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绘绣大师陈嗣雪 针情展画意

font print 人气: 5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郭展鸿、杨美琴中坜报导)85岁的国宝级艺术家陈嗣雪女士是两岸硕果仅存的飞针绣第二代传人。曾获“民族艺术薪传奖”、“文建会金爵奖章”等多项国家大奖。19日接受母校中央大学庆祝第94届校庆之邀,展出其闻名中外的“远观似画,近看是飞针绣”的绘绣创作个展,以及从未曝光的国画首展。同时致赠象征中大精神的“六朝松”画作予学校典藏,并期勉青年学子:“作事情要有恒心、有耐心、有决心,不要怕失败。”

开幕茶会于19日上午11时由精彩的古筝表演与中国古典舞拉开序曲,致赠“六朝松”画作仪式由中大副校长李诚博士代表接受,并回赠感谢状。陈嗣雪致词时表示,画作赠送学校比自己留下来更有意义,希望“六朝松”的精神能永远在中大发扬。此外,中坜副市长林香美与多位贵宾以及陈嗣雪的学生施惠晔等都赶到会场致意。


陈嗣雪女士的绘绣作品“母与子”。(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的绘绣作品“父子情”。(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为中国近代工笔画家陈之佛的长女,3岁时即被父亲发觉其艺术天分,并加以栽培,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绘画的熏陶,“绣画合一”的工夫特别令人赞赏。她表示此次首展的国画是在读艺术系时的习作,由于父亲的妥善收藏,得以幸运躲过文革未被烧毁,直到1988年开放大陆探亲才被寻回。此次展出也包含了一个父亲对子女的爱!

陈嗣雪婚后相夫教子之余,屡次想再从事艺术工作,但往往被现实生活的繁重而击败。她表示,1962年获知父亲在大陆逝世的消息,激发其冲破重重困难的意志,“我感到对父亲的亏欠,不能再沉沦,更不能亏欠父亲赐我嗣雪之名。因为家父以工笔花鸟闻名艺坛,他画上的署名就是雪翁”,从此开始全心投入绘绣艺术。从无到有、闭门创作,经过5年足不出户的努力,终于举办了纪念父亲的绘绣个展,飞针绣也因此轰动海内外艺坛,这样一路走来已逾50年。

陈嗣雪表示,刺绣和绘画一样,可以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和修养,但也必须具备智慧、技巧和毅力。陈嗣雪本着“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最好的”热忱与坚持,造就了今日的成就。其作品自30年前即多次应政府邀请制作多国元首绣像,并当作国礼,致赠友邦珍藏。

陈嗣雪的女儿蔡文恂说,母亲79岁还能穿针引线,80岁依旧开展览,直到近年因眼疾而封针。母亲最担心,自己年纪大了,飞针绣会失传。所以总是将飞针绣的推广摆在第一位,即使目前父亲病重,母亲仍排除万难花了数月整理与修补首展的国画作品。目前蔡文恂为推广此项绝艺,创立了中华民国乱针绘绣协会,担负发扬光大的重责。

陈嗣雪绣画的主题遍及国画、西画,最拿手的就是动物、人物。她绣过中国仕女、达芬奇的画像,在蒋宋美龄百岁诞辰曾送她一幅绣像当贺礼,也让蒋宋美龄爱不释手,现在还保存在纽约官邸。她表示最难的其实是绘绣人像,难在内心境界的神态表情。

此次“针情画意——陈嗣雪个展”在中央大学的艺文中心展出,19日下午并举办讲座“我与中大–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展期至6月7日止,开放时间:10:00–17:00(周一休),欢迎民众前往莅临观赏。

飞针绣小档案

飞针绣又名乱针绣,是绘画与刺绣的综合艺术,因此也称为绘绣;超脱中国传统针法,将西画的线条技巧运用到刺绣的针法上,采用长短粗细不一的绣线,以绘画的笔法绣织而成。绣线看似很乱,其实是寓有绘画笔法,故乱中有序,表达出绘画的底蕴。同时因为不是以纯粹的针法技巧所完成,绣者必定具有一定的绘画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方能表达绣品的韵味,故其难度很大,所以至今从事这项艺术的人为数很少,年轻者更少。◇

