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代課老師心酸謝幕 民眾拷問中國良心

華明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編者按:一則〈全國四十四點八萬代課教師將被清退〉的新聞,牽動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代課老師們集體「走入歷史」,大陸媒體、網路和民眾「救救他們」的呼聲不絕於耳……

元月一日,一則〈全國四十四點八萬代課教師將被清退〉的新聞,牽動了所有中國人的心。自五十年代起,在中國偏遠邊陲貧苦鄉間的密林深處,有一批代課老師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情,拿著微薄的工資,數十年如一日,支撐起中國貧窮農村的基礎教育大廈。

現今,他們將集體「走入歷史」,民眾「救救代課教師」的呼聲不絕於耳。教育部發言人續梅不得不趕快「澄清」:「未聽說今年是清退最後期限。」但最後期限終會來到。工作幾十年,「清退」幾百元,他們桃李滿天下,最後食不果腹,還得自尋活路。在知恩圖報的中華民族文化中,能找到這種「過河拆橋」的國家政策嗎?試問「良心」何在?


十二月二十二日,三位代課老師(前排)的早餐——紅棗泡茶外加自帶的饃饃。他們和公辦老師幹著同樣的活,但公辦教師每月約二千元工資,而正值中壯年的他們只有可憐的二百二十元。(網路圖片)

代課教師的辛酸

甘肅省渭源縣是一塊貧瘠的土地,這裡的代課老師常年生活清貧。劉亞東是天水師範學院的大專畢業生,二十五歲的小伙子三年來每月只掙二百二十元。本來有機會考上公務員或轉正,但因為是藝術類老師,縣裡名額少,以致錯過機遇,今年如果還轉不了正,將失去進入公辦教師行列的資格。

身有殘疾的王安治,在黑鷹溝村學校擔任九任校長。王安治代課已三十四年,村裡甚至有人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學生。只因中斷一年未能轉正,他在去年九月拿到六百元補償後被清退。


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王安治拄著雙拐蹣跚走在山間小路上。代課已三十四年的他在學校經歷了就任校長。去年他拿到六百元的補償後被清退,而他家共欠五萬元的外債。(網路圖片)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傍晚,王安治來到他曾經代課的學校,當年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鬱鬱蔥蔥,但他已不屬於這裡。(網路圖片)


四十二歲的張永紅在學校裡代課十七年,哥哥也是代課老師,七十歲的老母親也是。因種種原因都沒有轉正。三十八歲的丁學文,代課十年,依然憧憬著轉正的那一天……

據瞭解,代課教師的工資普遍比公辦教師的工資低幾倍,甚至十幾倍,同工不同酬。渭源縣有六百餘名代課教師,每月僅拿四十至八十元工資。拿四十元工資的教師占70%,而這樣的工資他們有人已拿了二十年!

教育經費奇缺 民辦教師湧現

中國有多少這樣的代課教師?在五十年代,因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太少,公辦教師奇缺,民間只好自己聘請,於是鄉鎮農村湧現大批教師,當時稱民辦教師。據百度介紹,至七七年為止,全國民辦教師已達四百九十一萬。後經過整頓,招收、轉正等形式,九零年已減少到二百八十萬。

九二年,國家提出對民辦教師「關、轉、招、辭、退」的辦法,並設法要「到本世紀末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或許是未能解決,到新世紀,民辦教師這一名詞被取締,轉以「代課教師」稱之,實際指同一群體,只是範圍更廣,還包括了城市裡所有的臨時或合同教師。

二零零六年,國家宣佈「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將把四四點八萬中小學代課人員全部清退」。可是,直到零九年底,仍難以全部清退。他們撐起了貧困及偏遠鄉村的教育,對那方學生有恩,對那片土地有恩,如何能一紙「清退」了之?

中國政府缺錢嗎?

政府為何不願為他們負責?是缺錢嗎?近年來,中國經濟GDP增長迅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預估今年中國GDP總量將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可是,與世界相比,中國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是多少?

