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气差学费还涨 大学校长:减系裁员难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澄旭编译报导)经济不景气,美国大学的学费却逆势飙涨,美国民众怨声四起并且想知道,为何学费如此昂贵,究竟各大学把钱用在何处?《纽约时报》“Your Money” 专栏专访宾州伊士顿拉法耶特学院(Lafayette College)校长魏斯(Daniel H. Weiss),希望能为民众找到解答。

今年初美国独立学院与大学协会(NAICU)得意的公布,本学年各私立院校学费的平均涨幅4.3%,是37年以来涨幅最小,只比通货膨胀率高一些。然而对于美国民众而言,这显然不是令人开心的消息。

学费虽涨到极限 预算仍难减

拉法耶特学院虽非名校,但在这不景气的时机,它与许多私立院校的年平均学费却已超过5万美元。如果拉法耶特与其他私立院校持续收取昂贵的学费,不久将可能引起各界的质疑,尤其当经济转好时,民众对高学费的抵制,不会像之前这么容易就平息。

魏斯校长承认,数十年来学费只涨不降,而且涨到了极限,高等教育已经面临转折点,然而目前市场对于扩充服务内容与资源的需求增加,当然必须增加营运成本。因此他并未大幅度削减预算,只有冻结部分薪水,减少学生餐厅开放时间,以及缩小校舍扩张计划。

此外魏斯认为大学独特的人事结构,使得校方难以采取其他方式来管理,“从某些方面看来,高等教育比较像是政治环境,而非管理一个私人企业。”唯一的不同是部分教授获得终身教职保证,很难用投票将他们赶下。“如果能避免的话,尽量不要让部分教授不满。”

行政职员过多

目前大部分院校支付行政职员的薪水,超过支付师资的薪水,拉法耶特学院也不例外。魏斯校长以学生生涯发展为例说明,成立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是相当切合时机的,因为现在各大学竞相设立学生就业辅导系统,以符合学生与家长的期望,学生在进入职场前,获得最完善的协助,才能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竞争,所以拉法耶特学院大力投入资金雇用新的行政职员。

魏斯补充说明,教育成本增加以及学费每年调涨超过通货膨胀率,其关键在于学校体系劳力密集的运作结构与缺乏能根据需求而调整的弹性,如拉法耶特每年大部分预算都用于人力资本,尤其是师资。除人才竞争的昂贵成本外,还必须投资增设科学、技术与其他教育资源,其中尖端科技设备是相当昂贵的,但却是各院校研究与教学不可或缺的。

家长补贴教授休假一年

任教于拉法耶特学院,教授每学年授课5个班级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计划,而且每6至7年还能获得一年的休假。难到真的不能要求教授每年多教一个班和少做一些研究,以便降低学校成本吗?面对如此艰难的经济环境,家长为了支付高涨的学费,必须更加倍工作,学校如何能自圆其说,提供家长一个合理的解释?

魏斯校长表示,该校最值得称许的特色,是教授与学生间紧密互动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当然维持这个教学方式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坚持学生与教师的比例10:1,而且教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才能提升教学品质。

但是并非所有教授都同意魏斯的说法,如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魏斯布罗(Burton A. Weisbrod)说,任何一位像他这样的终身职教授,即使努力做研究,也不能保证一定是个比较好的大学教师。在当前不景气的环境下,家长还要协助补贴教授的休假,无论任何理由都无法令人信服。

裁并系所困难多?

对于拉法耶特学院而言,减少支出与裁撤不受欢迎的系所是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教授们的反对,原本简单的措施却显得困难重重。魏斯校长甚至不记得,该校何时曾经减预算与裁系所。他想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所以无法裁撤任何科系,不过魏斯与其他院校校长终究必须放弃那些招生不足的科系,如某些外语科系或部分人文学科。

高等教育相关非营利团体(Delta Project)执行董事威尔曼(Jane Wellman)表示,许多科系的基本支出与设备费用是相当高的,如艺术系的摄影制作、音乐系的钢琴与农学系的实验室等。而英语系学生是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帮化学系与音乐系的师生支付研究费用。各校都极力掩盖这个事实,因为当中涉及各系间交叉补贴的丑陋现象,如果公开讨论将会煽动英文系的反弹与舆论压力。

尽管魏斯校长解释的理由都合理,然而美国民众仍须质疑,学生为转变人生所付出的学费代价是否太昂贵了,而且提供完整的基础教育难道不是学校首要,也是唯一的考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学指定考试成绩出炉后,志愿卡缴交将在7月27日截止,桃园家庭扶助中心今年有近46名高中生毕业,将在今年9月成为大学新鲜人,这些经济弱势的准大学新鲜人,却可能因为面临考上私立的大专院校而缴不出高额学费,在选填志愿时左右为难,不知该不该缴出志愿卡。
  • 近年来,美国高校学费不断攀昇,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常春藤大学每年的花费,包括学费和吃住费用,在5万美元左右,普通院校至少也在2万美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 斯特林学院(Sterling College)集团最近遭遇到了巨大的财政危机,面临倒闭, 目前正在被委托管理。该学院在悉尼市中心设有多处校园,学院中有超过500名的学生被迫停止学业,而且已经交的学费也可能无法收回。 同时学校中已有35名员工被遣散。
  • 削减客座教师﹑减少课程数目﹑扩大班级规模﹑减少校园服务和提高学费,美国马里兰大学系统公共事务董事会,正在考虑削减高校预算的实质性举措,这是4年来的首次。
  • 据日前法国学生会联盟(Federation des Associations Generales Etudiants,简称为Fage)发表的新闻公报,今秋大学生入学费用比去年增幅3% ,主要因素是房租。
  • 〔自由时报记者陈怡静、林晓云、陈维仁、廖雪茹/综合报导〕新竹县明新科技大学爆发校长双包案,不但校长杨肇政、副校长李小超各带保全上班,还有学生被要求捧着现金缴学费,遭教育部纠正。昨日更上演一场学校女董事公开控诉遭校长电话性骚扰的校园版霹雳火,引发教育界哗然。
  • 大卫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拥有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但在公司提升的时候他却撞到了天花板。他的顶头上司告诉他,如果没有硕士学位,他是不会被提升到薪水更好的市场行销管理职位的。对于大卫而言,这是一个坏消息,但好消息时,公司同意为他网上大学攻读MBA学位提供部分学费资助。
  • 凯基投信行销企划部经理龚俊诚表示,陈浩宇的孩子刚进小学,因此,距离大学教育还有约12年时间,假设大学及研究所学费总共约600万元,目前仅一个孩子,如果近几年又生第二个孩子,另一份600万元的高等教育费,也不至于无法筹措,可将预定的投资年限拉长为12年至18年。
  • (中央社记者张玮、吴素柔台北15日电)全球第一部讨论反高学费的纪录片“粉墨登场”,今天在台北举办媒体特映会。导演吴星萤笑说,此片把社会运动议题搞得“很芭乐”,但仍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个议题。
  • 维州州长候选人,民主党籍的科瑞‧迪兹(Creigh Deeds)上星期三(9月9日)和黑人大学生一起吃比萨饼时,提议设立一项新的奖学金,为毕业后在维吉尼亚从事公共服务工作的学生提供一半的大学学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