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進入中國家庭已成為歷史趨勢

標籤:

【大紀元2月1日訊】中國要不要發展家用轎車!過去由於國家經濟有一段頗長時期相對落後,對幹部、職工實行低工資制,又沒有私營和個體經濟去造就一個相對富裕的群體,足以接受用轎車這一類的高消費。因此中國應否發展家用轎車並未有引起太大的爭議。但是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已出現富裕階層和中產群體,轎車進入家庭已成為歷史趨勢,發展家用轎車成為人們關注的議題。

據統計,去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八百美元,跨進了「小康」的門檻。按經濟界人士慣常的說法GDP達到這一水平,或者家庭年收入相當於汽車價格的二分之一時,即標志著轎車進入家庭時代的到來。目前,北京市年收入四萬五千元(大致是普通轎車售價的一半)的家庭已超過五十萬戶。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具有此等經濟實力的家庭也越來越多。這表明中國已基本具備了發展家用轎車的條件。

據中通社消息, 就中國內外部形勢而言,在發展轎車的問題上,也不容繼續猶豫徘徊。因為一旦進入WTO自由競爭之門,外國轎車低稅入口,中國自己不發展,無疑是將大好機遇拱手讓人,必將給國家經濟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所幸的是,中國現在已經認識到:從國家經濟安全和強國目標的實際來看,汽車工業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產業;從傳統產業高新技術改造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發展考察,汽車工業是有效載體;從市場需求和效益貢獻比較,汽車工業最具發展潛力。

具有關鍵意義的是,中國領導層的態度也已明朗。中共中央去年在關於「十五」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鼓勵轎車進入家庭」。政府主管部門推出了一些相應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取消二百三十八項涉及交通和車輛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集資項目,將包括轎車在內的非營運載客汽車的使用年限從十年延長至十五年等。

有了上面這些條件,中國的家用轎車產業應當是在大開「綠燈」的有利環境下順利運行,並得到快速的發展。據統計,近幾年來,中國的私人購車占售車總量的比例,以平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到一九九九年私人購車比例已突破百分之五十。

由於「十五」計劃建議明確提出「鼓勵轎車進入家庭」,顯示了國家要靠轎車啟動汽車消費的決心和信心。專家預測,從中國城鎮居民目前的收入情況看,至少有三億左右的居民有能力購車。從二零零五年至二零一零年中國將出現私人購車高潮。而今年中國汽車需求總量將達到二百三十七萬輛,比去年增長一成多。中國私人轎車潛在需求很大,而且今年將有多款國產新型經濟轎車上市,會進一步刺激轎車消費,總需求量達到七十二萬輛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百分之十三。由於西部大開發等原因,載貨車需求量也有所提高,達到八十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另外,客車的需求量將在八十五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三。

為了因應市場發展的需求,近年來,中國的許多汽車廠家紛紛把目光鎖定在低價位、高質量的轎車上。如去年上海廠家推出「賽歐」、天津推出「夏利2000」等,就成為轎車中炙手可熱的品種。而安徽蕪湖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已整體加入上汽集團)推出的「奇瑞」轎車,更令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因為它在性能上與賽歐、夏利2000旗鼓相當,價格卻僅為八萬八千元。難怪它一經亮相,就吸引了眾多潛在購車者的目光。

不過,有專家指出,加速轎車進入家庭除了生產低價位的汽車外,還需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如銀行貸款、維修保養,申請牌照手續簡化等,同時應加快解決道路不暢、車位緊缺,油站供應等難題,以吸引廣大群眾加入購車行列。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福建宁德查獲一起涉嫌汽車走私案
今后十年將是轎車進入中國家庭的啟動期
陳勁松: 不看好“轎車熱”
新年伊始福建連破五起走私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