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今年戛纳:有华人身影少中国元素

人气 1
标签: ,

  东方网5月20日消息:华语电影人在戛纳电影节历来战绩可观,金棕榈、影帝、影后及单项奖均有斩获。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本周内闭幕,除了风格沉闷的蔡明亮之外,李安、娄烨、杜琪峰奉上的竞赛片都逐一亮相,众多影评人提前检阅,但评价不高,娄烨的电影更是垫底。

  戛纳“预赛”

  娄烨参赛片垫底

  本届戛纳电影节,场内,舒淇等评委坐镇,决定金棕榈归属;场外,影展场刊《Screen》杂志,邀请10位影评人在正式竞赛单元每部影片放映后打分,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0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虽然官方与民间评价多有出入,但依然可以当作是“预赛”成绩。除蔡明亮尚未露《脸》之外,已经露面的三部华语片“预试”成绩不佳,戛纳正式比赛更添险阻。

  娄烨《春风沉醉的晚上》:1.6分。评价一度处于倒数第二。该片放映完毕连一点掌声都没有得到,这恐怕也是本届戛纳电影节的特例。影评人称,影片过分展示性爱,是“站不住脚的诗意”。

  李安《制造伍德斯托克》:2.0分。影片对白幽默,戛纳试映会场笑声不绝,但这只是一部非大师级水准的轻松小品。影评人普遍认为该片并无致命缺点,核心主题太简单,虽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为主题,但只是为电影提供了时代背景,并没涉及任何乐队和音乐。重点全放在男主角艾略特的成长史及“出柜”经过,也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颓废生活。电影试图去描述一个音乐节,但却没有深入到音乐节的本质。

  杜琪峰《复仇》:2.1分。杜琪峰一贯的风格化镜头和幽默感获得赞赏,但在黑帮题材《复仇》中没有表现出《大事件》和《PTU》里的创造力。影评人认为,该片缺少惊喜,故事经不起推敲,角色脸谱化严重,英文台词说得呆板。为吸引法国观众而出现的演员约翰尼.哈里戴也演技生硬,他和黄秋生、林家栋、林雪在片中生死之交的情谊难以触动观众。

  题材变窄

  靠敏感题材博眼球

  记者发现,今年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华语影人作品,看似很强大,实则离我们很远,因为这些影片都与纯正华语题材没有多少关系。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从题材到演员流淌着美国血液,《复仇》不仅有法国的投资,还有法国大明星参演,用中、英、法三种语言演绎。蔡明亮的《脸》是拉来法国人的钱拍法国的文化标志卢浮宫。娄烨《春风沉醉的晚上》借助法国资金拍摄,看似中国题材,但这个聚焦于私密关系的故事抽离出来放在其他地方也没什么不同。而且影片具有浓郁的法国腔调,那些对亲昵身体关系的聚焦似乎也专为法国人所打造。这些也许就是本次戛纳电影节华语片入围数量创历史最高的原因。

  “这不仅仅是雷同,而是跟风。”一位网友发帖说,“众多华语导演拿起导筒,靠敏感题材博眼球,都走小众路线,可以说这还是李安《断背山》后的追风,应该反思。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题材会越来越窄。”一位影评人写博客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整部影片电影思维的陈旧、表达的粗糙和矫揉造作令人倍感无趣,完全不用考虑国内市场。

  放弃内地

  专给电影节拍的

  竞赛片中有华人身影却少中国元素,也是此次华语军团的最大特点。同时,除《复仇》之外,其他三部影片都涉及“同性恋”题材。记者采访导演路学长,他对此现象分析:“可以说这类电影就是瞄准电影节的口味在拍,它们基本没有机会在主流院线上映。电影节和市场基本是两个标准,这类题材往往就是专门拍给电影节看的,然后通过电影节,卖点海外版权而已。”

  的确,记者了解到,包括杜琪峰的《复仇》、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蔡明亮的《脸》,都因为题材关系,基本不会在中国内地上映,这些影片完全是面向海外市场的。

  杜琪峰不再强求内地市场,坚定了立足香港本土、依靠影展争取海外市场的路线。娄烨干脆在“地下”我行我素,拍敏感题材可以,但一定要进步。娄烨对城市质感的把握与他之前的《苏州河》、《紫蝴蝶》的水准相距甚远,没有进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唐爱明 选稿:实习生 马凤莲

相关新闻
李湘否认复出主持 称首要任务是生健康宝宝
《狄仁杰》神秘D字亮相戛纳 打造中国超级英雄
窦唯为新片李米的猜想配乐 周迅翻唱窗外
黄子佼连开新节目  原来身边有个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