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天竺三寺─东南名刹

牟梅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在浙江省杭州西湖西面的天竺山上,坐落着著名的天竺三寺,即上天竺寺、中天竺寺和下天竺寺。《天竺山志》记载:“东晋咸和初年,僧人慧理来到西湖的灵隐修行,一天登武林山看见了天竺山,不觉惊呼‘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由此,其所见之山被命名为“天竺山”,峰称“飞来峰”,所建寺庙都称为“天竺寺”。“飞来峰”之北即为灵隐。

三天竺寺在天竺山和灵隐寺之间,自灵隐寺山门向南直上,可依次到达下天竺、中天竺和上天竺三所古寺。天竺在历史上是杭州的佛国,因此历史上天竺三寺香火极盛。

上天竺法喜寺

上天竺寺位于白云峰下,建于吴越时代。相传936年,即后晋时期,僧人道翊在白云峰下结庐修行。他在山中见有奇木发光,遂请名匠刻成观音像。当时的吴越王钱俶夜来梦见白衣人求其修建住所,他醒来后就下令在白云峰建造了“观音看经院”。后汉时期,有僧人从洛阳带来佛之舍利,放在观音像上,据说佛像白天都放出了光芒。后人将道翊称为“白云开山祖师”。北宋时,寺名更为“灵感观音院”,南宋称“天台教寺”。元代寺院被毁坏后重建,并更名为“天竺教寺”;元末明初,寺院再次被毁坏后重建。清代改称“法喜寺”。

上天竺寺自建成后,“香火之盛,不下普陀。远及齐鲁楚豫,无不奔至,四时不绝。而春月尤繁”。它素以观音灵验相传。历代帝王都到此“祈晴”、“祈雨”。

上天竺法喜寺的建筑以大殿为主,现存有山门、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斋堂等。大雄宝殿中的五百罗汉山独具特色。

寺院周围的胜景还有白云峰、白云泉、乳窦峰和乳窦泉。

中天竺法净寺

中天竺距上天竺大约1里,景色幽美,佛国天然。《太平寰宇记》记载:“上古尧舜时期,许由因为不愿意做官,就来此地隐居修行。后来东汉的葛洪也曾在此修行,该地被称为‘葛坞’。”

中天竺建寺始于隋代。597年,印度高僧宝掌来此,十分喜爱这里的景致,于是在此结庐修行。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天竺寺的开山始祖。宝掌于657年坐化,据说当时已有1072岁,故此中天竺有“千岁岩”。隋唐时,先后有高僧慧诞、守直、法洗、太初、正觉、神秀等在此修行。

吴越时在中天竺正式建立寺院,名为“崇寿院”。北宋时名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南宋时加以扩建,并将宫中的摩利之佛像移此供奉。元朝时更名为“天历永祚禅寺”,盛极一时。元末,寺院被毁,明初重建,该名为“中天竺禅寺”,许多高僧来此修行,寺院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末逐渐走向衰落。清朝康熙、乾隆时期,也曾来此上香,乾隆将寺名改为“法净寺”。民国时期,法净寺殿宇倾覆,佛像被毁。如今的寺院是在90年代初修复的,寺内有天王殿、正殿、后殿、地藏殿等。

法净寺周围的名胜有千岁岩、枫木坞等。

下天竺法镜寺

下天竺寺距灵隐寺约1里。这里景色怡人,岩下有石洞,名“香林洞”。

东晋时期,高僧慧理在此建寺,名为“翻经院”,据说寺中有葛井,乃是东晋葛洪炼丹修行之所。隋朝时期,翻经院被扩建,改称“南天竺寺”,著名僧人贞观、道安曾在此修行。宋时,寺院又更名为“灵山寺”,许多高僧如遵式、子琳等都在此修行。元朝末年,寺院被毁,明初重建。

清乾隆时扩建,并更名为“法镜寺”。当时的法镜寺有天王殿、正殿、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等。民国时期,大部分寺内建筑破损严重,上世纪八十年代底,寺院主要殿堂才得以重新修葺。

法镜寺寺院宽阔,有金佛洞、三生石、莲花泉、珞滢泉等名胜古迹。《武林旧事》说,灵隐和天竺的胜景,以这里最为集中。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山与周围的平原丘陵形成高低大小的强烈对比,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 半山之腰建筑寺庙,实乃超凡之作;以其玄妙特点誉满古今建筑史,历经多次地震,整体结构仍..
  • 衡山是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号称南岳衡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县市区,逶迤八百里,共72峰。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临峰顶,极目楚天,环顾崇山峻岭,便可领略到如飞的气势。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称赞道:“唯有南岳独如飞”。
  • 少林寺位于五岳之中岳嵩山之腹地,距河南登封市13公里,太室山南麓。寺因在茂密丛林中而建,所以命名:“少林寺”。《说嵩》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 白马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即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了。它位于洛阳城东13公里。白马寺坐北朝南,背依邙山,面对孕育了洛阳古代文明的洛河,号称“中国第一古寺”......
  • 恒山为五岳之一,主体部分雄踞山西省的北部。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方万山之宗。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绵延五百余里,有“恒山如行”之说。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
  • 观世音菩萨,梵文Bodhisatta,音译“菩提萨捶”、“菩提索多”、“扶萨”等,意译为“大士”、 “胜士”、“大道心众生”、“法王子”等。习惯上多沿用译音的略称——“菩萨”。菩萨是指以慧上求佛道、以悲度化众生、自觉(以佛法觉悟自己)觉他(用佛法觉悟他人)的正果觉者..............
  • 普贤是梵语Samantabhadra的意译,又译为“遍吉”,是将妙善、妙德、贤德普施一切众生之意。同诸大菩萨一样,普贤也没有真实的来历。《第二菩萨经迹经》说:“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旬,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子名泯国,即普贤菩萨。”
  • 九华山位于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又名九子山。方圆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18景,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
  •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隅,从北岳恒山婉蜒而来,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五台山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