長期以來,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排到世界末位。據中國網去年十二月一日報導,二零零零至零四年公共教育支出平均占GDP比例,中國只有2.78%(中國統計年鑑二零零八)。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此時段高收入國家是4.8%,中高收入國家4.7%,中低收入國家4.3%,低收入國家是3.9%。

自零七年,中國的比例在上升,但總也未達到政府早已定下的短期目標:教育經費占GDP總量4%。二零零八年,這個數字是3.48%。還是低於世界上低收入國家的平均值。

可是,在行政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排名中,二零零七年中國以27.6%的驚人比重位居榜首,遠遠高於其他國家6%的平均值。《證券時報》十二月十一日報導,中國黨政機關每年公款吃喝要花掉二千億,公車支出要花掉三千億,公費出國考察還要花掉二千億。

相對地,教育投入占財政收支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勢。一九九七年以來,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長16.9%和 19.0%,但對教育的投入卻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顯然,中國政府缺的不是錢,而是缺少對教育的重視、對年輕一代的關心。

中國教育 個人投入唱主角

此外,中國的教育經費,政府早已不再扮演主角。自一九八三年起,中國改變了完全由政府投注資金的模式,開始向個人收費,但規定仍以財政撥款為主。始料不及的是,由於管理監控不力,收費名目和收費數額急遽膨脹,個人教育支出連年大增,並迅速由教育投入的「輔渠」變成「主渠」。到二零零二年,個人投入已佔了六成。

據零四年官方出版的《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鑑》,零二年全國正規教育總投入為九千二百四十八億元。其中,個人投入占62.7%;國家投入占33.6%,其他為社會投入。

該統計年鑑說,大學投入,國家與個人已主賓易位。長期以來,國家一直將高等教育總投入的75%視為財政撥款的標準,但學校的高收費早已打破這一標準。到零二年,個人投入增至56.7%;高中佔全部投入的70.1%,初中早無「義務」之實,幼兒教育更是以個人投入為主。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教育的主要投資者是政府,特別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負擔的比例平均不到8%。令人不禁想問:中國政府對教育為何如此輕視?對於崇尚孔孟之道的中華民族而言,這不是很奇怪嗎?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中國學校裡,滿目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百年大計」等響亮的口號標語,與教育經費捉襟肘見的鄉村學校、貧窮的代課老師收入、簡陋的校舍形成鮮明對比。

更可惡的是教育亂收費現象氾濫。據《光明日報》一月十二日報導,國務院糾風辦說,去年全國共查處教育亂收費金額四點一億元,已清退二點四五億元,處分三千五百多人。但普通老百姓最期待的不僅是問責,更要完璧歸趙。有近一點七億元未退給學生家長,亂收的費用哪裏去了?

他們走了 誰來接替?

對於「代課教師」今年全部清退的問題,地方政府稱「不現實」。誰來填補這些空缺?被「下派」到鄉村學校的教師,能否安心從教?如此多的教師離開崗位,學校如何維持?娃娃們誰來教?這些問題,教育部在零六年宣佈「儘快全部清退」時,可曾想到?

一位前教育系統官員日前告訴《南方日報》:按計畫清退代課教師,「那只是按上面要求而做」,實際上,「(甘肅)會寧在這短短三年不可能告別代課老師。」他們一方面安排清退,一方面討論代課老師「清退後的聘用問題」。這清退的政策和地方「對策」,會不會讓那些事實上仍會留下來的代課老師,進一步陷入「黑工」狀態?


