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楼高只怕倒下来

─上海十三层住宅楼房倒塌事件分析

王维洛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 上海的形成和上海的地基

要分析此次楼房倒塌的原因,就要先分析一下上海地区的地基。简单地说,上海地区的地基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流沙,二是地面沉降。上海地区的形成和长江的泥沙是分不开的,是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长江口和东海汇合的地方淤积起来,形成了陆地,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上海。上海形成的历史并不长,上海西部地区成陆的历史大约有六千年,老市区成陆的历史不过一千年,东部地区成陆的历史更只有几百年。所以上海的地基是形成年代不久的淤积泥沙,地基条件并不好。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准备在上海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地址选择上海的宝山,因为那里曾经是日本人准备建设飞机场的地方。宝山钢铁基地计划引进日本资金和技术,这就需要向日本方面提供详尽的地理地质资料,包括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但是这些工程资料都属于国家机密,不能给外国人。所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自己脑袋中的最理想化的数据,重新绘制了一套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提供给日本。

日本方面根据中国提供的基本数据进行工程设计。但是当工程开始建设时,日本工程师发现,中国方面提供的数据都是错误的,宝山钢铁基地下面是一大片流沙。其实这也是日本人当初放弃机场建设的主要原因。作为补救措施,中国方面只好在地基中补打密密麻麻的基础桩,因此工程的投资是一加再加。可见流沙是上海地区建设地基中的一个大问题。

上海地基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地面沉降问题。早年的地面沉降问题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近年的地面沉降问题主要来自过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物的建设。

高楼倒塌的原因

关于“莲花河畔景苑”七号楼发生整体倒塌的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倒塌楼房的照片来分析,地基中的桩柱分布相当密,该地区应该存在流沙问题,否则桩柱不必安排这么密集。

第二,基础桩并没有打到基岩上,而是采用了摩擦桩的技术,可能是基岩的位置比较深,采用摩擦桩的技术比较省钱。

第三,基础桩打得并不深,而是依靠众多密集的基础桩来增加总体的承载能力。

第四,根据倒塌楼房的照片来判断,断面非常平整,断面处并没有钢筋,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第五,地下车库的开挖,本来应该是楼房建设施工的前期所进行的,而不应该在楼房基本建设完毕之后进行,可能是原来设计并没有地下车库,后来要求补做的。

第六,根据报道,楼房倒塌之前曾经下过暴雨。

房倒塌的情景还原

根据情景理论(scenariotheory)和上述原因分析,可以还原七号楼楼房倒塌的过程。

“莲花河畔景苑”的地基存在流沙问题,在设计中,采用密集桩摩擦桩技术来处理地基问题。但是基础桩打得并不深,同时基础桩中没有钢筋或者部分段没有钢筋。楼房基本建造完毕之后,发现需要再建造地下车库,于是在楼房一侧开挖四点六米的深坑,但在楼房和地下车库之间却没有做护墙。当暴雨来临时,楼房地基中靠近地下车库一侧的泥沙开始随水流动,流入开挖的深坑中。由于泥沙流失,楼房靠近地下车库一侧的基础桩的摩擦力减小,桩柱的承载力也相应减小。楼房开始倾斜。由于基础桩中没有钢筋或者部分段没有钢筋,基础桩发生折断,于是楼房倒塌。

由于楼房周围也是松软的地基,所以楼房在倒塌后依然能够保持整体完整,甚至有的窗户玻璃也未破损。

如果楼房的基础桩是打到基岩上,即使发生流沙,楼房也不会倒塌。如果基础桩打得比较深,那么流沙造成的桩柱承载力减小的问题也不会很严重。如果基础桩中设有钢筋,那么在楼房开始倾斜时,基础桩也不会发生折断,造成楼房倒塌。

可见“莲花河畔景苑”的七号楼房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

高楼倒塌损害上海市形象

上海市政府在楼房倒塌六天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十米,南侧正在开挖四点六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致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专家调查结果表明,原勘测报告经现场补充勘测和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原结构设计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也符合规范要求。照政府这么说,似乎七号楼房的倒塌只是由于施工中的堆土和开挖地下车库基坑所造成的,而非豆腐渣工程。

其实,上海市政府这么快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住宅高楼倒塌,已经给上海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上海市将在明年举办世博会,会议的主题又是直接关系人类居住建筑,这次十三层住宅楼房倒塌,可以说是伤到了举办城市的要害处了。

第二,出让土地使用权是上海市财政的主要来源,房地产所创造的GDP占上海市GDP的很大一块。虽然上海市房屋空置率依然很高,但是通过政府出面救房市,房地产的价格出现上升。上海市政府担心楼房倒塌事件会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势态,使政府出面救房市的效果化为乌有。

第三,如果民众利用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追查,可能将上海市房地产业中的严重质量问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样也就扯出了房地产业中的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和谋取暴利的罪行。

此外,七号楼的倒塌,对于“莲花河畔景苑”其他楼房的业主来说,他们的命运还在不确定之中。“莲花河畔景苑”的其他楼房,和七号楼有同样的设计,同样的地基,同样的地基处理,同样的基础桩,同样的抗“压力差”的能力,在台风、地震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倒塌。

什么是“基本”符合规定?

专家认为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但基础桩中没有钢筋,这个错误是致命的,虽然这样的基础桩有较大的抗压能力,但是没有一点韧性,在遇到水平方向的压力时,很容易发生折断。如果这样的基础桩也是符合规范要求的话,那么中国的规范就有大问题了。而规范有问题,就会涉及更多的楼房的质量问题。

据《南方周末》报导:经过“多方调查”得知,专家组称钢筋“基本”符合规定。这是技术鉴定中常用的术语,这里的“基本”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别以为“基本”符合规定,就是没有问题,这正是理解错误。“基本”符合规定,是指存在例外,存在不符合规定的东西。也许这些例外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这些例外往往是致命的。所以“基本”符合规定,在工程技术鉴定中,是提醒人们注意:这里存在问题!

──转自《争鸣》09年8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王维洛:川震是否与紫坪铺水库有关?
王维洛:大陆GDP8%增=绿色GDP零增长
王维洛:真相,在天灾和人祸之间
王维洛:中国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