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立委:救傳產經費 應由獲利產業負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林毅璋/台北報導〕經濟部研擬民國九十九年至一○八年,編列九百五十億元協助受ECFA衝擊之產業、勞工,但立委認為,簽ECFA後部分前進中國產業可享零關稅優惠,但台灣傳產卻因此受害,理應由這些獲利產業負擔這筆經費,不應由全民納稅錢買單,才符社會公平正義。但經濟部長施顏祥當場反對,卻說不清楚反對理由。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在立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時指出,經濟部已整合各部會資源,研擬完成「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對未來可能受衝擊產業及勞工,提供各種支援措施,經費來源包括各部會公務預算及相關基金,以民國九十九年至一○八年為期,總經費九百五十億元。

但國民黨立委李復興表示,政府擬編列的九百五十億元中,有三百六十四億是用來救助勞工,換算下來每年只剩約一百億協助產業,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李也質疑,為何九百五十億元,今年卻只編了極少的經費?

國民黨立委曹爾忠也質疑,台灣加入WTO時,就編了一千五百億元因應產業衝擊,為何現在卻只編了九百五十億元,怎麼夠?

對此,施顏祥表示,加入WTO時有包括農業開放,但這次ECFA談判不包括農業,所以編的金額較少。至於今年編列預算不多,主因是ECFA今年才要簽,衝擊不會立刻呈現,到明年以後才會更需要。

但李復興認為,簽訂ECFA對一些石化、鋼鐵、汽車等早期收獲產業最有利,他們可享前進中國零關稅,但簽了ECFA之後,對台灣傳統產業的衝擊,卻要拿全民納稅錢來負擔,應該要求那些獲利產業共同負擔一半或三分之一經費,如此才符合公平正義。

對此,施顏祥表達反對,但他卻說不清楚反對理由。施表示,簽了ECFA後,業者進入中國市場,才與其他東協國家有相同的競爭基礎,成本價格可降低一點,所以不可用關稅整個扣掉的狀況來算。

此外,國民黨立委趙麗雲說,各界都擔心簽ECFA之後的勞工失業問題,政府應設法讓因ECFA而受益與恐將走入夕陽的產業設法連結,像是金融業可以認養毛巾業的員工,輔導其擔任總機等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