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 處理撞機事件 江澤民掌控全局

林和立

人氣 2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5日訊】美國有線電視網(CNN)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家林和立發表一篇文章表示,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中美撞機事件整個過程中,掌控了全局,他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在與美國維持長期關系的前提下,「教訓一下小布什」,因此江澤民主張,北京應在表面強硬的同時,采取靈活的策略。

林和立在文章中指出,四月一日美國間諜飛機與中國戰斗機相撞后,中共政治局常委立即在中南海召開緊急會議,軍方高級將領和國家安全部官員也列席會議。江澤民以外事領導小組組長和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主持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則以外事領導小組副組長的身份,做了長篇發言。

會議開始,江澤民很快列出三項原則:第一、中共領導人不能在「鷹派布什政府」面前表現軟弱,以免受到國內民眾的批評。同時,也不能再次出現類似一九九九年北約轟炸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示威抗議活動﹔第二、北京必須在美國新政府剛上台的時候「教訓布什」,主要是布什在台灣和部署反導彈系統的言論惹怒了北京,因此必須稍稍羞辱一下新總統﹔第三,關於間諜飛機和機組人員的談判,不要超過兩個星期。

江澤民說,必須維持與超級大國的長期關系,為了這個目的,北京應當采取靈活策略,讓雙方都保有面子。

在會議結束前,政治局常委會要求主要媒體發表評論,抨擊美國「新霸權主義」,吹捧解放軍的愛國主義,同時命令所有大學制止學生上街示威,隨后,江澤民和錢其琛及其助手敲定了所謂的「道歉外交」。

實際上,北京就是要制止高調的活動,以避免與美國的軍事對抗,同時,要給華盛頓強烈信息,即只有美國對中國人民道歉之后,才能釋放機組人員。

江澤民和錢其琛告訴下屬,華盛頓會認為道歉是個羞辱,如果北京能夠讓華盛頓表示遺憾,就等於是讓布什班子低頭,這將使今后兩個國家比較容易根據「公平與平等」的原則交往。

文章說,江澤民對於自己的策略非常有信心,拒絕了下屬人員推遲南美的提議。江澤民和錢其琛離開北京之前,和中共國家副主席胡錦濤進行長談,要他領導處理這場危機的應急小組。江澤民指示,要在表面強硬的同時采取靈活策略,并提醒胡錦濤和外交部長唐家璇,在華盛頓正式道歉之前,北京要表現出不肯讓步的姿態,但只要華盛頓表示誠意和歉意,就要給布什出路。

在國內,江澤民要求胡錦濤利用這個機會展開全國性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不過,他提醒胡錦濤,不要讓這件事失控,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美國使館外面示威,不要恐嚇外國使團。

應急小組經常與在國外的江澤民和錢其琛聯系,江和錢暗示他們要給華盛頓一些台階,避免太丟面子。為了打破僵局,中共官員放出氣球,表示布什政府可以選擇另一種避免正式道歉的表達方式,如中國駐美大使楊潔篪在接受CNN采訪時指出,美國在傷害中國之后至少要說聲「sorry」,江澤民在智利也說,街上兩個行人碰撞了也要說聲「對不起」。

對此美國的第一個回應是國務卿鮑威爾對中國飛行員的死亡表示「遺憾」,之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立即說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一步」,但仍強調要有正式的道歉。后來鮑威爾又突破性、意味深長的使用「sorry」一語,但是令美國談判者和國際媒體吃驚的是,北京官員和媒體對於美國的善意几乎保持沉默,相反的,之后中國官方媒體充滿國防部長遲浩田的鷹派聲音。

西方和亞洲評論家認為江澤民是受到強硬派的巨大壓力,尤其是人民解放軍,但實際上,解放軍高層固然要求江澤民和胡錦濤采取強硬路線,但事件完全在江澤民的掌控中,對鮑威爾的「sorry」表示斥責,是典型的中國談判技巧,即抓住機會,壓對手進一步讓步。

華盛頓后來表示,可以表達得比「sorry」多一些,不會太多,但不會到道歉的層級。胡錦濤於是請示正在阿根廷訪問的江澤民,江澤民指出,要華盛頓用詞比「sorry」強一點。 后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把鮑威爾的「sorry」翻譯成「抱歉」,然后中國几乎所有主要媒體和網站都大肆宣揚鮑威爾的「sorry」,這顯示北京准備接受華盛頓非常接近道歉的說法。

最后,美國大使在給唐家璇的信中,轉達布什和鮑威爾對中國飛行員的死亡和美國飛機進入中國領土,分別表示遺憾和「very sorry」,但中國媒體卻刻意模糊他們的抱歉范圍,直接指他們是對整個事件道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國華裔擔心遭“池魚之殃” (4/15/2001)    
  • 布什是撞機事件的最大贏家 (4/15/2001)    
  • 華爾街日報﹕撞機事件已對中美關繫造成永久傷害 (4/15/2001)    
  • 美近七成人贊同布殊處理撞機 (4/15/2001)    
  • 撞機漫畫:一回生兩回熟 (4/14/2001)    
  • 撞機事件責任在誰 美中仍然各說各的理 (4/14/2001)    
  • 追查撞機事故責任 會議地點將有爭執 (4/14/2001)    
  • 中國停止搜救 王偉封「革命烈士」 (4/14/2001)    
  • 談判撞機事件 美由軍方主導 (4/14/2001)    
  • 處理撞機事件 江澤民掌控全局 (4/14/2001)    
  • 撞機事件 美國防部長:中共說謊 (4/14/2001)    
  • 撞機事件火花再起 倫斯斐:錯在中共 朱鎔基:美應負全責 (4/14/2001)    
  • 美機員披露「撞機新版本」 (4/14/2001)    
  • 李怡:撞機事件 誰是贏家? (4/14/2001)    
  • 美國機組人員披露「撞機新版本」 (4/14/2001)    
  • 法理觀點看美「中」認知攻防 (4/13/2001)    
  • 美參議員見布希 表態支持售台神盾系統 (4/13/2001)    
  • 中美撞機事件 美軍曾擬派航母赴南海 (4/13/2001)    
  • 撞機事件中美會談 偵察機將是籌碼 (4/13/2001)    
  • 大陸網站 煽動電腦族攻擊美國網站 (4/13/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