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從理解開始

李哲

標籤:

【大紀元3月22日訊】在我的接触中,我發現大陸人和台灣人之間,對立情緒越來越大,而且大過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的對立。這讓人悲哀、擔憂。衝突和對立在國家間并不稀奇,但發展到人民中就很嚴重。前者,此一時,彼一時,說來就來,說過就過。除卻政治煽動,人民之間并無真正的對立。中國和日本人民之間有過仇恨,但中國人很快就淡然了。按理,兩岸中國人(或說大陸人、台灣人),有共同的血緣、文化,有如兄弟,不該有這樣的對立情感。但是有了,且有走向戰爭的可能。這是兩岸人民的大悲哀。

人性是脆弱的,又常常是非理性的。我們在和平中,于是便以為安宁和平天經地義,不去想,也不愿想我們可能的危險和災難。但意外的災難常常突然來臨,讓我們措手不及,以至發生時,讓我們悲愴不已。那時,我們可能會感到,也許當初如果進行某些努力可能會有另外的結果。理性与良知的意義即在于此。我們無能确定未來,但近我們理性的最大努力,或許將有利于未來。無論其多少,總比沒有要好。

兩岸對立的危險不僅在于政府,更在于人民。人民的對立,不僅持久,更難以消除。台灣人大部份要獨立,而大陸人大部份要”統一”(實際他們的要求并不是統一,只是不容忍台灣獨立)。雙方水火難容。事情如此現實、困難,但是,我們總還是要去加以解決。

政府要接触、談判,讓他們去做。眼下,第一是不能打仗。希望雙方政府充分克制、忍耐、寬容。中國人的災難已經太多,不能再自相殘殺。台灣只有一個;而大陸20年的經濟建設和飽經摧殘的人民也再經不起炮火。

兩岸人民需要交流、溝通,扭轉彼此的對立情緒。即使雙方之間确實難以妥協相容,那么彼此的對立也應該是經過充分了解、認識,并進行和解的努力,然后做出理性的最后選擇,而不該是情緒化的。情緒化會帶來誤解和偏見,導致生命的冒險和賭博。大陸對台灣開放并沒有多少年。台灣對大陸的開放可能現在才剛剛開始。兩岸人民除了探親旅游、做生意外,人民間缺少真正的了解和思想交往。大陸人民所知道台灣人,大多是台灣的”外省人”;台灣人所知道大陸人,認識上也多局限于”他們是被共產党統治的。”這是我在外10年、在与兩岸人的接触中感到的。兩岸人民的分歧、對立是肯定要有,因為他們有彼此不同的生存立場。但是,他們的對立有很大的情緒化,這里有陌生、隔閡、誤解、猜忌、主觀偏見。實際上他們彼此并沒有真正的了解。由對立后退一步是和解,但如果由之再前進一步就是敵對。我注意到,現在兩岸人民間的對立越愈強烈了。當然,這有政治的因由,但它終不是好兆頭。這是危險的,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我不以為兩岸的對立從根本上可以消除。但我們應盡和解之努力。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也應該促進人民的努力。這就是兩岸人民間的彼此理解。理解,就是知道對方,不僅知道他的立場、主張,尤其要知道它們的理由、根据,及形成的過程。理解對方,并不意謂贊同對方,也不意謂放棄改變自己。理解是一個理性認識的過程。它要求我們放棄情緒和己先在的主觀。它使我們進入對方,認識對方。如此,我們就可以去除陌生,打開隔閡,避免誤解、偏見和情緒化。即使我們看到的是敵人,也是真實而非想象的敵人。如果我們的理解是以善意、和解為前提的,那么我們或許就會在理解中發現我們的共同點、共同利益,找到我們可能的容忍、讓步和妥協。或許我們可以借助于時間,讓時間暫時擱置我們的分歧,消解模糊我們的對立,起碼不使之走到敵對。就算我們彼此終不能退讓,那也算是理性的抉擇,而不是情緒的任性。

前兩年,去台灣,我接触了許多台灣本地人,包括車夫和小販。許多的交談,知道了他們的歷史經歷,也知道了他們的這些悲哀和苦衷。我理解了他們何以要求獨立。荷蘭人的統治、日本人的統治、大陸人的統治,對他們也算世世代代。日本人走了,他們歡迎國民党,但有了”2.28″,他們也還是被統治。有一件事可以說明他們的不幸。日統時期,強迫日語教育。國民党來了,仍然以日語為敵國語言而嚴加禁止,強行其國語教育,讓整整一代人喪失其讀寫能力。台灣人是受壓迫者,他們反抗,要求獨立,并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我不僅理解,而且同情他們。在當時,如果我是一個台灣本地人,我也會參加台灣的獨立運動。

