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实录:高凤翰帮助乞丐得善报

云开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高凤翰先生(公元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又号南阜老人,因此当时的世人及后人多尊称他为高西园。他是清朝康乾盛世之时的一位杰出艺术家,博学多才,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山水、花卉,同时也很擅长篆刻,当时的书画大家郑板桥的许多印章就出于他之手。

当然今天要讲的不是他的艺术成就,而是关于他的一件轶事。高凤翰先生一日外出时,偶遇一个失明的乞丐,手里捧着一个瓢向路人讨饭,非常可怜。高凤翰心生怜悯,又见这个瓢看相非常好,于是将乞丐领到了自己的家中,好好的款待了他一顿饭。乞丐吃完后,高凤翰就将这个要饭瓢洗涤干净,并在上面篆刻了一句话道: “黑地昏天,前路茫茫,着脚难奔天涯,叫不出一碗王孙饭。”

这句话语句风雅,刀法秀劲,再加上当时高凤翰已有名气了,因此这个失明的乞丐捧着这个要饭瓢,无论走到哪里,哪里的人们都争相请他吃饭,只求能欣赏一番高凤翰先生的大作。从此该乞丐借此竟得到了温饱,乞丐后来去世时,也靠将此瓢卖掉而获得了安葬费。

乞丐去世后不久的一天夜里,高先生就梦见乞丐进了他家,说来答谢他的大恩,恰好在那天夜里高家的仆妇就生了一个儿子。高凤翰悟到这个孩子就是那乞丐转世,因此给他起名瓢儿。这个瓢儿长大了也当了高家的仆人,伺候高凤翰先生非常尽心,超过其他仆人。高先生晚年得病瘫痪了,走动都要人搀扶,而这个瓢儿就极用心的伺候高先生,早晚不离。知道此事的人都说:高凤翰善有善报,多亏当年帮助了那个乞丐,现在才有人如此尽心的服伺他。

(资料来源:《秋灯丛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叔微,字知可,是昆陵人,曾受乡里推荐,参加春季的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他在归家的途中,船经过吴江平望地方时,晚上梦见一位白衣人说:“你没有积下阴德,所以考不上。”许叔微就说:“我家境贫寒,没有钱财可以施与别人。我该如何是好?”白衣人说:“为什么不学医呢?我可以帮你精通医术。”
  • 清朝时有个村民在一年的冬天到邻镇探望亲友,在路上他经历了一段“特殊遭遇”。而他经历的梦境竟然对应上了现实中的实况,真令人惊震!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上天慈悲祐护众生!历史上留下的行善避疫的实例,留下的如刘伯温《救劫碑文》的大预言,都是在人间最大劫难的当下,神给人的慈悲指引!
  • 宋朝文学家洪迈有一巨著《夷坚志》,写作了四十年(1162年—1202年,始刊于绍兴末年,停笔于嘉泰二年壬戊),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等等。他的朋友余文特曾经告诉他一件四岁儿知晓自己轮回转生的奇事,他也记载在此书中,彰显轮回果报的存在,给世人指引善道。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可能有不少人心抱疑问:为什么常能见到作威作福的坏人一生荣华富贵,依然享福终老呢?清朝人李福就有这样强烈的疑问,他到了冥府对阎王质问:为何恶人无恶报?结果阎王怎样让他解惑?
  • 很多中国人都注意到了,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各种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旱灾、火灾、瘟疫等一直在密集爆发,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多灾多难。对于信神者而言,这些灾难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冥冥中其实一切都是有安排的。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在水、火、刀、兵等灾难前,冥府都要制作造劫簿,这大概是为确定发生灾祸的范围、类型和相应的死亡之人。
  • 人间道:“善恶有报!”有些时候,追诉恶人在人世间并不明现,却是在阴间审判执行的。 亡灵告状的事件很多,来看二则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