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規避強勢澳元的衝擊?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澳元暴漲給了購物者更大的討價還價的空間,因為他們可以上網採購以充分利用澳元兌美元的記錄高點的優勢。不過,雖然澳元與美元平價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大好事,但它對於小企業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有人說這會導致他們商品價格的緊縮,銷售和出口出現問題,並減少遊客。

面對澳元暴漲的情況,我們發掘出三個大膽創新的小企業如何留住消費者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一、在線交易

madeit.com.au網站出售澳大利亞生產的手工藝品和其它工藝品。

離斯巴蘿(Kristy Sparrow)距離最近的服裝商店有三個小時的車程,由於極端的洪水,過去三週以來一直被困在她家3萬英畝的牧場上。

但是,即使在偏遠的昆士蘭中部,美元也帶來了衝擊。

斯巴蘿有一對八歲的雙胞胎孩子,兼職做手工藝品,過去她將自己制做的女孩子飾品的廣告登在美國流行的飾品網站Etsy上,澳元飆漲使她為價格感到頭痛。而且一個小時的車程趕到最近的郵局去填寫國際通關的表格也是困難的事情。

因此18個月前,聽說澳洲當地的飾品網站madeit.com.au後,斯巴蘿和她同樣做手工藝品的朋友貝特里奇(Angie Bettridge),就成為澳洲madeit的當地成員,並自此成為madeit的銷售冠軍。斯巴蘿說:「我們真的對madeit很滿意,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太好了。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設置一個網頁。」

現在,她從網上訂購她所有的材料,每週發貨兩次。

戴維斯(Bec Davies)和她的夥伴索爾特(Jayc Salter)創立Madeit以來,已將澳洲各地的手工藝品賣家彙集到一起。

2006年年底,戴維斯創建了Madeit,開始時是作為她最喜歡的獨立銷售商的個人目錄,2007年中,Madeit轉變成了網上商店。

隨著澳洲人對工藝品興趣的增長,madeit也持續增長,現在已經有約2000個賣家了。戴維斯說:「我想澳洲人對工藝品的興趣始於2005年,在過去幾年裡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

她認為互聯網帶動了工藝品製作,一度被認為很不時髦的東西,更容易獲得了。也使戴維斯和索爾特生活更加方便靈活,從悉尼搬到紐省北部的揚巴(Yamba)。

戴維斯說,儘管其他的工藝品網站,包括Etsy,很受歡迎,但madeit就在當地,銷售者只需支付銷售佣金和產品的上市費。她說「我們很可能是澳洲最大的同類網站,這是因為我們的賣家都是澳洲人。」「我真的相信我們與眾不同,我們的不同點在於我們的銷售者全是澳大利亞人。我們多次被要求向別人開放。」

戴維斯表示,美元「並沒有真正影響了銷售 – 我想是因為我們有這個不同點。」

二、製造業

Waverley Woollen Mills是澳大利亞羊毛毛毯生產廠家,Waverley Woollen Mills未雨綢繆,早已採取行動防止不斷變化的澳元兌美元匯率的潛在危害。

全球金融危機後,由於好幾個大合同被海外商家搶走,該廠6月份被迫裁掉19名工作人員。

創意總監帕夫(Leah Paff)表示,工廠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現在正在解決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幸運的是,工廠大約一年前就制訂了美元的定價。帕夫說:「我們鎖定了價格,幸運的是我們鎖定在澳元與美元近乎平價的水平上,我們那時預計澳元會升值。」「我們產品大約30%用於出口,其中85%是出口到美國市場。美元匯率波動對我們影響很大。」

帕夫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匯率達到四年來的最高值,他們的銷售額卻達到六、七來的最高。

在經濟衰退期間,Waverley Woollen Mills調整其拋售系列產品以適應最新的市場趨勢,銷售額增加了,但地毯銷售受到影響。同時推出更多的反季節性產品,同時推出一款回收塑料瓶製成的生態毛毯產品。

現在,該廠不得不再次採取靈活措施,改變某些市場的價格和運費。

它最近還開設了三家店舖:將原來工廠的店舖搬到朗塞斯頓(Launceston)中心,這週又在霍巴特和墨爾本的大橋路(Bridge Road)開放了兩家店舖。

Waverley Woollen Mills 1874年創立於霍巴特的酒溪(Distillery Creek)旁,是仍在原地運作的歷史最悠久的紡織廠。

帕夫說,澳洲的製造業「舉步維艱」。「我們的利潤率非常窘迫。零售市場,特別是國內的零售市場,非常低靡。」

不過帕夫對消費者仍然有信心,堅信「一個淳樸國家生產的優質產品」會有市場。

三、旅遊業

希登瓦利小屋(Hidden Valley Cabins)是無碳渡假勝地和旅遊業經營者,位於湯斯維爾西北部約90分鐘的距離。

其業務經理麥克倫南(Ross McLennan)表示,強勢澳元對澳洲旅遊業的衝擊被少數人誇大了。他說:「老實講,我有時覺的好笑,一般不是運營商,而是旅遊機構這樣講。我不知道,也許因為抱怨,他們會得到更多的資金。」

他承認他提供的住處(廣告上稱其為澳洲第一家無碳賓館)只佔據一個小小的市場,但他表示像凱恩斯和黃金海岸這些旅遊熱點是自己在傷害自己。

他說:「這些旅遊景點是受數字驅動的,他們往往需要非常大的、大量的數字。一旦人數下降,他們調降價格,就像是一個鐘擺效應。」

「他們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想這些旅遊勝地面臨的問題遠不止我們的強勢澳元。過去的四,五年中,那些地方一直沒有創新,還是老三樣。」

希登瓦利小屋的客人中,國際遊客僅佔15%,其餘都是週末渡假者或坐火車旅遊的人。

麥克倫南認為,澳元走強不會挫傷真正想訪問澳大利亞的遊客的積極性。他說:「我非常懷疑這會影響12個月前就計劃好了的那些遊客。我們的很多國際客人說,’我們來到了這裡,我們不在意’。」

對於旅遊業經營者,他認為,隨著時令有所變化,以及諸如良好的客戶服務等因素比貨幣匯率的變化重要的多。

他說:「任何時候人們都希望有不同的體驗,所以你要繼續創新。如果你來自瑞士,澳洲仍然相當便宜,我們的澳元表現如何並不重要。」(本文譯自今日西澳網)

相關新聞
澳新就業法或導致小企業主面臨高額罰款
最新調查:澳中小企業經營信心下降
澳小企業在困境中掙扎 對大選不抱幻想
墨爾本零售店盜竊案激增 創10年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