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眾IT業知名人士談王志東出局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2日訊】 資本意志決定王志東出局,引發了一場空前的報道和討論。由于王志東的巨大號召力,媒體對資本力量頗有微辭,廣大网民討伐有聲,一時間王志東看起來象個資本意志下的受難英雄。

龐瑞鋒(《南方周末》駐京記者)

資本怎么了?

資本意志決定王志東出局,引發了一場空前的報道和討論。由于王志東的巨大號召力,媒體對資本力量頗有微辭,廣大网民討伐有聲,一時間王志東看起來象個資本意志下的受難英雄。作為一代互聯网精英代表,王志東的去職确實令人黯然。但資本意志就真的如此讓人生厭嗎?

首先明确,資本并不是白求恩,不遠關山万里,跑到中國來,就為治病救人。它也不是解放軍,大把擲金洒銀,就是為了將國內互聯网公司救出水火之中。追金逐利是資本的本性,在這一目標上出現分歧時,資本當然會體現自身意志。但客觀上,這种本性卻推動了國內互聯网的發展。

王志東的困境可能在于:不借用外來資本,新浪也許就發展壯大不起來;引入外來資本,股份過分稀釋,話語權又被大大打了折扣。這正是資本的雙刃劍本性。

信海光(《電腦報》記者)

天下大亂

王志東辭職、聯想-AOL合作、网易轉賣,按照以往的慣例,記者們看到哪怕一條這樣的消息都會血脈噴張,躍躍欲試。但這一次,卻听到不斷有人大喊:“慢點來吧,累死了!”—因為這几條消息几乎是同時傳出的。一時間,中國的門戶网站給人的感覺仿佛是天下大亂。

其實不必,客觀說,有遠見的人都應該早就意識到,一年多以來所謂三大門戶网站平分國內市場的格局只能是個歷史的瞬間。畢竟,全中國网民總共也就几千万,整個互聯网市場仍舊處在初創時代。無論老三大還是新三大,熱熱鬧鬧給人們的印象仿佛它們就是整個世界,而實際上呢?現在規模的网民對奠定將來网絡時代市場格局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現在風光的网站從時代的角度看到底有多重要?

分分合合,是不是我們一直在爭論不已的問題多少年后看才知道其實只不過是坐井觀天?

宋斐(《互聯网周刊》記者)

受損害的是企業家精神

王志東的“辭職”在圈內引發了一場討論。鑒于王本人所具有的公認的优秀品質和管理能力,他的形象一時被涂上了悲劇英雄的色彩。但我覺得,關鍵不在于他應不應該退出,而在于這次受到損害的是本就不多見的企業家精神。

是誰發現了作為企業家的王志東?當然我們可以說是資本家從企業家所构成的人才市場上選擇了他,由此王本人才有如此成就。但更切近事實的是,發現企業家王志東的首先是他自己:他具備企業家不無沖動的創新精神,他愿意勞神費心地去做一些技術人員不愿意做的組織工作,同時他還表現出了多年一致的敬業態度。

對于新浪這一個案,企業必須要對股東負責,但對于媒體和大眾,卻有必要讓企業家精神的成長有一個好的環境。因為在很多時候,企業家精神都是一种非常個體化、難以复制,也難以由制度來代替的個人屬性。

呂偉鋼(業界知名人士)

可怜了王志東五年心血!

中國互聯网業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王志東的离職是本周的重大新聞事件。我們回頭看看三大門戶网站的創業史就可發現,王志東創辦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和張朝陽、丁磊分別創辦搜狐与网易最大的不同是,王志東創業時的主體是四通集團而非他本人。創業如果不是早了那么二、三年,他或許根本不需要去傍四通這個“大腕”,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命運。

王志東擁有的6.1%的新浪股份中,有一半是他被任命為新浪网總裁兼CEO后被授予的股票期權下購得的,沙正治被任命為CEO時也曾被授予了同等數量的股票期權;王志東在四通利方融入風險資本以及与北美華淵网的合并等一系列促成新浪成長壯大的事件中所作出的貢獻,則完全沒有以薪酬、獎金或股權的方式體現出來。可怜了王志東五年的一腔心血!

