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科技迷思:牺牲环保 成就经济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耿豫仙、于倩台湾台北报导)全球责任科技跨国运动联盟总召集人泰德‧史密斯(Ted Smith)表示,为避免科技业废水持续破坏环境,台湾政府应公开企业污染资讯,并仿欧盟修正有毒化学物管理法,引入风险评估制度;针对高科技业特性,制订废水、空污及废弃物管制标准。

泰德是应台湾环境行动网之邀来台访问3天,30日与立法委员黄淑英共同召开记者会。泰德说,台湾已不能不面对高科技排放的污染问题。因为台湾虽以高科技的发展成果为傲,但面对科技业每天排放的数十万公吨废水,法律却束手无策。

泰德表示,全世界政府多以经济成长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而忽视管理污染避免伤害环境的本职,但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发展,是最不划算的交易,最终受伤害的仍是人类。

具备律师身份分的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谢英士说,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是最后的选择,也非常辛苦,而且台湾的法律没办法回应环境的须求,司法太被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为避免走上法律程序增加社会成本,企业可以事前多用点心,泰德说,台湾企业在选择使用的化学物质时,并没有检测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其实两者并不冲突,而且事前做好检测与选择,比善后的费用低。

产品除标示制造成分外,谢英士建议,应再增加“碳足迹”标示。针对产品从生产、制造的整个环节,耗掉多少流程、环境的资源,产品制造对环境的友善程度,消费者从中增加环保的意识,减少、拒绝购买对环境不友善的产品,就能影响企业、影响政府。

另外,泰德说,台湾有条件、也应该更重视环保的设计,同时台湾也有能力及创意做好绿色研究与发展。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