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部落的耶诞老人 叶明勋看见部落需要

font print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8日报导】偏乡医疗系列专题之四(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28日电)叶明勋刚到屏东县泰武乡武潭村开诊所时,部落老人拄着树枝、拖把柄到诊所看病;现在部落老人都有叶明勋送的枴杖,叶明勋像降临武潭部落的耶诞老人,随时看见部落人的需要。

每天中午,武潭部落脑性麻痹的图腾画家“阿濑”都会到村子口的小吃店吃饭,他不用付钱,因为叶明勋长期放钱在小吃店,让没有固定收入的“阿濑”能够解决三餐,叶明勋还协助“阿濑”办画展,为画作裱框,买T恤和提袋,让“阿濑”将图腾画上后贩卖。

“他是个很努力的年轻人,只是没有机会得到赏识,像早期的梵谷一样”,叶明勋说。

“阿濑”原本只是部落里一个爱画画的脑性麻痹患者,一个人住,孤寂的画着自己喜爱的排湾族图腾,因为被叶明勋看见,而能够开画展、卖画,现在“阿濑”也有梦想,他要靠卖画在部落开工作室,教部落小朋友画祖先的图腾。

叶明勋总是这样主动看见武潭部落人的需要;武潭部落是个排湾族部落,刚到部落时,他发现部落的人常因意外到诊所就医,探究原因,原来是山区缺乏照明设备,于是他花了新台币几十万元在部落附近装反光镜,果然减少了许多意外。

长庚医学院毕业时,叶明勋选家医科,那时,他就决定要到一个没有医生的地方为人看病,所以选择了各科都可以医疗的家医科。

叶明勋先在屏东基督教医院服务,9年前,他和太太邱华容开始在屏东的偏远地区寻找开诊所地点,一圆在没有医生的地方开诊所的梦,选中武潭村,叶明勋说,“真的是整条山路都没有人,晚上都是黑的”。

刚开始开业,部落老人拄着树枝、扫把及拖把的柄到诊所看病,让叶明勋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他买了600支枴杖送给部落老人,并且随时在桌上放枴杖头,只要看到老人枴杖头磨损,即主动为老人换装。

看到部落陪老人看病的青少年,排湾族语已经生疏,他主动与教会及学校合作,捐钱推动母语教学;看到教会送病人前往平地就医的厢型车已老旧,他又捐了一辆厢型车;看到护栏坏了,出钱修复;部落的晚会、学校学生要对外参加比赛没有钱,叶明勋就捐。

他还捐了电脑给教会,并且成立图书馆,希望部落的小孩能够吸收新的资讯,“有时理想不一定会实现,山上的孩子接近大自然,玩心比较重”,叶明勋想带给部落的梦,有时也会有失落的时候。

叶明勋不但捐部落里,也捐部落外,父亲生病在屏东基督教医院住院时,他发现旧大楼冷气因老旧冷度不足,噪音又大,于是捐了28台的冷气,在报上看到伯大尼之家送院生上学的厢型车经常抛锚,院生还要推车,于是他捐了一辆厢型车给伯大尼。

“我不是伟大,只是动了想帮助别人的念头,抱持回馈的心理,获得部落里的人信任”,自己非常节俭,看诊总是穿运动衣裤的叶明勋,谦虚的这样形容自己的助人行为。

虽然是西医,但叶明勋却在探究病人生病的原因后,发现生活习惯、态度和饮食是造成生病的重要原因,于是他学习中医的穴道按摩、推拿和自然疗法,并且教导病人转变生活习惯,有时甚至不用吃药,病情就可痊愈,他的医术受到肯定,名声远播平地,连平地人都会上山让他看病。

叶明勋的医术也来自他的细心,一次部落里的人来看病,跟他说“医生,我最近耳朵常听到鸟叫的声音”,叶明勋说“我也听到了”,病人非常的讶异,叶明勋要病人站起来走路,病人才发现是几天的下雨,让他的塑胶鞋发出像鸟叫的声响。

邱华容说,他如果不是这么细心,病人可能要冤枉得吃耳鸣的药了。

就像降临部落的耶诞老人,叶明勋不但把医疗带到部落,并不时为部落的人打开另一扇希望的窗,并且为部落的人圆梦,与部落的人建立浓厚的情谊。

叶明勋的父亲过世时,部落的人发现他几天没看诊,打听后,30多位部落的人找到叶明勋的老家,一到叶家,“他们哭得比我还要伤心,让我都吓了一跳”叶明勋说。

为他人圆梦,叶明勋自己也还有梦,现在的诊所小小的挤在众多半山腰的房子中间,他说,他希望能够扩大诊所,让诊所更现代及人性化,让病患到他的诊所能享受五星级的待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贾贾普尔县(Jajpur)位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在过去75年来,该县一名男子一直在树下义务教导儿童读书和识字,而且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致力于教学的热情与精神感动了人们。
  • 印度比哈尔邦一名男子花费30年的时间,独自以简单的工具挖出一条3公里长的河渠,以便将水引进村里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众人的事迹与他不断坚持的恒心与毅力,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 英国一名100岁的二次大战老兵,上个月在生日前发起一项为医护人员募款的活动,迄今募得4,000万美元。此举获得英国民众的广大回响,纷纷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贺,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总共收到了超过15万张卡片。
  • 在当前中共肺炎(武汉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显得格外辛苦。他们不但要面对感染病毒的风险,而且必须长时间戴着口罩,这不光是会在脸上留下压痕或瘀青,也会导致耳朵疼痛。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制作了一个小装置,可以缓解他们耳朵疼痛的问题。他甚至还大量生产,并捐赠给各地的医院使用。
  • 俄罗斯一名9岁男童以替人们的宠物作画的方式,换取他们提供的物资来捐给动物收容所。他以行动证明,每个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动物保育尽一份心力。
  • 肯亚(或译肯尼亚)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简单的工具,独自挖出一条穿越树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购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远距离的时间与体力。他因为这项无私的奉献被誉为英雄。
  • 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说,这年头,除了薪水不涨之外,什么价格都涨。然而,在德国却有一个抗通货膨涨的住宅社区,其每户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这个价格500年来都没上涨。
  • 英国13岁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为习惯在上学途中捡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称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为忤,还是致力于环保工作。她以这方面的贡献在最近获得该国首相颁奖表扬。
  • 在任何大型国际机场里,过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着赶路,就算坐在登机门前的候机室里等待,人们也多半闭目养神或低头划手机。不过,去年12月8日,在美国纳许维尔机场里出现一幕感人画面,让过往旅客驻足停下脚步,一起感受这个温馨片刻。
  • 一颗善心,挽救超过100个小生命,造就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但同时却也令人鼻酸。越南籍善心人Tong Phuoc Phuc先生,在偶然中亲眼目睹被弃胎儿的悲惨。接下来的15年里,他默默地埋葬了超过16,000名被弃胎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