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蒙内瓦霞 单一入径的海上石城

桑妲 撰文、摄影

人气 4
标签:

在斯巴达时,一天无意间在书报摊上看见几张蒙内瓦霞的风景明信片,当下便被照片中那座遗世独立的孤城所吸引。局促于海上突起的岩岛一隅,背抵高耸的石岩,面迎深广的大海,三面被城墙圈住,红瓦石墙,自有一份从历史的繁华与险恶一路存活下来的执拗与优雅。

蒙内瓦霞,这个引人遐思的名字,实则点明了她与伯罗奔尼塞半岛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蒙内,意指“单一”,瓦霞,则为“入径”;从伯罗奔尼塞半岛要进入这座海上孤岩,单靠一条狭长的人工通道,跨过150公尺宽的狭湾。

今天这条约200公尺长碎石沥青路桥是1971年修筑的,前身则是一条十九世纪末砌造的道路,架筑于更早的一座威尼斯石桥之上。可惜那座美丽的石桥,除了残留下一尊桥头的石塔之外,现已完全不见踪影。其悠悠绵延的十四座拱墩和中段虚悬的浮桥,只能到官方文献或旅人绘刻中去找。

所幸,我手边便收得两幅各在1834和1876年完成的绘刻影本。而六世纪首批岩岛移民架设的一座木造浮桥,保留在一幅十七世纪属名科罗内里(P.M.Coronelli)的印刻图上;图中清晰可见一座藕断丝连一分三截的浮桥,搁在浅水之中;相对于岩城当时的荣景,这座木桥显得十分低调,却担当着衔接或切断与大陆块之间关联的重任。图中仍可见桥头一整排雄踞的楼观。

抵达桥村叶菲拉
车子终点站在伯罗奔尼塞半岛这端的叶菲拉(Yefira),希腊文的意思就是“桥”,因此这里是个“桥村”。一下车便巧遇五位韩国半自助旅行的女子,她们也正好在找住处。六个东方女人便一起找着滨海的旅馆。她们清晨才飞抵雅典,一路乘了七小时车,纵切伯罗奔尼塞半岛,途中还攀登了斯巴达附近陡峭的拜占庭圣地米斯特拉(Mistra),又匆匆杀到蒙内瓦霞。米斯特拉,我之前花了三天时间参观。

她们在蒙内瓦霞住一宿,明天一早又要赶早班车杀回雅典,参观卫城;黄昏再转往比雷阿斯港,搭夜船往圣托里尼。眼见面前的美景和周遭一派闲适气氛,她们直呼太没经验,不该事先把行程排得满满,搞成一副冲锋陷阵的模样。但船票和圣托里尼的旅馆费用都已预付,只得尽可能把握当下了。她们都是公务员,假期有限,抛夫弃子,来希腊度假兼观光考察。

看见她们脸上极度兴奋又极度疲惫的表情,我建议大伙儿先就近在海边餐棚吃些新鲜海产,喝点啤酒,放松下来,再下海玩水。黄昏时可一块儿散步去蒙内瓦霞老城参观。她们欣然同意。

浸在冰凉的海水里,那座蕴藏着层层历史踪迹的蒙内瓦霞巨石,就竖立在眼前,却完全不见老城的踪影。原来位处西边的叶菲拉,只能对着蒙内瓦霞300公尺陡峭嶙峋的岩面兴叹。视线好时,举目也只能瞄到岩顶冒出的几截颓断城墙。曾经盛极一时的上城朝东,与叶菲拉无上下相看两不厌之缘。下城面向东南,得绕过四分之一座岩岛才能见着。

此刻海水平静,眼前几乎空无一物的蒙内瓦霞,好似也洗尽历史铅华,仅蒙受夕阳彩绘,岩壁的色韵不断变换,橘红、粉紫、墨绿,终于沉入稳定的深灰,沦为夜黑饲养的一只庞大而温驯宠物,安静蛰伏在水天之间,任凭海水呢喃轻抚。

这一刻,似乎验证了心的无染本质,身体也被冲刷得清爽。换上干净衣服,六个女子以朝圣的心情,步入暮霭幽冥,踏上衔接蒙内瓦霞的窄道,趁夜凉访古城。

--摘自 华成图书《希腊的夏日旋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古希腊神话:大洪水的传说
雅典博物馆开幕 要求英国归还希腊神庙石雕
古希腊神话:神灵考查人间善恶
古希腊神话: 蜘蛛的传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