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污染
由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而导致松花江污染,从而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源受到污染威胁,全市停水至少四天,几百万居民陷于水危机恐慌。一时间,传闻四起,抢购成风,学校停课、商家停业,在生活不便之外,也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中国官员表示东北城市哈尔滨将在停水五天后于星期天恢复供水,停水是因为松花江严重的化学污染。一个包括“纪律检查官员”在内的政府工作组已经开始调查引发松花江污染的化工厂爆炸事件。 (w2005-11-26-voa28.cfm)
中国终于承认松花江污染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生态带来严重后果,中国为此正式向俄罗斯道歉。观察人士注意到,在处理这场生态灾难过程中,中国这次显得非常内外有别。虽然中国官员极力不想让本国民众知道污染事故的真相,但在俄罗斯的不停压力下,中国还是同意俄国专家前往吉林省发生爆炸的化工厂现场以及松花江沿岸实地调查详情。 (w2005-11-26-voa30.cfm)
吉林化工厂11月13号发生爆炸、松花江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后,有毒河段星期六流过哈尔滨市上游段。同时,哈尔滨市政府计划星期天恢复向市民供水。 (w2005-11-26-voa29.cfm)
哈尔滨市因化学污染导致连续四天中断供水,当地民众继续在寒冷的天气里外出排队取水,环保人员也前往污染区采取水样分析;
〔自由时报编译魏国金/综合25日外电报导〕中国国营媒体25日报导,重庆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逾万人疏散。该事故恐将成为近两周来中国因工安意外而引发的第二起环境灾难。
中国东北松花江被有毒致癌物质污染,中国当局对民众连续隐瞒消息接近两个星期,使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再次痛感中国政府和政府控制的新闻媒介令人无法相信。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的处理,引起媒体批评。中共中央为降低事件负面效应,已要求前往采访的媒体记者离开当地,统一用新华社报导。
在大陆吉林石化厂爆炸,大陆官方估计预计有一百吨的苯流入松花江中,预计对大陆整个东北的水质、环境生态都会造成重大冲击,而且还会影响下游的俄罗斯等地。由于大陆当地政府一开始采取封锁消息,在11/13日发生外泄后,却延迟十天后才作立即的处置,许多报纸罕见地进行了抨击。一些报纸的评论文章称,哈尔滨当局在透露污染真相前撒谎,官方试图淡化这场危机。
据莫斯科俄罗斯新闻社指出,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今天在接见俄罗斯大使拉佐夫时,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表示歉意。他并表示中国同意俄罗斯派专家前往吉林,调查化学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原因。
中共外交部长李肇星,今天约见了俄罗斯大使“拉佐夫”,李肇星说,他奉命向俄方通报松花江的水质污染事件。
在大陆吉林石化厂爆炸,大陆官方估计预计有一百吨的苯流入松花江中,预计对大陆整个东北的水质、环境生态都会造成重大冲击,而且还会影响下游的俄罗斯等地。由于大陆当地政府一开始采取封锁消息,在11/13日发生外泄后,却延迟十天后才作立即的处置,许多报纸罕见地进行了抨击。一些报纸的评论文章称,哈尔滨当局在透露污染真相前撒谎,官方试图淡化这场危机。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下午奉命约见俄罗斯驻中国大使拉佐夫,向俄方通报中国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的情况以及中国采取的措施,并就此重大污染事件对俄罗斯人民可能带来的损害表示歉意。
根据黑龙江日报报导,目前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整个污染水带全长约135公里,其中污染物超标五倍以上的重度污染带达到80公里。预计整个污染水带将在25天后离开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水文局指出,目前松花江已经进入封冻期,哈尔滨下游的部分江段已经开始封冻,而且近期黑龙江还将出现寒潮天气,如果江水冻结,污染带的流动速度将大为减缓。据黑龙江省水利厅说,目前水利厅已经在沿松花江...
