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假設歷史

李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江澤民在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說:「如果沒有朝鮮戰爭,台灣問題早就解決了。朝鮮戰爭爆發時,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因此延誤了這個問題,這一延誤就讓我們花了五十年。」

「如果沒有朝鮮戰爭」,這是一种「假設歷史」的思維方式。這种思維方式頗盛行于思考中國問題的人士之中。「如果毛澤東在反右之前死了,歷史對他的評价就大不相同」,「如果鄧小平在六四前去世,那么他這一生就非常值得人們怀念了」……。

「假設歷史」近年在西方史學界倒是一門學問,而不僅僅像中國人那樣說說而已。所謂「假設歷史」,就是假定歷史不是像原來發生的情況,比如美國獨立戰爭失敗了,希特勒擊潰了盟軍,戈爾巴喬夫繼續實行共產党統治,那么情況將會變得怎樣。研究「假設歷史」的目的,是想從成敗之中吸取歷史教訓,以警未來。比如說,江澤民提出來的「如果沒有朝鮮戰爭」,那么隱含在這個「假設歷史」中的教訓,就是中國應該只顧完成統一,而不應出兵國外,以致出現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的發展。

美國《軍事史季刊》年前推出《假設?》(Whatif?)一書,由二十位史學家純就軍事觀點探討這類假設歷史的問題。其中賓夕凡尼亞大學教授林□(ArthurN.Waldrun)的論文,是假設一九四六年蔣介石不是孤注一擲地把精銳部隊派遣到東北,与林彪部隊決戰,而是听從美軍駐華司令魏德邁的建議,由國府提出五強(中美英蘇法)暫時監護東北的方案,并派最优秀的行政人才与軍事將領固守華北,那么,國府就不會在東北戰敗后一潰而不可收拾。中共頂多只能稱雄東北,而國府將統治大部分中國。這樣,韓戰、越戰甚至冷戰都不會發生。

這是純軍事觀點的「假設」,但國民党失去大陸絕不僅僅因為軍事失利而已。貪污盛行,經濟崩潰,民心喪失,才是主導歷史發展的主因。同樣,「如果沒有朝鮮戰爭」,共軍在五十年前就能解決台灣問題,若這种假設有甚么歷史教訓的話,也就是當時民心所向而形成的大勢所趨,并不純然是軍事上的因素。那么,以「假設歷史」的教訓看今天,大陸的貪污情況如何?經濟在過去五十年是不是搞得比台灣好?更重要的,是民心所向如何?用這樣的思路來考慮兩岸問題,才是最重要的歷史教訓。

--原載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 徐俊平叛逃美國 凸顯共軍紀律狀況惡化 (3/28/2001)    
  • 蔡英文指江澤民未坐下談就排除可能蠻可惜 (3/28/2001)    
  • 林保華:錢其琛“先發制人”的風風雨雨 (3/28/2001)    
  • 由江澤民政權看中國的歷史傳統 (3/27/2001)    
  • 中央工作會議政情大逆轉 江澤民檢討胡家幫奮力奪權 (3/27/2001)    
  • 蔡英文:江澤民未坐下談就排除可能 滿可惜 (3/27/2001)    
  • 從“反政府”說起 — 江澤民之強盜邏輯簡析 (3/27/2001)    
  • 漫畫:江澤民“以德制國”的“德”是這樣寫的 (3/27/2001)    
  • 江澤民受訪中共版本 略去排除邦聯制談話 (3/26/2001)    
  • 美國主流媒体指點“江澤民的迷茫” (3/26/2001)    
  • 從華盛頓郵報專訪江澤民報導中的惊人發現 (3/26/2001)    
  • 【紀元特稿】龔平: 如此現代法治觀–評江澤民專訪 (3/26/2001)    
  • 【紀元專欄】 巴靈笛:杬個代表、兩個代表、一個代表、什么都不代表 (3/26/2001)    
  • 美國媒体評江澤民有關言論 (3/25/2001)    
  • 江澤民內部講話:若美妨礙統一 北京惟有開戰 (3/25/2001)    
  • 江澤民拒絕邦聯、聯邦 台灣主張統一人士尷尬 (3/25/2001)    
  • 江澤民以弱肉強食的世界觀看台灣問題 (3/25/2001)    
  • 台灣聲音:「江主席勿阻絕各种可能方案」 (3/25/2001)    
  • 華盛頓郵報: 江澤民的困惑 (3/25/2001)    
  • 李蔡點評:《華盛頓郵報》記者約翰對江澤民的專訪 (3/25/2001)
  • 相關新聞
    李蔡點評:《華盛頓郵報》記者約翰對江澤民的專訪
    江澤民拒絕邦聯、聯邦 台灣主張統一人士尷尬
    江澤民內部講話:若美妨礙統一 北京惟有開戰
    美國媒体評江澤民有關言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