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om公司風雨飄搖

吳少榕(巴爾的摩)

人氣 1
標籤:

過去兩年間在美國風光一時的.com公司都因為市場轉向,資金不繼而大量裁員。它們今后的展望如何?在新經濟仍將是發展勢頭的大趨勢下,這些公司最終必有少數將會成功的。

一年多前,名字上后綴以.com的公司是什么的代名詞?創造者、先鋒者、暴富者、華爾街新寵,等等等等。那時候的.com呼風喚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名气更是不缺。高科技股市旺得一塌糊涂,每天批量生產百万富翁。回憶起來,那簡直是一段令人難忘也令人窒息的.com黃金歲月。

一年多過去了,當時這些被自動報价股市捧上云端、把自動報价股市點燃得轟轟烈烈的.com們現在大多只剩下一堆爛攤子和几個空架子,很多曾經熠熠發光的類似金子的招牌如今淪落到連銅都不如的境地,在乞求不到投資者的金錢和關愛后,撐不住的開始陸續撤場了。

世紀交替之際,翻開報紙,上得网站,滿耳滿眼都是.com公司倒閉、裁員的消息。据美國長期追蹤.com公司走向的Webmergers.com网站的調查,去年美國.com至少倒閉130家,僅11月上半月就有21家關門。這其中,以商業對顧客(B2C)的网站為最多,占總數的四分之三;當然,商業對商業(B2B)的也未能幸免,不過占的比例比較小。由于這些公司關門而失業的員工達8000名。

這些關門的.com涉及各個領域,比如网上藥店More.com,网上服裝店Boo.com,网上价格比較站Productopia.com,网上化妝品店Eve.com,网上家具店Living.com, 网上維它命店MotherNature.com,网上園藝店Garden.com等等。

最糟的是,根据各方分析家的預測,.com世界的泡沫和興奮期已經過去。在以一种生气勃勃姿態出現、充滿了未知數的互聯网第一階段結束之時,這樣的市場淘汰才剛剛開始。.com們正經歷著風雨飄搖的季節。

資金枯竭且爭取不到新投入是.com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很多公司用完第一輪的資金,苦等不到第二輪、第三輪的錢。99年那种投資者不看任何計划盡管瘋狂投錢、网絡公司沒有盈利也能大把收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复返了。經過去年4月份自動報价股市的震蕩,投資者的熱情來了個360度的大轉變,變得謹慎多了,再也不是一看到.com就往里扔錢。奄奄一息的.com們發現整個市場大門對他們嘎然關上,他們被投資者拋棄了。

很多.com在關門之時還沒能找對自己的商業模式,沒商業模式也就沒盈利,沒盈利就吸引不到投資者,沒有投資者就沒有現金。有名气的大公司尚可以靠拉廣告維持生計,小公司靠什么?沒有了資金,.com們便失去了翅膀,無論怎么扑騰都是飛不起來的。互聯网的第二階段也就是.com淘金的開始,是銅是金馬上就要顯本色了。出路何處?据行家們預測,到2002年,現階段美國的.com公司大約只有20%能夠存活下來。

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資金來源,現在擺在.com們前面的有三條路,只要能踏上其中一條就還有生存的可能。第一,在股市上籌到足夠的現金。這條道路現在看來不太現實。因為這种時候,華爾街很難再對.com興奮起來。Amazon.com最牛的時候一股達到120美元,現在也只不過20元左右。全美最大的.com公司尚且如此,其他的能好到哪里?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數据,早在去年夏天,网絡股平均跌了三分之二的股值,將近一半的股票跌破發行价。現在有的公司股票如果降到某個低水平,馬上面臨被踢出自動報价股市的危險,再加上經濟衰退陰影籠罩美國,投資者追加投資時慎之又慎,.com此時要起死回生談何容易。

第二,爭取取得盈利。這也是一條勉為其難的路。就那些网絡零售公司來說,去年內,就算在年底這個營業額占全年營業總額80%的購物旺季中,也只有Amazon.com和yahoo.com這些大网站能夠保本。

