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约 980 条记录
  • 大纪元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大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大纪元
    李崇矩,宋朝上党(今江苏省宿迁县境)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官任琼、崖、儋、万这四州的都巡检使。当时众多贼寇到处扰动,崇矩一一到其洞穴...
  • 大纪元
    盗亦有道 2010/12/06
    说来也怪,自章清上任后,那些盗贼便销声匿迹了,再无盗案发生,很快整个县城便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局面…
  • 大纪元
    守节不屈 2010/12/04
    在神传文化中,推崇做人要重节守义,把气节、操守、道义看的很重,甚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能失节弃义,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 大纪元
    包容故事四则 2010/12/03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当时的苏东坡,很赏识、敬重他的人品。
  • 大纪元
    说起李白,几乎无人不晓,人们赞赏他的辉煌艺术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气,济苍生、报国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大纪元
    程颢不仅在学术上有辉煌成就,在为学、为政与做人等方面都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范,提出了“天者理也,天为万物之祖”,要遵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
  • 大纪元
    由于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特质的不同,使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在舞蹈语言、韵律等方面表现有所不同。
  • 大纪元
    贞观六年李世民到他的出生地庆善宫,晏朝臣于渭水之滨,赏赐人民,赋诗十章,由吕才制成乐曲,称“功成庆善乐”。
  • 大纪元
    杨延昭,是家喻户晓的北宋名将,他原名曾叫杨延朗,为了避讳而改名,后人都习惯尊称其为杨六郎。
  • 豁达心胸 不妒不嫉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 大纪元
    传统儒、释、道文化皆从因缘、因果关系,来探讨人生意义和归宿问题。
  • 大纪元
    韩旭亭曾经在北京王府讲经学,道德名声卓著,四十岁弃儒冠,云游四方..
  • 赏析中国舞(上)
    在上古神话中传说着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长鼓”舞, 女娲造人时创作了“充乐”舞,伏羲氏时代有了“扶来”舞,而神农氏则命刑天创作“扶犁”乐...
  • 大纪元
    唐太宗本身就是通晓音律的音乐家,根据作战时的进退、回护、突破、包抄...
  • 大纪元
    人都会犯错,也都有缺点,学会原谅和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可以化解恩怨,善解恶缘,可以化敌为友。
  • 大纪元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各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大纪元
    中国自古有神州之称,中国的文化是神传给人的,所以历史上从天子至臣民,一直以信仰为本,道德为尊,把敬天敬神、修身明德看作是最重要的。
  • 大纪元
    中华汉字是神传文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美,其表意特征更使其具有极其深远的内涵和意蕴,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反映出古人的正统...
  • 大纪元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辽阔疆土远远超过前朝各代,贞观、开元年间万国来朝,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被称为盛世天朝。大唐文化也是中华文化...
  • 大纪元
    看似闲情逸致或者消遣方式的“琴、棋、书、画”,其实是古人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长智慧、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四种途径、方式。
  • 大纪元
    古人认为“道”产生宇宙,“道”产生天地,“道”是万有的本源,是万因之因。
  • 大纪元
    闻过则喜 2010/11/10
    闻过则喜,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依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的接受意见。这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为与素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 大纪元
    清廉即清白廉洁,指人的品行正派,克己奉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 大纪元
    中国古典舞追求意境之美开始于唐朝,盛于唐朝,主要是源于唐诗中对意境的追求。
  • 大纪元
    文人与扇子 2010/11/04
    扇子在中国源远流长,自其在上古时期出现后,随着朝代的发展,其功能由其最初的障面、遮阳挡风、纳凉,逐渐形成以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为核心的扇子文...
  • 大纪元
    在春秋时代,楚国的俞伯牙,跟著名琴师成连学习弹琴。成连看他天分很高,便倾囊相授,经过了三年的苦学....
  • 大纪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介绍”一词使用的相当频繁,一般指沟通双方的第三者的言语或行为。但在中国古代,“介绍”是礼仪中的一种传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