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不见的拳头 台教部提醒老师注意网路霸凌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24日电)青少年透过网际网路欺负他人的“网路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教育部今天表示,网路霸凌是“看不见的拳头”,受伤的人愈来愈多,提醒老师、家长多关心青少年,及早介入辅导。

教育部中小学网路素养与认知网站(http://www.eteacher.edu.tw)今年1月曾对282名国中学生进行网路霸凌(Cyber-bullying)调查,结果显示,曾在网路上被人威胁或被指名开玩笑的人分别占32.5%与33.3%,曾目睹或知晓他人霸凌的旁观者比例高达57.9%,而有使用网路沟通工具(即时通、电子邮件、聊天室)者,被霸凌的机会较未使用者高出47.4%。

网路霸凌是一种随着网路使用普及化,产生的一种网路暴力行为。这些行为多半以电子邮件、BBS、部落格、即时通、网路游戏,以散播不实消息、辱骂、威胁等方式伤害别人。

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周倩表示,例如最近发生女学生被拖到厕所殴打并脱掉衣服、游民遭欺负画面等被贴上网路供公众欣赏,都是是典型的网路霸凌,“与传统霸凌不同,施暴者用的是看不见的拳头”。   

周倩指出,与传统霸凌不同,施暴者不需要有力的拳头,只要有使用电脑的技巧及坏心思,藉由网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应,很快就可以对受暴者形成压力,原本旁观的角色,也会成为帮助施暴者,而受暴者往往也会以同样途径报复,轻易由受暴者转为施暴者。

她表示,由于青少年被网路霸凌者多数保持沉默,向老师、家长报告者仅约一成,容易使校方、家长误判网路霸凌的严重程度。

新竹县光明国小资讯组组长蔡政宏说,现在的青少年一出生就是网路时代,属“网路原住民”,大部分家长、老师并不熟悉网路沟通工具的使用方式,属“网路移民”,形成对电脑软体运用的数位落差,但要弭平这种落差并非不可能。

蔡政宏建议,家中电脑应设在客厅,以利父母了解子女上网情形,老师经营的班级网站、个人部落格,也可透过学校资讯组协助,预设关键字封锁,或溯源查出恶意信函发信地点,及早介入,避免事态扩大,而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试着了解青少年的网路世界,并学习以爱心、关心协助他们解决由网路世界衍生到真实世界的问题。

教育部表示,老师、家长想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网路世界,可上教育部中小学网路素养与认知网站浏览,并学习如何正确关心他们,而非一味打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