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會議在即 熱錢湧入亞洲加劇擔憂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0月 17日報導)20國集團財長即將在本星期末為11月的峰會舉行籌備會議之際,投機資金繼續大量湧入亞洲,助推亞洲通脹風險和貨幣升值,加劇峰會前的政治緊張局勢。

經濟前景看好? 亞洲吸金如磁

法新社說,外來資金湧入亞洲一方面顯示投資者對亞洲經濟前景的信心,一方面也導致國際市場上亞洲商品價格上揚和引發人們對資產泡沫的擔憂。

位於北京的經濟學家茅于軾對美國之音表示,熱錢湧入所起的正、負面作用要根據一個國家的具體經濟狀況而論。

茅于軾說:「熱錢湧入導致總需求提高,對於需求不足的經濟來說產生正面作用。總需求和總供給均衡的標誌是通貨膨脹。經濟熱、需求高會出現通貨膨脹。中國上個月通脹指數百分之3點多,高於過去幾年,而且估計還會升高。所以,中國當前不存在需求不足問題。 」

茅于軾表示,熱錢如果投入中國房地產市場,將製造更大的產業泡沫。

資金過量恐助吹泡沫

為了刺激國內經濟,日本央行已經把利率調低到0%到0.1%之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也說很快將採取類似措施。亞洲經濟學家對這類舉動表示擔憂,其潛在威脅是投資人將把更多資金注入亞洲地區的相對高回報國家,為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的泡沫化推波助瀾。

聯昌銀行新加坡分行(CIMB BANK,SINGAPORE BRANCH)主要經濟學家宋生文對美國之音說:「市場上流通的錢會越來越多,意味還有更多資金會進到這裡…… 各國政府都知道應該把資金投入到有利可圖的地方。」

資金乾坤大轉移

目前,亞洲許多國家相對高於日本和美國的利率政策使得投資人獲利豐厚,導致傳統投資美國國債的資金轉而進入亞洲公債市場。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計,相比2009年的5,810億美元,今年湧入新興經濟體的私人資本淨值將達到8,250億美元,其中3,430億美元進入亞洲,顯著高於去年的3,370億美元和2008年的 1,220億美元。包括巴西、泰國和韓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採取措施部份阻斷資金湧入。

貨幣動盪惡化摩擦

即將在本星期五到星期六(10月22-23日)兩天主持20國集團財長會議的韓國政府壓低了韓圓兌美元的幣值後,受到日本政府抨擊;日本上個月在日圓竄升到15年新高後對匯市進行六年來首次干預;中國繼續受到來自美國的巨大升值壓力;美元在美國央行可能印鈔刺激成長的預測之後已經下挫。

韓國警告說,貨幣動盪產生的摩擦正在惡化,可能引發20國集團財長和高峰會議前夕的貿易保護戰。

利率、熱錢、幣值、出口連環套

中國政府嚴格控制人民幣價位的同時,亞洲其他國家正在經歷幣值上升的痛苦,甚至債務纏身的歐洲也受到歐元升值的衝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對美國之音表示,人民幣緩慢升值比短期到位對熱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夏業良說:「人民幣不升值是非常失策的,而且違背價值本身的規律。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國內學者進行的研究都顯示, 人民幣從靜態角度看在05年7月至少被低估50%。現在雖然已經升值22%左右,但由於動態變化,現在的價值應該重新評估,它實際上又被低估了40%左右。」

當過於豐富的資金在渠道中流通時,中央銀行通過提升利率來防止通脹。但是,這種手段在亞洲國家產生的結果是吸引更多資金,迫使貨幣升值,從而打擊出口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加息  熱錢  加劇中國金融風險
22億美元熱錢神秘流入中國 豪賭人民幣升值
學者認中國防堵熱錢流入成效待考驗
境外熱錢炒樓市 中國經濟受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