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经济增长表象下财政与金融千疮百孔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2日讯】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率达到七.九%,居亚洲各国之冠。不过,在这样亮丽的表象之下,仍然难掩财政赤字高于警戒值、金融坏帐过高、下岗工人过多等影响长远而深层的问题。尤其是国际景气趋缓已经使大陆六月份出口衰退,全年经济成长率也将下修至七%。

据《中央社》报导,近月来大陆B股跌跌不休,六月份大陆出口转呈衰退,第二季固定资产投资为负成长,零售业金额也是负成长,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认为,这样下去,经济前景要更难乐观。

经建会指出,全球景气衰退,大陆也难独善其身。虽然大陆内需市场庞大,短期内能够提供支撑经济成长率的力量。但是全球景气不好,下半年出口受到拖累,大陆全年经济成长率要想“保七”,相当不容易。

中共统计局发言人叶震也坦承,今年上半年大陆经济成长率虽然达到七.九%,但是国有企业亏损总共达到三五五亿元人民币,除非下半年国外需求不再恶化,才能达到经济成长率七%的目标。

如果进一步探讨更深层的问题,可以发现中国大陆财政赤字、金融坏帐、下岗工人问题也都是拖累未来经济前景的因素。

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陈德昇应邀在中华经济研究院发表研究报告时就指出,大陆当前“财政债务负担率”、“赤字率”都远高于警戒值。

陈德昇指出,大陆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例,已经从一九七八年的三一.二%降到二○○一年的十五.四%,远低于一般开发中国的的二十五%,更远低于已开发国家的四十五%;中共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也同样不合格,在二○○○年时仅有五○%,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六○%。

这显示中共中央政府财力不足,宏观调控乏力。

另外,从一九九八年到二○○○年,中共当局累计发行三六○○亿元人民币国债,虽然使经济成长率因而增加一.五到二个百分点,却造成财政债务依存度超过警戒线,也就是当年国债占财政支出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之比超过二○%,在一九九八年达到二九.七%,一九九九年达到二六.六%,使得财政风险升高。

陈德昇指出,中共花大钱刺激景气,民间投资意愿低落、消费行为保守、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还是制约大陆的经济发展,加上地区重复建设,资源分配扭曲的现象仍难以避免,尤其是地方部门领导阶层偏好外在硬体建设的宏伟,欠缺对软体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地方干部着眼于短期功利,漠视长期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与效益,中共过度仰赖扩张性财政政策只是白白耗损有限资源。

尽管如此,他认为,现有领导班子却基于美化政绩、安定政治的优先性思考,未来仍将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金融坏帐比例过高部分,香港“信报”六月五日报导指出,依据新的五级贷款分类法,截至八九年十二月止,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二九%,远高于过去使用“呆坏帐分类法”估计的十五%。国际知名信用评等公司标准普耳(S&P)给中国银行外币信用评级仅为“BB﹢”。

另外,近来中共积极进行国企改革,也带来下岗工人问题。根据中共“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报告,过去五年中国大陆国有及城镇集体单位下岗工人达到四六五九万人。

从一九九六年起,大陆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减少三一○○多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一五○○万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在岗人员分流出去,至今仍有一○○○万人还在下岗未就业状态,因此,过去五年被称为“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是中国大陆历史上经济结构调整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共没有财力安置下岗工人,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企业无力安置下岗工人而发生抗议事件,中共只好减缓改革速度。

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在一份向陈水扁总统提出的报告中指出,除了财政赤字、银行坏帐、国企改革缓慢等问题之外,大陆经济发展还面临法制架构无法建立、全国市场建立困难等难题,社会呈现贪污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巨大等问题。

近来许多政商界人士在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中倡言两岸三通、松绑戒急用忍,主张“企业不去大陆投资就会死”,甚至要求政府承认“一中原则”。对此,经建会主委陈博志说,国人对大陆经济都过分憧憬、对台湾经济基本面却没有应有的了解与信心。

举例来说,现在大陆经济成长率好像非常高,官方预估全年可达七%,但是台湾在经济起飞的阶段时,经济成长率是百分之十、甚至更多。

陈博志说,各个经济体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表现,并不是“大陆特别厉害”,只是当前大陆从一个压抑了很久的经济体开放出来之后,蓄积的力量一下子发挥出来,造成经济热潮的印象;但是相对地,新开放的经济体也有很多过去留下来的包袱和局限,不是全面的好,这一点对于想去大陆投资的台商来说,更应该特别注意。(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户口制度限制人口流动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8/10/2001)    
  • 大陆高经济成长率 暗藏警讯 (7/29/2001)    
  • 更可怕的是中国政府信用的破产 (7/23/2001)    
  • 厉以宁:大陆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7/21/2001)    
  • 北京办奥运大陆经济社会多项问题待解决 (7/21/2001)    
  • 下半年 大陆出口将大幅下滑 (7/20/2001)    
  • 大陆经济潜藏危机 (7/18/2001)    
  • 经济学家称 大陆申奥成功后要防止腐败加剧与通货膨胀 (7/17/2001)    
  • 纽约时报指大陆一学者担心遭逮捕潜逃美国 (7/3/2001)    
  • 何清涟不减知识分子良知 (6/29/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7/2001)    
  • 台港澳和大陆经济关系面临跨国公司挑战 (6/23/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2/2001)    
  • 学者称大陆经济陷入金融危机后最严峻战略困局 (6/19/2001)    
  • 大陆荒漠面积逾国土27% (6/18/2001)    
  • 厉以宁称入世后大陆银行应实行混业经营 (6/15/2001)    
  • 受美国经济成长减缓影响中共将扩大内需因应 (6/11/2001)    
  • 中国大陆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 (6/5/2001)    
  • 六四平反有待大陆发生另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6/4/2001)    
  • 大陆社会的种种怪现象 (5/28/2001)
  • 相关新闻
    大陆社会的种种怪现象
    六四平反有待大陆发生另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中国大陆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
    受美国经济成长减缓影响中共将扩大内需因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