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在為居民辦理B股保証金手續時趁火打劫

楊雁中

標籤:

大連不少銀行趁股民急于入市投資B股的心理,在為居民辦理外匯划轉B股保証金手續時,趁火打劫,胡亂收取手續費。按照划轉B股保証金的金額,收取 2.5%、2%、1 不等的“手續費”,而且是宰你沒商量,交了錢才給辦理划轉手續。在今天,就連民航、電信甚至“鐵老大”等壟斷性企業在調整价格或費率時,都要征求民意或者作出公開解釋,而這些商業銀行竟然全無王法,恣意妄為。

對于這种目無法紀的行為,一些銀行的解釋是“鈔變匯”時要收取手續費,即外幣現鈔存款轉為現匯存款時按規定收取的手續費。如果現鈔存款必須“鈔變匯”后才能投資B股,那么毫無疑問現鈔存款就一定要先轉為現匯存款,而且應該按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管局的規定收取手續費,2.5%就是2.5%. 豈可討价還价,忽高忽低、而且前后相差超過10倍?

同時我們在 2月22日發布的《如何開戶和交易B股——中國証監會、國家外管局發言人答記者問》中,看不到任何要求居民或商業銀行必須把居民的外幣現鈔存款轉為現匯存款,然后才能存入証券經營机构B股保証金帳戶的字眼。

更能戳穿銀行謊言的是,我本人在中國銀行大連市中山廣場支行辦理15000 多美元的現匯存款轉証券經營机构B股保証金帳戶時,同樣被收取了¥125元(即1 )的“手續費”。我質問經辦人和大堂經理,我的存款是現匯,你們為什么收費?答,不管現匯現鈔,都一樣收費。問,這是什么費?答,就是手續費。而且銀行給的一張現金交款單(回單)上只有金額,款項來源或用途沒有。這与攔路搶劫又有什么分別?!

銀行新的解釋也不能自圓其說:“正常情況下,個人現匯戶往証券公司的現匯保証金賬戶划款的匯划費用標准是1  ”,沒听說過同城划款轉帳要收手續費的,而且還是在同一個銀行從甲帳戶轉到乙帳戶的情況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個匯差費用取自每天的外匯牌价鈔匯的差价,各家銀行從2%~3%選取任一標准收取手續費都是合理、正常的,標准選高選低要看銀行自身的承受能力。”

不打自招,結果還是承認所收“手續費”是匯差費用即外匯牌价鈔匯的差价。果真如此,對居民的現匯存款收費,就毫無道理。如果必須“鈔變匯”后才能投資B股,那么交通銀行大連分行執行 1 的標准,中信銀行大連中山廣場支行干脆沒有收費(至少就我 2月26日的經歷),豈不是坐地賠錢?問題的症結之一,到底要不要“鈔變匯”后才能投資B股?如果國家法規要求如此,那么各家銀行按當天的外匯牌价鈔匯的差价收取手續費,則名正言順;而交通銀行大連分行執行 1 的標准,中信銀行大連中山廣場支行不收費就違反了國家金融政策。

但常識告訴我們,如果是合理的、應收的費用,交通銀行大連分行和中信銀行大連中山廣場支行不會犯傻不收的,他們不收,就得自己墊錢補足鈔匯的差价。你當這兩家銀行在學雷鋒嗎?問題的症結之二,對居民的現匯存款收費,道理何在?問題的症結之三,“標准選高選低要看銀行自身的承受能力”。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銀行的承受能力可以從0到1 ,直至2%、3%,相差几十倍不止。如今哪個飯店、商場、乃至具有壟斷性質的民航企業、電信企業甚至“鐵老大”可以荒唐至极地以承受能力不足為借口隨意抬高价格或收費几十倍?!

如果這只是發生在某個居民身上的個別現象,也不值得我“大興問罪之師”,但是事后從我周圍的朋友的反映以及《半島晨報》的報道來看,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集体“趁火打劫”。所以我決定向這些黑心的銀行開戰。我呼吁有著同樣遭遇的股民朋友不要沉默,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一年一度的“ 3‧15”又快到了。如今,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動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就連似乎不相干的醫院也不能再漠視病患的權益了。惟獨銀行,似乎仍未触及。譬如,銀行賣給開戶單位的支票,因為年份印有“一九”字樣,2000年后就要開戶單位作廢后重新再買(現在又以舊版支票無防偽標記再次強令開戶單位掏錢);隔三岔五地以安全為由強令開戶單位到銀行指定的地方花高价重新刻章;等等。商業銀行与儲戶、開戶單位的民事地位本應平等,可是實際生活中卻是銀行高高在上。你去存款,銀行希望你多多益善;等你急著用錢時,銀行則會以你沒有提前打招呼為由拒絕你提走超過一万或者五万的存款。這時你感覺似乎這存款不是你的,而是銀行的。

銀行在為客戶辦理同城轉帳(支票等)、异地電匯、實時匯兌、信用卡异地取現時,收取了客戶金額不等的手續費,理應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可是我們几乎都遭遇過電匯一周不到帳、信用卡异地授權要等上半天等不幸。時間就是金錢,這句深圳人當年喊出的口號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為我們的常識,就象我們知道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難道我們不應該限定銀行完成服務的時間嗎?一個銀行(不論匯出行、匯入行)把一個客戶的往來資金多押一天,似乎不算什么,不就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嗎?問題是一個銀行每天經手的往來款項多至成千上万筆,全國又有多少銀行机构?這樣的侵犯客戶(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匯總起來,每天豈止百億?強行侵占的利息又是多少?相比之下,什么民航、電信甚至“鐵老大”等,哪個壟斷行業有這個“能耐”?

讓我們行動起來,向過去長期侵犯并且現在仍在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國內商業銀行宣戰!

本人歡迎网友張貼、轉投到其他网站、媒体。       


    相關文章
    

  • 大陸股市漲落 全看中共當局臉色 (2/25/2001)    
  • 中共入會:机遇或挑戰? (2/25/2001)    
  • 大陸B股狂熱背后 潛藏巨大風險 (2/25/2001)    
  • 百米長龍:深交所爆發B股“開戶狂潮” (2/24/2001)    
  • B股牽動北京神經 大家爭做淘金夢 (2/23/2001)    
  • 中國允許境內居民投資B股答問 (2/22/2001)    
  • 留住大陸的外匯:証監會關于投資B股的十點說明 (2/21/2001)    
  • 緊急停市 幕后操盤 朱噷基真有兩下 (2/20/2001)    
  • 台灣央行說大陸居民可投資B股不致影響台灣金融 (2/20/2001)    
  • 中共開放大陸B股市場具有多重意義 (2/19/2001)    
  • 匯丰銀行:現在是投資B股的机會 (1/17/2001)    
  • 西進西進 台商莫迷失在「致命吸引力」中 (1/1/2001)    
  • 全球股市升幅排名: 大陸升至第一, 台灣跌到二十二 (12/29/2000)    
  • 中國大陸A、B股明年若并軌 B股將飆漲 (12/22/2000)    
  • 中國証監會主席周小川:沒有必要大幅減持國有股 (12/3/2000)    
  • 中國股市:有意開放外商投資 (10/30/2000)
  • 相關新聞
    西進西進 台商莫迷失在「致命吸引力」中
    匯豐銀行:現在是投資B股的機會
    中共開放大陸B股市場具有多重意義
    台灣央行說大陸居民可投資B股不致影響台灣金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