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假设历史

李怡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讯】江泽民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朝鲜战争爆发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因此延误了这个问题,这一延误就让我们花了五十年。”

“如果没有朝鲜战争”,这是一种“假设历史”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颇盛行于思考中国问题的人士之中。“如果毛泽东在反右之前死了,历史对他的评价就大不相同”,“如果邓小平在六四前去世,那么他这一生就非常值得人们怀念了”……。

“假设历史”近年在西方史学界倒是一门学问,而不仅仅像中国人那样说说而已。所谓“假设历史”,就是假定历史不是像原来发生的情况,比如美国独立战争失败了,希特勒击溃了盟军,戈尔巴乔夫继续实行共产党统治,那么情况将会变得怎样。研究“假设历史”的目的,是想从成败之中吸取历史教训,以警未来。比如说,江泽民提出来的“如果没有朝鲜战争”,那么隐含在这个“假设历史”中的教训,就是中国应该只顾完成统一,而不应出兵国外,以致出现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的发展。

美国《军事史季刊》年前推出《假设?》(Whatif?)一书,由二十位史学家纯就军事观点探讨这类假设历史的问题。其中宾夕凡尼亚大学教授林□(ArthurN.Waldrun)的论文,是假设一九四六年蒋介石不是孤注一掷地把精锐部队派遣到东北,与林彪部队决战,而是听从美军驻华司令魏德迈的建议,由国府提出五强(中美英苏法)暂时监护东北的方案,并派最优秀的行政人才与军事将领固守华北,那么,国府就不会在东北战败后一溃而不可收拾。中共顶多只能称雄东北,而国府将统治大部分中国。这样,韩战、越战甚至冷战都不会发生。

这是纯军事观点的“假设”,但国民党失去大陆绝不仅仅因为军事失利而已。贪污盛行,经济崩溃,民心丧失,才是主导历史发展的主因。同样,“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共军在五十年前就能解决台湾问题,若这种假设有甚么历史教训的话,也就是当时民心所向而形成的大势所趋,并不纯然是军事上的因素。那么,以“假设历史”的教训看今天,大陆的贪污情况如何?经济在过去五十年是不是搞得比台湾好?更重要的,是民心所向如何?用这样的思路来考虑两岸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历史教训。

--原载苹果日报


    相关文章
    

  • 徐俊平叛逃美国 凸显共军纪律状况恶化 (3/28/2001)    
  • 蔡英文指江泽民未坐下谈就排除可能蛮可惜 (3/28/2001)    
  • 林保华:钱其琛“先发制人”的风风雨雨 (3/28/2001)    
  • 由江泽民政权看中国的历史传统 (3/27/2001)    
  • 中央工作会议政情大逆转 江泽民检讨胡家帮奋力夺权 (3/27/2001)    
  • 蔡英文:江泽民未坐下谈就排除可能 满可惜 (3/27/2001)    
  • 从“反政府”说起 — 江泽民之强盗逻辑简析 (3/27/2001)    
  • 漫画:江泽民“以德制国”的“德”是这样写的 (3/27/2001)    
  • 江泽民受访中共版本 略去排除邦联制谈话 (3/26/2001)    
  • 美国主流媒体指点“江泽民的迷茫” (3/26/2001)    
  • 从华盛顿邮报专访江泽民报导中的惊人发现 (3/26/2001)    
  • 【纪元特稿】龚平: 如此现代法治观–评江泽民专访 (3/26/2001)    
  • 【纪元专栏】 巴灵笛:杬个代表、两个代表、一个代表、什么都不代表 (3/26/2001)    
  • 美国媒体评江泽民有关言论 (3/25/2001)    
  • 江泽民内部讲话:若美妨碍统一 北京惟有开战 (3/25/2001)    
  • 江泽民拒绝邦联、联邦 台湾主张统一人士尴尬 (3/25/2001)    
  • 江泽民以弱肉强食的世界观看台湾问题 (3/25/2001)    
  • 台湾声音:“江主席勿阻绝各种可能方案” (3/25/2001)    
  • 华盛顿邮报: 江泽民的困惑 (3/25/2001)    
  • 李蔡点评:《华盛顿邮报》记者约翰对江泽民的专访 (3/25/2001)
  • 相关新闻
    李蔡点评:《华盛顿邮报》记者约翰对江泽民的专访
    江泽民拒绝邦联、联邦 台湾主张统一人士尴尬
    江泽民内部讲话:若美妨碍统一 北京惟有开战
    美国媒体评江泽民有关言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