謝文(業界知名人士)

王志東,別走遠

我只見過一次王志東,那還是99年3月在深圳微軟的維納斯計划發布會上,我們是ICP的競爭對手。

把一個小有名气的軟件公司轉化成以新聞為主的网站,第一個進行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和外資引入,在兩年內建立起中國第一大ICP,第一個在NASDAQ上市,這是王志東的驕傲。在新一輪資產和資本重組挑戰下,王志東選擇退出,而沒能堅持到公司轉虧為贏的那一天,也許是王志東的遺憾。

王志東离開了新浪。希望他不要走遠,繼續留在互聯网業內耕耘。用他自己的話說,“春耕才開始呢。”

吳征(陽光文化网絡電視有限公司執行主席)

“注意力經濟”的迷思

M. Goldhaber首創“注意力經濟”的概念,其實是發揮了時間是最終的稀缺資源的思想,他指出,所謂注意力經濟,就是在信息量劇增的環境下,圍繞爭奪注意力這种稀缺資源而進行的經濟。

“注意力經濟”的概念被介紹到中國來以后,被迅速地庸俗化了。不少人把注意力經濟狹隘地、功利化地理解為以金錢換名聲或以名聲換金錢的“炒作經濟”、“做秀經濟”。于是,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网絡經濟常常圍繞网站的“面子”、“名號”做文章,而不是圍繞网站的內容建設做文章。不要忘了网站的最終目的是讓网絡用戶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注意力。

賈雙林(中國青年報《青年時訊》記者)

電信:准入比拆分實際

近日,有關拆分中國電信的報道屢見報端。拆分為什么?無非是為了繼續反壟斷,那么在此目標之下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問題:准入。其實對于反壟斷,放寬准入條件比拆分壟斷企業更實際。

中國電信業走過的道路是:打土豪、分田地,造出若干專業戶。競爭主體多了,但卻是分業競爭。新的運營商除了聯通和鐵通的牌照全些,其他几乎都是專業戶。你搞移動,我搞數据,你搞固話,我搞衛星,你搞接入,我搞基礎設施。

真正意義的競爭是由若干電信巨頭分食市場的同業競爭。分業競爭實在沒什么意思,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而已。所以,与其把中國電信的固話和數据拆分,倒不如給更多的運營商以固話和數据牌照。

陸新之(《三聯生活周刊》財經主筆)

巨型廣告或有生机

李澤楷日前正式宣布放棄网上廣告的盈利模式。有人說這种大轉向顯示李澤楷已經否定自我,也否決了新經濟的神話,放棄“燒錢”戰略。但是,筆者在中國香港接触的另一位跨國廣告業巨頭的負責人卻對于新浪最近推出的聲名狼藉的巨型廣告非常重視。他認為,不管网絡上對于這類廣告如何不接受,但這是网站找到的將點擊率轉化為為商業資源的最有效的辦法,這將對傳統平面媒體帶來不可估量的沖擊。因為,即使在平面媒體之中,要衡量一個廣告到底有多少次的閱讀量也還是靠估算,還不如根据這類“強盜廣告”的點擊率來計算精确。受眾強烈的反對情緒在未來网絡條件改善之后應該很容易得到解決。

(互聯网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王志東終點又回到起點 (6/22/2001)    
  • “我終于失去了你” — 新浪被裁員工內心獨白 (6/21/2001)    
  • 傳聞:王志東籌款欲回購新浪 (6/21/2001)    
  • 張朝陽:三大門戶網站中,搜狐為什么沒有亂? (6/20/2001)    
  • 新浪絕情 創始人王志東郵箱將在48小時內被取消 (6/20/2001)    
  • 互聯網業加快洗牌 新經濟浮華過后始見真 (6/19/2001)    
  • 大陸IT業CEO們的黑色六月 (6/18/2001)    
  • 中國大陸网絡經濟的“多事之周” (6/16/2001)    
  • 另類解讀:金庸語境下的當前中國互聯網 (6/16/2001)    
  • 大陸CEO并非真正的CEO 王志東是畸形体制犧牲品 (6/15/2001)    
  • 大陸門戶網站結束三國時代 (6/14/2001)    
  • 評論﹕网絡公司頻換將治標難治本 (6/14/2001)    
  • 中國互聯网地震為哪般? (6/14/2001)    
  • 中華网高層有重大人事變動 新人被任命 (6/13/2001)    
  • 一紙合約限前程 王志東將被封殺五年 (6/13/2001)    
  • 大陸網路公司頻換將 治標難治本 (6/12/2001)    
  • 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說:王志東离職是很正常的現象 (6/12/2001)    
  • 悲情英雄王志東 (6/12/2001)    
  • 面對聯想AOL 新浪能否安然無恙? (6/12/2001)    
  • 內幕報道:新浪董事會硅谷會議与王志東辭職 (6/11/2001)
  • 相關新聞
    內幕報道:新浪董事會硅谷會議与王志東辭職
    面對聯想AOL 新浪能否安然無恙?
    悲情英雄王志東
    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說:王志東离職是很正常的現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