第三,找一個強有力的靠山。這條道路目前看來比較可行。縱觀那些比較成功的网站,或多或少都傍著一個大戶。比如美國媒体下的.com公司NewYorkTimes.com、Washingtonpost.com、CNN.com等等,再看那些能和傳統零售商們挂鉤的网絡零售店,比如Walmart.com、Kmart.com、BesyBuy.com等等也屬做得不錯的。美國線上(AOL)去年年初時財大气粗買下了老牌娛樂公司華納,但今后到底誰靠誰還說不准呢。

很多.com開始進行轉型,比如從商業對顧客(B2C)轉向商業對商業(B2B),或者欲求發展成獨立實体,這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的例子。比如位于巴爾的摩近郊的Discovery通信傳播公司,它的网絡版Discovery.com去年一直朝著自己獨立的方向發展,最后發現此路不通,11月网站裁員四分之一員工,逐漸又靠回Discovery母公司。

現在的.com行業可以說天天有坏消息,在此緊要關頭,雇員們最怕的當然是失業了。但是,在公司無力搜羅資金又找不到保護傘的情況下,裁員也是保住公司現金的一种手段。有的公司甚至全面解雇員工,只靠几個領導和一些自愿者維持著,守株待兔般地等待新資金的注入。

美國招聘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從99年12月開始追蹤496家.com公司的裁員情況。這一年來,這些公司裁員達4万1515人,平均每家公司裁84人。去年12月更是達到高潮,一個月被裁人數達1万459人,比11月份增加了19%。

著名門戶网站AltaVista.com每月點擊量最高時達到1740万次,就是這樣的公司也在10月份裁員25%,以期爭取在今年賺錢。

當然,現階段的裁員不是只.com一類,美國很多大公司比如惠普、通用汽車也在歲末裁人。但是,如此大規模、一裁就是25%、30%也只有.com公司們了。專家們估計,2001年大部分.com公司逃脫不了進一步裁員、進一步倒閉的命運。99年的.com財變成了2000年的.com災。不過,.com公司們雖然風光不再,但并不意味著网絡經濟已經失去了生气,相反,它在世界范圍內仍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著。去年年初還雄心万丈、11月卻宣布關門的Pets.com總裁在發表關站聲明時說了一句很無奈的話:眾所周知,現在對.com來說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時候。

但是,网絡經濟是新經濟,無可替代,沒有理由它會從此沉淪,只要.com們能咬牙挺過這階段,前途應該是光明的。沒看美國一家投資咨詢公司這樣告訴投資者們:海龜孵出來了,但能真正游到海里的不會有太多。言下之意,總歸還是會有几只成功游回大海的。 (聯合早報)


    相關文章
    

  • 中文网域注冊 引發「中」美爭議 (1/4/2001)    
  • 美國在線、雅虎可能收購大陸三大网之一“网易” (1/3/2001)    
  • 千禧年香港十大風云人物,李氏父子拔頭籌 (1/1/2001)    
  • 吟“滿江紅” 討江澤民: 還我河山! (1/1/2001)    
  • 网路業持續淘汰 .com前途黯淡 (12/31/2000)    
  • 購物网站銷售業蓬勃發展 (12/30/2000)    
  • Priceline好景不再 創始人沃克爾离職雪上加霜 (12/29/2000)    
  • 警方歡迎劉鑾雄舉報老千商人 (12/28/2000)    
  • 雅虎网上銷售創佳績,股价衝高5.5% (12/27/2000)    
  • 聯眾网与新浪网及和信結盟 (12/25/2000)    
  • 【大紀元12月12日科技快訊】“奮進”號航天飛机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 (12/12/2000)    
  • Tom.com將分段購入中國大陸風馳网 (12/11/2000)    
  • 中文网址掀熱潮 六成以上為個人名義申請 (12/11/2000)    
  • 亞馬遜書店上演「諜中諜」真人版 (12/10/2000)    
  • 林和立改道加入美國電纜電視网站 重操舊業主持中國政經大事評論 (12/6/2000)    
  • 黛妃首飾网上拍賣 (12/4/2000)    
  •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蝴蝶選票迷惑選民 (12/1/2000)    
  • 美國總統大選 网上重新投票 (11/30/2000)    
  • 企業獲利陰影籠罩 美科技類股再創13月來新低 (11/29/2000)    
  • 新航再度挨告 死者家屬以過失致死罪名向洛城法院申告 (11/29/2000)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