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亭、捉蔣亭、兵諫亭–中共為政治涂改歷史

庄永康

人氣 61
標籤:

聯合早報26日評論文章:《為政治效用治史?》。

歷史人物的評价,這本來是史家行內的學術問題。但在日前的一篇文章中,論者卻認為中國應根据“統一海峽兩岸”的需要,而重新評定蔣介石。本文提出的思辯是,為政治目的而治史,到底好不好?

  拜讀都人的《北京重新評定蔣介石的歷史地位》(1月18日本版),頗有感触,想作些補充。

  首先應指出,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重新檢討歷史,為近代史人物重新定位的做法,意義可說是積极的。倘若我們要以史為鑒,汲取歷史智慧,莫過于能冷靜客觀地認識史實。在世界各地,過去因為政治斗爭或內戰的關系,讓一些事實的真相隱蔽了,也讓一些歷史人物的評价失准。把治史工作做好,那是很應該的。

  再者,要是事情一如都人所說,他的評論在去年發表之后,跡象便顯示北京逐漸為蔣介石恢复歷史名譽了,并可能會稱他為民族英雄。那么,也請讓本人豎起大拇指,為我們“評論一族”的巨大影響力而歡呼!

  然而,眼下的中國是否有必要,或是否應該沿襲過去的作風,以當前政治需要來修訂歷史,給歷史人物定位?無論從主觀愿望或客觀成果來看,都未免令人有所保留。与此同時,要促進兩岸統一,是“歷史地位”的攻勢重要呢,還是民主与法治、肅貪倡廉、建設市場架构,拉近兩岸老百姓生活水平來得重要?從目前局勢看來,促進大三通,謀求雙贏互利的條件,恐怕才是當務之急。

  先不說題外話,就以強調民族主義作為治史觀點,便有許多方面是需要商榷的。民族主義其實是個中性名詞,是把雙刃劍,可向好的或坏的方面發展。對一個“民族國家”來說,民族是立國之本,民族主義能加強國民凝聚力,面對外侮時敵愾同仇。但在坏的方面,一個民族可以通過它的強大力量,欺壓其他民族,包括消滅其語言文化,19世紀歐洲列強向東方殖民的歷史,提供了不少活生生的例子。

“漢民族”主義

  一直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其實是“漢民族”主義。無可否認,“漢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是發揮過作用的,辛亥革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要靠它。不過,自滿清的大業被推翻之后,中國便逐漸思考起本身的民族問題。民國之初,便有“五族共和”的說法。今天,中國許多開明學者更強調“中國不是個民族國家”。促進民族溝通的漢語不稱“國語”而叫“普通話”,便是深具敏感度的构想。

  是的,屬于漢文化的民族大義或許有助于促進台海兩岸統一,但這一來,中國將如何協調國內的56個民族呢?或許你可以說,大部分的民族都“漢化”了。但事實上,仍然保留自己語言、文化、宗教的民族也是存在的。同時,中國也并沒有排除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以“漢民族”的民族大義出兵,對其他民族又會產生怎樣的“示范”效果呢?

  另一种可能出現的情況,也是足以令人擔憂的,那就是海峽一方的民族情緒高漲,勢必激起另一方反作用的做法。當然,台語文化其實也是漢文化的一支,除非台灣采用某种山地語為國語,“文化獨立”的气候恐怕難以形成。但是局外人眼中的一些無聊事,有時是會在蒸汽鍋原理之下加速成長。事實上,蔣介石時代的“白色恐怖”,在台灣便時時讓人提起,以壯台獨的聲勢。

歷史人物的功過

  身處民族、宗教、文化多元的南洋地區,我們對此有很深的体會:和諧是靠互相了解、寬容、疏導而來。《北京》一文列舉蔣介石維護民族尊嚴,傲首寰宇的事跡,無疑讓我們体會到,這個歷史人物确有其可歌可泣的地方——只不過,封為戰神卻大可不必。

  歸根結底,蔣介石的評价,是如何治史的問題。嚴肅的史家都對我們說,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需要全面評价的,最好是不拘泥于單一的意識形態。比如岳飛是歷代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但在“階級斗爭”時代,卻有人認為他“曾經鎮壓農民起義”而“蒙上污點”,便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為了政治需要而把歷史人物作“民族英雄”的定位,也很容易造成誤導,會把他的缺點掩蓋起來,甚至把當年錯誤的做法現也合理化。

  說到“對民族的貢獻”是人物評价的重要准繩,那么評价毛澤東的治史工作就更加馬虎不得。統一中國(大部分),增長了中國人的志气,毛可說是功不可沒。然而發動文革,他卻把民族主義搞過了頭,造成國家与民族的巨大耗損。天天批斗帝修反,中國當時其實哪有這么多國際敵人?但我們可以想到,如果對毛澤東的治史工作都沒做好,那就遑論背了几十年黑鍋的蔣介石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為了政治需要而編造歷史,就學術而言是种极其惡劣的做法,也是前社會主義國家遭受最多惡評的地方。不符合當權潮流的人物,可以用噴筆剔除,讓他不能留痕青史,這种造史文化已飽受西方譏諷。歷史是可以涂來改去,可以“三突出”的嗎?

  難怪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說:“我們學歷史的人不當著重歷史‘應當’如何的展開,最好先注重歷史‘何以’如是的展開。”在《近代中國的出路》中,黃仁宇便是以如此嚴謹的態度來評价蔣介石的。

  此外,中國人的治史工作,其實還有很多大是大非的問題須要解決。要是蔣介石得到“平反”,那么抗日戰爭的歷史也是須要重新評訂的。抗戰主力是誰呢?高歌游擊隊的功勞,低貶當時國軍的貢獻,那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對捐軀者的后裔來說也很不公平。

正气亭、捉蔣亭、兵諫亭

  治史,其實也是對人民的一种交代。談到蔣介石,人們便不期然想到1936年的“西安事變”,想到驪山上為紀念這件事而立的亭子。詳情這里就不及細說了,蔣介石當時為逃兵變而躲到山頂的峽洞中,情形雖然有點狼狽,結果卻是國共合作,為共同抗日提供了條件,歷史意義是正面的。不過,亭子卻三易其名。

  根据當地的旅游小書介紹,驪山上的亭子是1946年國民政府樹立的,取名為“民族复興亭”,同年又改名為“正气亭”。但在解放后,亭子卻更名為“捉蔣亭”;改革開放,1986年正式正名為“兵諫亭”。旅游小書含蓄地說:“名字的變更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歷史含義”。

  同樣一個亭子,從“正气亭”到“捉蔣亭”到“兵諫亭”,其實也反映一個民族對歷史時時拿捏不定。更深層的省思是:為了政治效用,一時說一樣,老百姓要相信誰呢?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