代課教師蘇漢偉家的家務活都交給了老婆,他每天上學時要挑一擔水去學校,回來時再挑一擔到家裡。(大紀元資料室)

地方教育部門歎息:「學校年年都在招人,但農村常常留不住教師。」溫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說,「那些貧困的農村山區,現在的畢業生進不去,也不願意進去,怕吃苦。可那裡的孩子又必須接受教育,怎麼辦?當地人只能請一些代課教師來教這些孩子。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呀!」

曾經支教的大學生關正為說:「代課老師能被清退麼?我看是不可能的。我所支教過的貴州省畢節地區赫章縣可樂鄉大山村大山小學的代課教師,去年就說是要被清退,但根本就沒有正職的公辦教師進山裡上課,只好召回代課教師繼續上課。公辦教師為什麼不進山?就不用我說了吧?要進山他們早就進了,何必等到現在?」

實際上,代課教師的長期存在本身就說明了一定的合理性,一旦被清退,偏遠鄉村、深山老林裡的教育怎樣銜接下去?中央政府的發令似乎又是一紙廢令。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早上課間,代課老師張維榮和學生們一起曬太陽。(網路圖片)

感謝啟蒙師恩

有人說,代課教師水平差。但學生們不會忘記這些啟蒙的老師。他們說,「代課老師是這個國家的一個悲情記憶。特別是像我們這種鄉村子弟,很少人沒有被代課老師教過。代課老師的悲劇性遭遇,早就成為所有受過他們教育之恩的學生們的心頭之痛。」

「學術水平不夠但道德水平足夠,應該清退道德水平不夠的老師!」、「雖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但祖國正在一點一滴地,把我的心慢慢變涼。」

「水平不夠?難道大學裡那些潛規則的教授的水平就夠了?也許和城裡的老師相比,他們的水平是不夠。可是對於那些渴望改變人生的山區孩子,那些老師就如神一般,可以給他們改變人生的能力。」


浙江錢江都市頻道《九點半》主持人鍾山拍案怒斥:「教書三十四年,就拿到六百元補償,他們教出的孩子就值六百元麼?!」(網路圖片)

也有人將電視主持人鍾山拍桌子為代課老師鳴不平的視頻傳上微博,立即被博友瘋狂轉發。還有網友致信新任教育部長對此表示遺憾,並說自己也想做一次代課老師,「陪老師們走完最後一程」。

元月八日起,大陸某論壇發起名為「感恩行動」的代課老師關愛行動,通過網友收集代課老師信息,聯繫捐款捐物,希望用網路的力量去關注、幫助那些清苦的代課老師,讓他們過一個溫暖的新年。

網友質疑:道義何在?

許多網友對此事件發表沉痛的感言:「當我看到背對著學生抹淚的老師時,我的心都碎了!悲哀!憤怒!老爺們!良心啊……」、「現在有職稱的教師又有多少是真正想當老師的呢?心痛……奉獻的人走了,孩子們怎麼辦?」、「民族的悲劇啊!」

有網友說,代課教師為教育事業做出艱辛奉獻,如果一刀切清退,道義何在?即使要清退,也必須對代課教師這麼多年來的貢獻給予合理補償,而不能僅僅是區區幾百元,清退代課教師不是清退「三無產品」,不能一「清」了之。

「人不能忘恩負義,一個國家同樣不能背信棄義。這個群體為社會作出多少貢獻,為教育作出多少犧牲,可是處境何等悲慘,未來何等灰暗,每個有良心的人都看在眼裡。我們真的不能相信,一個國家可以因編製、崗位、財政等問題,就這麼拋棄他們!」

中國有句古話:「吃水不忘打井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難以忘懷的「啟蒙之師」,眼見自己尊敬的老師不得不離開熟悉的教堂,背上行李匯入「民工大軍」,重謀生路,有網友說,心中之寒難以言表。

代課老師們集體「走入歷史」,大陸媒體、網路和民眾「救救他們」的呼聲不絕於耳,當此之時,有官員給予更多的關注嗎?我們的「人民政府」如此冷漠,中國的百姓活得還有尊嚴嗎?在知恩圖報的中華民族文化中,還能找到這種「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國家政策嗎?◇

本文轉自第157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159/7487.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高學歷失業  博士應徵小學代課老師未如願
代課教學18年  印度一男子遭法院判解雇
老師危房教課32載 最低工資30元
退休老師忙代課  擠壓流浪教師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