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笔记:狂风

尘埃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台风天,我坐在地下一楼的广场中,看着一楼的树木。

广场并非露天,所以淋不到风雨;广场设计上可以看见种植在一楼的树木,在狂风大雨中,却见树有一种静谧的坚忍,仿佛风雨与它无关似的,一阵狂风吹得树枝不停的摇动,狂风暂歇树又恢复了原状;阵阵风雨的吹打,而树却每次每次的在雨停风歇的短暂时刻里,将自己的枝叶恢复经历风雨前,那原来的样子。

好个潇洒又顶天立地的生命!这是在天晴时看不见的景像。如此经受考验却未被摧折,反而在恶劣的天候中显出一种淡泊的恬静,淡然的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树没有对风雨的愤怒,没有觉的风雨是给它带来不幸的源头,或许人,就是因为对困顿愤愤不平,才会没有了那宁静的从容,才会被伤,而伤口久久无法愈合。

台风天,坐在地下一楼的我,看着自然中诉说的道理,反思着刚才心里愤愤不平的一切。而树挺过了狂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经,在得知某个义卖二手物品的活动时,第一次,把自己房内所有还有用却陈年不用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做为义卖之用。那次,才知道自己从小到大用过又留下的东西如此之多,于是,将它们打包后,打了个电话过去,义卖活动里的一位男士开车来把它们载走了。
  • 不知道对一般人来说,织布是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至少对我与我身边的朋友们是。现在我们身上穿的都是现成的成衣,而生长在这个时代,又住在城里,顶多知道缝纫机,但也不是人人会用;人人会拿针线,更不是每个会拿针缝东西的人都能缝出一个作品来。一些人虽然看过奶奶已废弃不用的手动缝纫机,但头脑中已经没有所谓的纺纱与织布的概念了,更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像对夏蝉语冰那样茫然不懂,能理解也有限。
  • 自由作家总是久久才写一篇文章,编辑时常过一段时间,就会以各种方式催稿,例如电话,或是写信,或是直接说:你跑到哪里去了,也不联络,也不写文章……。
  • 总在做错时,会想整个重来一次,若是无法重来就停在那儿不肯走,可有些事是没法重来的..
  • 有那么一朵圣洁的莲花,他的创作能够让人觉的温暖,让人选择善,有勇气划破黑暗的帷幕,并在苦难中将心灵沉殿;莲花从容有礼,对人亲切,会为人着想,体谅别人,纯真又透着圣洁,说话轻声细语。
  • 前阵子咳嗽咳了很多天……

    其中一个家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跟着一起咳,去医院拿药也没什么用,还是继续咳 。

  • 关山日落是南台湾垦丁上,最著名的看太阳落下的景点。我们到时不过下午四点多快五点,离预定太阳落下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只见太阳仍高高挂在海平面上,于是,我和先生两人便坐在观景台上等待,看着愈来愈多的人涌上观景台,两人便开始了有些无厘头,又有点童话趣味的对话。
  • 生老病死,对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不是在安养院、医院、安宁病房,而是在居家生活中,感受到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出生与消逝。
  • 前些日子,母亲突然问我某天有没有空,敲定了时间跟她约了吃饭,才知道原来那天,以中国历法来算,是自己的黄历生日,父母亲和兄弟都记得,但我自己却忘了;而今年,在即将到来的西洋国历生日,也有一份特别的礼物。
  • 最近在处理一批即将到期的支票,有趣的是,这些支票开票时一拖再拖,最后到期日全部押在七月二十日,似乎在提醒最近接了新工作的我,不要忘了这个日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