮一个朋友做事,车泊错了地方,是个收费停车场。 正想离开,管理员却非得让我交钱才让我走。两块钱可真是让我吐血了,从来没有这么心疼过。

现在无论什么事情都与钱有关。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拿着的宵夜点心还舍不得吃呢,是因为不想早早的就把这月的点心吃光了。紧张的财政预算起着连锁反应,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杰瑞德切了最后剩下的一点蔬菜拌色拉,比平常星期天的晚餐还要简便。(The Epoch Times)

向往回归简单生活方式

我同吉瑞德一样,强烈主张削减我们的额外开支。 几个月来,我们看到自己的许多朋友被裁员,家庭收入减少了一半。我自己的情况也不确定,我还不知道我怎么来付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学费呢。不用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确实已经入不敷出了。

减少每月开支的想法源于回归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能摆脱每次经过乔治城时装店时所受的那种诱惑, 过一种不被各种欲望所扰,不被过度消费所累的生活,一种简朴、谨慎和纯净的生活。

渴望远离极端的物质追求

自从七个月前搬到华盛顿与吉瑞德结婚, 一种远离以前的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渴望远离极端的物质追求,乐于过一个书包、一把牙刷、一本书和一套换洗衣服的自在生活。

十年前我只有一双鞋,而我现在发现自己每两个月就买一双新鞋。我发现自己对校园里零号身材的小女生投去艳羡的目光,还对她们的手提包垂涎三尺。 直到最近,再没有什么吸引我的眼球了,我已经有了五条羊毛直筒裙。


我发现自己花钱大手大脚。(photos.com)

杰瑞德同以前比也判若两人。以前他做临时工,到处打游击,好几个人一起住在一间狭窄的鼠害成灾的房子里。 而现在,他结了婚,住进了宽敞的公寓里,用的全是自己的家具。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花的比赚的多的习惯。杰瑞德曾经习惯在信用卡上欠债。而我自己则是花存款。有人说,这不就是美国梦吗?但是如果长期滋养这种白日梦,总有一天人就会变得空虚颓废。活在什么都得要最好的物质化追求中,其实并不是幸福的彼岸。有研究表明,佛教中的苦行僧比美国的消费者要快乐得多。

我们的试验

为了节省开支,我们第二天就去学校书店卖书。上学期我花800块钱买的教科书,我指望能拿回三分之一,而我却只拿到了27块。

然后我们又去了市中心退衣服,一件T椊衫退了13块,一件毛衣20块,一条裤子46块,那天一共拿回106块。其实结果已经很明显,这个周末拿回这么多钱,任何一个周末可能又很快就花掉了。

在乐观的同时,我也看到忧虑接踵而来。第一天,我就用完了最后一块洗碗机洗洁剂,洗手的肥皂水也快用光了,蔬菜也快吃光了,车里就只剩下半缸油了。第一个星期结束时,就已经花掉13块5毛了。

最让人尴尬不安的是,我的乘车卡上还有6块钱,去城里的学校来回一趟就没了。另一张卡上还有18块钱,只能乘地铁,不能坐公车。杰瑞德建议我去把它转到坐公车的卡上。我对地铁中心长长的队伍望而生畏,于是就想把票卖给别人,换成18块钱现金。我胆胆突突地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跟一位中国老太太讲,想把票卖给她,但失败了。算了吧。


凯南在数她剩下的钱,她比杰瑞德做得好多了。 (The Epoch Tim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吴惠林:大家一起来过“简朴生活”
读经班小孩 户外学爬树
全美医保欺诈大扫荡 纽约两华人在193名被告中
庄文怡社区会 西人居民抱怨86街脏乱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