香港明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危机,已赔上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引起民怨,这一次惨痛的教训再度给中国官员上了一课--将人民视为傻子,处理重大公共危机时企图隐瞒真相,非但不能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反而加深民众的恐慌。
本文作者以前曾经当过兵,而且是“防化兵”,所以非常清楚吉化双苯厂爆炸事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大陆东北哈尔滨市民因为松花江遭苯污染,断水四天,一位市民“丁宁”忿而具状控告始作俑者吉林中石化工厂。
对于吉林石化工厂爆炸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香港苹果日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中共当局或省市政府都不要轻率的说这次污染事件得到控制、不要把它看成只是水源污染,而应该视为需要长期面对和处理的生态灾难。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有害化学物质对中国的食物链造成持久的损害。
因为松花江水的严重污染,有四百万人口的哈尔滨被迫停止供水四天。除了战争、地震等原因之外,中国创下了现代社会百万以上的大都市数天无水的世界纪录。
针对中国吉林化工厂爆炸污染黑龙江事件,11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司在俄外交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表示目前讨论对中国提出索赔尚早。现在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努力制止这次苯污水灾难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国政府官员已经承认,松花江的化学污染是一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对沿岸居民生命健康会带来重大危害的环境污染事故,在事发后10天才公布于众,中国政府的做法是负责任的吗?请听黑龙江省居民、自由撰稿人石成仁和旅居加拿大的“不寐之夜”网站站长任不寐对此的不同看法。
黑龙江百姓大恐慌和大逃亡稍缓,国际开始关注吉林。据中共环保局11月23日证实,化工厂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超标108倍,但吉林环保局却说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低于国家限制的标准”。如此跋扈的地方诸侯,萨斯时期前所未有。
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伯力”紧急因应松花江遭苯污染河水流入黑龙江入境俄罗斯,不过,“伯力”市长“帕波夫”也呼吁民众“不要惊慌”。
当吉林、黑龙江两省市民得知他们被各级政府隐瞒10天,并极有可能因饮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身体的重大伤害后,他们愤怒了,要求调查公布真相,并在网上发起一项万人签名运动。而香港媒体炮轰中国当局仍然不吸取非典的教训,坚持一贯隐瞒的作风,不珍惜老百姓的生命。
吉林中国石化工厂爆炸污染松花江,时值入冬,松花江开始结冰。专家警告,低温季节对降解苯及硝基苯等化合物比较不利,而污染物若被冰层冻结则更影响污染水团的下行流速。
吉林石化厂爆炸案,沿松花江而下的污染带是否会污染供水系统,并在这座拥有九百万人口的哈尔滨引发环境灾难,众说不一,但有专家认为,这其实已经更加凸显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严重化工污染情况在清理污染问题上遇到严重的阻力.由于目前松花江流域处于冬季,下游的黑龙江流域的许多流域已经结冰给清除化工污染物制造了严重的阻力,目前中国官方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只有三个,一个是加大上游的泄水力度,力图最大限度稀释苯污染物,另一个就是在取水渠道上加大使用活性碳进行过滤,三是控制沿江流域的任何与污染有关的工农作业.
苯胺,C6H5NH2,分子量93.16,为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水中溶解度3.4(20℃),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大鼠经口LD50为442mg/kg、LC50为774.2mg/m3(4小时)。易经完整皮肤吸收。液态苯胺经皮吸收速率比其蒸气约快1000倍,在体内氧化为对氨基酚,代谢中间体产物苯基羟胺是致溶血的主要物质。临床表现主...
针对吉林石化厂爆炸污染松花江事故,联合国官员纽约时间二十五日提出愿意协助中国解决含毒河水流向俄罗斯的问题,但中方仍未作出回应,亦未透露有关灾难资料。
松花江苯污染危机,在相关紧急措施下平定,各界焦点逐渐转向生态灾难和追究责任。哈尔滨市一名发言人透露有关部门正在测算污染损失。同时,邻国俄罗斯也有呼声,要求中国对此宗跨国境生态污染事件赔偿。
共有约 288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共两任前国防部长魏凤和、李尚福均以腐败及不忠诚为由,被开除党籍,移送军事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自从去年7月以来,中共清洗的高级将领达12名之多。专家表示,中共军中持续的清洗,势必会影响到中共军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