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大伟教授全套纪念专集出版新闻

计安邦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7日讯】台湾低音提琴之父,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改制创校元老,计大伟教授全套纪念专集正式出版后,深获音乐教育界,学术研究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一致好评,咸认为是中国音乐史上,近半世纪以来,重要的见证纪实与历史文献。计大伟教授纪念专集甫一出版,即荣获国家图书馆镇重推荐,纳入“国际出版交换计划”,代表中华民国与亚太、欧洲、北美、等地区,十大汉学中心进行交换典藏作业,并由计大伟教授历五十年遍及全球各地之门生故旧,及各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文化中心踊跃订购。

内容包括:

(一)《音乐拓荒者─计大伟教授纪念专集》

(1)自总统府以下,相关各院,中央各部会首长,军系将领,地方首长,大学校长,社会团体首长等题字致意 共计五十一幅墨宝。为近半世纪以来音乐教育界少有之殊荣。

(2)横跨台湾,中国,欧洲,北美等地,计教授各阶段门生故旧,音乐界诸位先进共襄盛举,撰文纪念真诚隽永。从字里行间隐然可见,计教授循循善诱教学丰采,平易近人的处世风范。五十年献身台湾音乐教育,见证音乐教育发展纪实的历史定位,跃然纸上。

(3)动员各方努力,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汇总而来近140张珍贵历史照片,它深刻显现计教授历经八十年岁月所走过的人生行脚。更可就近一窥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俨然是历史的小缩影。

(4)经由各方请益查证,自各地找回之文献资料,所编纂而成的专集,委实令人敬佩计教授丰富多元粲然大备的贡献。

(5)以时间为经空间作纬,循地缘历史而行,经中国,台湾,美国所做详实“生平事略”,是计教授音乐人生的写照。


(计安邦提供)

(二)《大爱无藏─计大伟人生纪实》

(1)动员各方努力,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搜集汇总而来近140张珍贵历史照片,它深刻显现计教授历经八十年岁月 所走过的人生行脚。更可就近一窥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俨然是历史的小缩影。

(2)经长子安邦以传记文学写作手法,由近距离的口述,面对面访谈方式,将(低音提琴之父),(大专合唱指挥先驱) (音乐界留学生保姆)计大伟教授的一生作详实钜细靡遗的纪录。从生平,家世,成长,求学,在中国的各项履历,抵台后各阶段的生涯规划,壮年遭逢家变,独自艰辛哺育幼子,然始终不减其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五十年来为台湾 音乐所做的贡献令人感动。总计7万字是一本难得的传记文学佳作。

特别加赠《计大伟教授纪念音乐会暨生平DVD》及音乐会手册,内容包括:

计大伟教授生平介绍(多媒体),贵宾致词,名家独奏,独唱,戴金泉教授指挥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混声合唱团,联合演出时间长达三小时,以最先进压缩技术,最清晰解析度制作,经典隽永。

全套豪华典藏版以顶级铜卡纸彩色精印,16开本,重量2公斤。典藏售价:国内─3000元(含邮资),国外─150 USD(含邮资)。邮政划拨账号:50117557户名:计安邦 联络电话/传真:+886 (2)22196812 E-mail:ji.anbang@msa.hinet.net
 


(计安邦提供)

连络地址:10099台北邮局第143号信箱 P.O.BOX 143 Taipei Taipei City
10099 Taiwan (R.O.C)。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佛教慈济基金会奥斯汀联络处2月7日在Murchison中学礼堂举行春节团聚感恩会。图为曾为总统演出的黄阿雷和黄淑宜夫妇现场演奏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易永琦摄影/大纪元)
  • 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应用艺术学系,复兴岗合唱团,将为“计大伟教授作品选粹暨华侨爱国大合唱组曲集”,重新数位化出版担纲录制演唱。据国防部总政战局表示;深切缅怀台湾低音提琴之父-计大伟教授,与国军长达半世纪的历史渊源,并由衷敬佩计教授于五十年前,不辞辛劳为国军所作诸多贡献,将全力支持其子计安邦先生提议,已责成政战学院复兴岗合唱团协助完成本次任务。

  • (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9日电)彰化明道大学的“古典音乐赏析课程”,让同学发挥创意针对乐器进行大变身,有的学生将小提琴当成烤鸭挂在烤鸭摊上,也有人将低音提琴化身成为小人国故事主角格列佛。
  • 位于波士顿精品艺术展馆附近的嘉纳艺术博物馆于4月12日迎来了两位华裔音乐家,分别是低音提琴演奏家张达寻和琵琶演奏家杨惟。他们的的专场音乐会在展馆的表演厅举行。演出配合了正在该馆进行的主题为“东方之旅”的亚洲文化展览。
  • 开国元勋监察院前院长于右任先生,其草书气势磅礡挥洒自若,书法自成一家,士林敬称(草圣)。尤其在人生逆旅各阶段,为国为民奔走四方,每每于感时忧国之际,所作所填诗词超过一万首,委实令汉学各界叹为观止推崇备至!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