(http://www.dajiyuan.com)


陈嗣雪女士(左二)与女儿蔡文恂以及中央大学副校长李诚博士(右二)合影。(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于“六朝松”画作前接受中央大学副校长李诚博士致赠的感谢状。(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中坜副市长林香美到场致意。(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与贵宾们合影。(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的女儿蔡文恂创立了中华民国乱针绘绣协会,担负发扬光大的重责。(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于其国画作品“六朝松”前留影。(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开幕茶会于19日上午11时由精彩的中国古典舞拉开序曲。(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开幕茶会于19日上午11时由精彩的古筝表演拉开序曲。(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的绘绣作品“犬羊一家亲”。(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的绘绣作品“赴汤蹈火”。(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陈嗣雪女士的绘绣作品“荷塘观鱼”。(摄影:杨美琴 /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中县立文化中心自即日起推出“龙飞凤舞—2009动物意象典藏特展”,展出作品有前辈艺术家陈嗣雪乱针绣作品表现狗与小鸡和平共处的画面;陈火庆漆器作品中眼睛炯炯有神的狮子;林葆家陶艺作品中龙的形象庄重典雅等,共计30余件精彩丰富的作品,欢迎民众前往欣赏。
  •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25日电)国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故宫夜宴”,欢迎企业团体夜宴故宫,可享专人导览故宫国宝的国宝夜宴、在乾隆皇帝书房“三希堂”宴客的餐食夜宴、与欣赏专业南管乐舞演出的南音夜宴。
  • (中央社记者黄兆平纽约1日专电)台湾旅美国宝级书法大师张隆延教授,今天凌晨因器官衰竭病逝纽约市立医院皇后区分院,享寿101岁。
  • 被列为国宝级保育鱼类20年的高身鲴鱼,被农委会最新修订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连降三级,成为非保育类;同样被列为二级保育的鲈鳗,也一并从保育类除名。
  • 功夫了得的熊猫阿宝至今还让很多影迷念念不忘,本周五,一只名为胖胖的小熊猫又将登上全国大银幕,为观众们带来一段乐趣丛生的《熊猫回家路》。5月5日,电影《熊猫回家路》在上海举行了首映活动,导演俞钟、主演原岛大地与大家分享了和国宝一起拍摄的经历。“我们这部戏把所有艰难元素都凑齐了。”导演俞钟笑说,“山里变幻莫测的天气,还有不能打不能骂的熊猫。”
  • (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嘉义阿里山报导)国宝级的台湾一叶兰是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珍贵兰科植物,由于已将濒临绝种,所以野生族群带被列为自然保留区。三月在满山遍野的樱花开后,接着登场的是台湾一叶兰独领风骚的年华。4月中旬至5月底在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贵宾馆及祝山观日步道旁一叶兰展示区,可欣赏到台湾一叶兰的绝代风姿,上阿里山的游客请赶紧抓住难得的机会,欣赏这稀有的国宝植物。
  • (大纪元记者林巧蓉台北报导)将国立故宫博物院最有名的翠玉白菜穿在身上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风貌?为迎接母亲节的到来,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别邀请台湾知名时装设计师林国基,以故宫礼品示范五款充满“时尚古典”的混搭造型,6日由初次走秀的故宫导览妈妈担任时装模特儿,不仅让大家欣赏到国宝之美,也充分展现故宫创意商品独有的韵味。
  • (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12日电)金门外岛遭到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严重破坏潮间带生态,危及国宝级红树林生存,金门县政府今天展开除草除害行动,呼吁民众共同打一场生态保卫战。
  • 台铁国宝级花车铁路节亮相日治时期为日本天皇和总督打造的花车,完全使用台湾最上等的木材,车厢内部至今仍保持原本的装潢陈设。(自由时报记者翁聿煌摄)日治时期为日本天皇和总督打造的花车,完全使用台湾最上等的木材,车厢内部至今仍保持原本的装潢陈设。(记者翁聿煌摄)
  • (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14日电)被列为濒临绝种保育类动物的宽尾凤蝶,最近又在宜兰太平山现迹。生态摄影家林介生日前在当地经过11天的寻觅与等待,终于拍摄到它停驻在地面上的难得镜头,让人惊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