人和人可以相互理解。但是作為一個來自大陸的人,出于中國具体的政治、社會、人文之現狀,与世界种族、國家紛爭之現實,我并不贊成”台灣獨立”。我的大半生都在大陸,不能漠視那里的人民和社會的命運。這是我和台灣人不同的地方。我希望台灣人也能理解大陸人何以反對台灣獨立。大陸人反對台灣獨立,不是由于他們的強大,而是由于一百多年來民族倍受欺凌的歷史和他們面臨由”獨立”導致內部崩潰的隱患。如果大陸再一次陷入分崩离析的混亂災難,台灣人會怎么想?人与人需要相互理解。

如果兩岸人民能夠相互理解、同情,那么即使他們彼此不能更動自己的立點,也還可以為了雙方共同的利益──和平──,借助時間,擱置延緩我們的災難,在延緩的過程中等待變化,尋找新的契机、命運和可能。也許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民族的觀念更加淡薄;雙方的社會、政治也會更加發展成熟;而兩岸人民的眼界心態也更加開闊平和;他們的共同能力所能開拓的利益和得到的尊嚴會或許會遠遠超過”獨立”、”統一”。

政府的功能是即時、有限的。國家的主体在于人民。兩岸人民的善意友好,是和平的基礎。使人民間的對立走向良性和解,防止對立的激化,乃是我們所該倡導的。它的第一步由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開始。

眼下,中國大陸政府還是專制政体,沒有民主程序的制約。它的政治抉擇就更可能是冒然、非理性的。這使兩岸關系具有更大的危險。在這种情況下,加強人民間的往來,促進他們的彼此理解,消解對立,增強善意,就更為重要。人民是專制政府的一种力量。反之,人民間的激烈對立會促發极權權力選擇戰爭;由于權力的內部爭奪,人民的情緒會成為政治冒險和賭博的借口与砝碼。我們如果看不到這點,就會造成政治的失誤。

在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中,台灣人民生活在民主社會,在經濟、文化上都更优越。因此,台灣人應該更主動,有更高的姿態和眼界;而大陸人民,作為大國之民應該更寬容、耐心,有容納性。如果兩岸人民能看到他們共同的困境和危險,及前面的利益,由對立走向理解,由理解而同情,有同情而邁向和解,那么,這是新世紀開端兩岸的福气和希望。

--原載《民主論壇》


    相關文章
    

  • 錢布會談 中國人權問題是主題之一 (3/22/2001)    
  • 達賴專案許可入境 (3/22/2001)    
  • 北京大學副校長陳章良將訪台 (3/22/2001)    
  • 美神盾售台華府北京角力 (3/22/2001)    
  • 傳小布希派密使訪中不將台灣納入TMD (3/22/2001)    
  • 王丹加大柏克萊分校發表演講 (3/22/2001)    
  • 神盾艦賣不賣:恫嚇式預防外交 錢發揮到极點 (3/21/2001)    
  • 法媒体稱台海危机應謀求政治解決之道 (3/21/2001)    
  • 俄羅斯[和平號]墜落差誤恐擊中台中兩岸 (3/21/2001)    
  • 宋楚瑜呼吁審慎因應軍售 爭取以和談取代軍備競賽 (3/21/2001)    
  • 直航廈門 金門媽祖首度“回娘家” (3/21/2001)    
  • 張俊雄回應錢其琛在美演說 (3/21/2001)    
  • 宋楚瑜就美軍售台灣問題 呼吁政府應當審慎評估 (3/21/2001)    
  • 兩岸外交戰加劇 江澤民下月訪拉美六國 (3/20/2001)    
  • 兩岸三通 交通部傾向開放松山机場 (3/20/2001)    
  • 談統合 陳總統教育人民包容 (3/20/2001)    
  • 中共國台辦經濟局局長抵台 (3/20/2001)    
  • 陳水扁晤獨派直言不能說真話 (3/19/2001)    
  • 陳水扁安撫台獨派 提出“新中間路線” (3/19/2001)    
  • 國民党副主席蕭万長成立基金會 推動兩岸經貿 (3/19/2001)
  • 相關新聞
    國民党副主席蕭万長成立基金會 推動兩岸經貿
    陳水扁安撫台獨派  提出“新中間路線”
    陳水扁晤獨派直言不能說真話
    談統合 陳總統教育人民包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